第 45 章(第四十五章(八萬營養液加...)(1 / 2)

得到了國家表彰的宋藥生活沒什麼改變。

小孩依舊每天忙著各種學習, 玩耍,畫設計圖。

啊不對,多了一條,催趙曉東收尾。

扇鐘的製作全程都是兩個小孩自己動手的, 沒有怎麼勞動大人, 畢竟現在的宋藥已經有了小刀具使用權。

不過嚴格說起來的話, 宋藥覺得扇鐘要比他以前做的任何東西都艱難。

因為它需要的各種細碎部件真的是很多很多。

做起來倒是不難, 但是費時間啊,每一個步驟都需要很精心的去對待。

如果說剛開始的時候宋藥還能因為新鮮感強行耐心下來,那麼隨著扇鐘的製作一步步完成, 他也在飛速進步後, 對扇鐘的興趣就不大了

當然,宋藥不是那種會隨便放棄的人。

他信誓旦旦:“老師教過的,乾什麼事情都要有始有終,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放棄!要堅持到底!”

正一臉生無可戀給扇鐘收尾的趙曉東:“你是沒放棄, 因為現在堅持的是我。”

他現在超級後悔答應了宋藥自己來收尾。

和宋藥一樣,他也對扇鐘興趣不是很大了。

要不是拉了勾, 趙曉東真想耍賴算了。

宋藥嘿嘿笑, 給他打氣:“你想想扇鐘能給我們掙錢的呀,它還沒做出來我們就已經有訂金了, 要是做出來,那我們直接發財了。”

為了激勵趙曉東, 宋藥還把收到的訂金拿出來給他看。

其實這些訂金並不多。

畢竟星河縣比較窮那也不是說說而已,雖然開表彰大會那天大家都很熱烈的來湊熱鬨, 但在沒有見到實物之前, 大部分人還是比較謹慎的。

雖然宋藥說了訂金可以退,但是星河縣的人民一分錢都會很珍惜的, 比起“交訂金便宜五毛”的誘惑,他們更願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隻有縣長和秘書小哥很給麵子的交了訂金,因為他們手頭寬裕,而且也信任宋藥的搞事能力。

宋藥完全沒想到這層。

小孩子很天真的認為,大家一定是因為他們年紀小不太相信他們的緣故(雖然也的確有這個原因)。

所以他更努力的催促趙曉東了:“你快加油做出來,我們賣多幾次扇鐘,大家就知道我們很可信啦。”

趙曉東有氣無力:“這扇鐘做出來真的太費勁了,我們以後賣它,不會還要每天都做吧?”

正沉浸在“嘿嘿嘿馬上就可以發財啦”快樂中的宋藥一呆。

是哦,光是縣長和秘書哥哥的扇鐘就夠他們做上很久了。

他隻是想要掙錢,不是想要變成一個做扇鐘機器啊。

趙曉東見宋藥一臉呆滯,哼哼道:“我沒想到就算了,你居然也沒想到。”

要知道,宋藥可一直都是兩人中負責出主意那個的。

宋藥的小腦袋努力高速旋轉:“有了!”

他眼睛一亮,叭叭叭的把自己剛剛想到的方法說了出來:

“扇鐘最麻煩的就是各種小部件特彆多,我們可以讓彆人來做啊。”

小孩為自己能想出這麼一個好主意而得意洋洋:

“反正其他的很快就能好,小部件又很好上手做,完全可以交給彆人。”

而其他的就很簡單了,照著他們兩個現在的動手能力,最多半個小時就能把它們裝好。

趙曉東眼睛一亮:“那我們給誰做呀?”

這個問題直接把宋藥給難住了。

是哦。

爸爸現在還沒回來呢,就算是回來了估計也要忙蜜蜂的事,爺爺本來就很忙了,現在還在學習《木匠技巧》。

奶奶對做這些東西不感興趣,她每天都忙著看書學習呢,有時候還會去旁聽一下學校的課。

說起來宋奶奶也是厲害。

她剛去學校旁聽的時候,何老師倒是沒說什麼,還會在她問問題的時候耐心解答,村裡一些人倒是笑過她年紀這麼大了還要去跟小娃娃一起上課。

結果宋奶奶自己倒是很驕傲,人家笑她,她就自信滿滿的表示自己這是愛上進。

她這樣,其他人倒是不好笑她了。

等到大家意識到,宋奶奶可以幫他們看看自家孩子有沒有好好上課後,還有不少和宋奶奶聊得來的中老年來拜托她呢。

有那麼幾天,宋奶奶一度是村裡的風雲人物,熱度直逼宋藥。

自己的奶奶和自己一起上課這件事宋藥接受良好。

反正他上課的時候又沒有偷懶,奶奶隻會看到他好認真學習的。

小爸倒是會做一些木工活,但是他最不擅長的就是這種比較細碎的小部件,媽媽又要上課,又要畫水力風扇的圖紙,也抽不了空。

扒拉了一圈,宋藥發現,他一個人都湊不出來。

他去看趙曉東。

趙曉東:“……我媽媽和我奶奶做刺繡,手不能太糙的。”

大樹村裡隻有趙曉東的媽媽和奶奶會往手上擦護手的膏,因為她們家裡的收入大頭是靠做衣服和刺繡賣錢,所以讓手不要起繭就很重要。

就連她們家的地,那也是租給彆人來做的,商量好了每年給糧食。

當初趙曉東爸爸還在的時候,因為他在部隊不能經常回家,一家人商量了很久才商量出這個處理方式。

後來趙曉東爸爸過世,婆媳兩人也是抹掉眼淚思考很久,考慮到她們都個子比較小,也沒什麼力氣,種地估計也是顧得了這頭顧不了那頭,才決定繼續延續地租出去,她們兩人做衣服做刺繡換錢。

因為家裡少了趙曉東爸爸的津貼,之前那幾年趙家過的實在是有點拮據。

自從國家開放了做生意的限製,她們做出來的各種衣服刺繡也不用必須賣給供銷社,趙家的日子才好過起來。

趙曉東不太知道這些,他以前一直被媽媽奶奶保護的很好,還一直很自信的覺得家裡條件和村裡其他人差不多呢。

也就是今年,跟宋藥玩在一起後見識到了很多事,他才稍微長進了一點。

此刻就和宋藥一起冥思苦想:“要不我們就不要管誰做了,我們出錢買,誰想賺這個錢就誰做。”

宋藥覺得這個法子不錯,跟之前他爸爸放話出去買村裡的木頭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時就是,大樹村誰想要掙這個錢,就自己打磨好木頭再運送到縣裡,他爸爸隻需要給錢收木頭就行。

當然了,什麼事都不能一概而論。

木頭和這種需要精細做出來的小部件還是不一樣的。

宋藥補充一點:“我們要規定好它們的大小,必須要和我們要求的一模一樣,不然不給錢。”

趙曉東讚同點頭:“還有,我們得把價格好好的定一下,要既能讓人覺得這個錢可以賺,又不讓我們自己虧。”

宋藥:“還有,我們要先定下來收多少個,不然萬一大家做的小部件太多了,我們用不完那就太浪費了。”

他想了想,又加一句:“而且我們得把賣扇鐘的錢怎麼分說好。”

趙曉東不怎麼在意自己能分多少錢,揮揮手:“看著分吧,反正早晚要花完的。”

宋藥其實也不怎麼在乎錢,他能重視錢,那還是因為自己想做的東西材料需要花錢買。

不過宋奶奶的教育還是很給力的。

既然要分錢,那當然是要分公平了。

他開始數兩個人在做扇鐘上麵的功勞。

“主意是我的,設計圖也是我的,然後你是後加入的,乾活也少一些,所以你要比我少……”

宋藥有點算不清楚,於是隻能改了計算方式:

“這樣好了,扇鐘的一半收益我們單獨放,用來買材料那些的時候用,剩下的錢我三你二。”

趙曉東有點心虛:“我分的是不是多了?”

宋藥大方揮手:“你後來不是也拿了錢進來嗎?我覺得這個數可以。”

趙曉東其實對錢沒什麼概念,但是既然要算,他還是覺得自己拿的太多了。

他想了想,說:“我1.5吧,你3.5。”

宋藥想想覺得這樣也行:“那行,就這麼定了。”

自覺完成了分錢的大事,兩人高高興興的繼續商量小部件的事了。

“我們要拿出樣品來,把長多少短多少都規定死。”

“還要專門選個地方來收。”

“還要檢查呢。”

兩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的就把怎麼收購小部件給商量好了。

趙奶奶過去給他們送了兩次零嘴,也聽了個大概。

她出去後就對著兒媳婦說:

“我看這是個鍛煉這倆孩子的好機會,他們還是第一次自己全權做一件事呢。”

趙媽媽有點不太放心:“讓他們自己來行嗎?他們年紀還小呢。”

“你看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哪個像是年紀小的人能做出來的。”

趙奶奶最近和宋奶奶走得近,也被她帶的想的開了一點:

“我們之前總是護著東東,可他也不能被我們護一輩子,孩子們自己倒騰出來的東西,讓他們倒騰去吧。”

趙奶奶說完進屋拿了個手帕出來,把裡麵包著的錢拿了一些出來,遞給兒媳婦:

“你今天去縣裡,買些好布回來,我給倆孩子一人做一身衣裳。”

趙媽媽看著手裡的錢數有點驚訝:“這麼多?”

“對,你去老錢家買,他家的布雖然貴,但是好用也好看。”

一聽是老錢家的布,趙媽媽就不說話了。

他家的布料的確是要貴一些。

她下午就去了一趟縣城,順帶還買了兩串糖葫蘆帶了回來,給倆孩子一人一根。

宋藥高興的不得了。

他上次吃糖葫蘆還是去年廟會的時候了。

回了家宋奶奶看見也笑了:“現在四處都越來越好了,我上次去縣裡還看見兩個賣糖葫蘆的。”

要知道以前如果不是廟會,街上絕對不會有這些的。

因為大大家夥日子都不好過,就算是小孩子再饞,大人基本也是舍不得花錢買糖葫蘆的。

宋藥的關注點放在了“上次”上麵。

上次不就是開表彰大會的時候嗎?

小孩超級震驚:“奶奶,你怎麼不告訴我呀,我很喜歡吃糖葫蘆的。”

宋奶奶:“我倒是想告訴你,你被那麼多人圍著,我也擠不進去啊。”

宋藥:……也是。

因為錯失了糖葫蘆,他頗有一種失去了全世界的失落感。

不過這些失落在看到自己手裡現有的糖葫蘆後,又瞬間一掃而空了。

嘿嘿,至少他現在正在吃呀。

宋藥一邊開開心心吃著糖葫蘆,一邊就把自己和趙曉東的打算告訴了宋奶奶。

宋奶奶和趙奶奶的想法差不多。

宋藥做出過不少東西,但沒有一次是自己處理的,基本都是他做完了,甩甩手就跑掉去玩自己的。

至於後麵的善後,自然有家裡的大人幫他處理。

既然這次他自己主動承擔了扇鐘的後續,宋奶奶也不打算攔著。

家裡因為風扇已經有了不少收入,目前宋家是不缺錢的。

宋藥想折騰,就讓他折騰去吧。

不管是賺了還是賠了,都是鄉裡鄉親的,也不至於很大損失。

也許是因為孫子的聰明天賦,也許是因為上次國家的表彰,宋奶奶總有一種感覺。

她的小孫子在家裡呆不了幾年了。

大樹村太小了,他遲早要去更廣闊的天地,所以趁著還在家裡,還有家人給他兜底,他想折騰就去折騰吧。

宋藥也是回了屋才發現,這次奶奶居然沒有讓他上交賺來的錢。

小朋友一下就美滋滋起來了。

嘿嘿嘿,等錢到手之後,他要買好多好多的糖葫蘆,每天都吃!

扇鐘做出來的這一天,宋爸回來了。

他回來的時候還有點懵逼。

因為一路上碰見的熟人都跟他說,他兒子被國家表彰了。

前兩天還在縣裡開了表彰大會呢。

宋爸扼腕。

這麼大的好事,他怎麼就給錯過了呢。

他都沒能在這麼重大的場合好好誇誇自家孩子。

對了,表彰大會那麼多人,完全可以給蜂蜜打個廣告。

想到這裡,宋爸更覺得遺憾了。

不過他一如既往想得開。

幺兒才八歲呢就已經被表彰了,以後說不定表彰的次數還多的很呢。

下次不錯過就好了。

想通之後,他美滋滋的回了家,撈出正在努力畫設計圖的小孩就是一頓誇:

“爸的好兒子啊,你怎麼這麼聰明呢,居然能被國家表揚,不愧是你,真厲害!”

宋藥被誇的也美滋滋的,窩在爸爸懷裡也是一個勁的反誇他:

“爸爸你好像瘦了,看著更威武了,好多天沒見你我好想你呀,你想我了嗎?”

“爸爸當然想你了,讓我看看我們幺兒在爸爸不在的這幾天有沒有長高啊,誒呀!真的長高了!”

父子倆親親熱熱的互相吹彩虹屁。

這個說一句“爸爸我好想你”,那個來一句“兒子誒爸爸也每天都在想你”。

路過的宋奶奶:……不就是幾天沒見嗎?整得跟失聯了幾年一樣。

反正不管如何,父子倆都很開心。

宋藥高高興興的跟他分享了自己這幾天都乾了什麼,還把他畫的設計圖舉起來給爸爸看。

宋爸熟練的睜著眼睛說瞎話:“不錯,畫的真好。”

雖然他根本看不懂那是個什麼,但是不管了,反正誇就對了。

宋藥果然很高興:“爸爸你也覺得這個車我畫的好吧!”

宋爸:“……”

他神情微妙的盯著本子上麵這個奇形怪狀的東西,乾笑:“這是個什麼車?”

宋藥搖頭:“不知道。”

他就是有了一個想法,還什麼都來不及做呢。

“上次劉伯伯走的時候坐的車我看了好久,雖然它看上去不是很透氣,但是比自行車厲害好多呀,我就也想做一輛。”

宋爸懵了幾秒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什麼:“你說的是那種四個輪子的車?”

宋藥點點頭。

宋爸一下樂了:“乖兒子喲,真聰明,連轎車都會做了!”

轎車啊那可是!

聽說價格可貴了,就連縣長都開不起呢。

他兒子居然連轎車都會做了,宋爸整個人都要飄上天了。

宋藥打斷爸爸的幻想:“我不會做呀,我隻是想做個和他一樣快的東西出來。”

他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自行車實在是太慢了,而且還要自己騎,好累的,要是可以有一個和自行車差不多,但是又不用騎就可以跑的車就好了。”

宋爸發現了兒子臉上的小怨念。

他嘴上“好好好我的乖兒子你是最棒的你一定行的”,扭頭就去問宋奶奶:

“幺兒怎麼突然要造車了?”

宋奶奶還沒來得及回答,在旁邊擇菜的宋爺爺已經給出了答案:

“上次去縣裡,縣長把自行車借給他騎了。”

宋爸想了想高高大大的自行車,再想想自家小小一個的兒子:“他摔了?”

宋爺爺點頭。

宋爸:“沒哭吧?”

宋奶奶在一邊表示:“哭了,哭了兩秒,反應過來這不是在家裡,又把眼淚憋回去了。”

宋爸有點想不通:“不就是摔了一下嗎?”

十歲以下的小孩摔倒那是很常見的事,宋藥平時也沒少摔啊。

有大人在的時候他哭的超大聲的,每次都要大人把他抱起來親親哄哄,小孩才會委屈兮兮的收起眼淚。

雖然今年宋藥開始愛麵子了。

但他畢竟是小孩子,還沒到這種摔了一下過了好幾天說起來還氣悶的地步吧。

宋爺爺慢悠悠擇菜:“縣長在旁邊笑幺兒了。”

不比還想給孫子留幾分麵子的宋爺爺,宋奶奶就直接多了:

“縣長笑的肚子都疼了,一邊在旁邊笑一邊說幺兒是腿短所以踩不了蹬板。”

宋爸:……懂了。

自家兒子是個什麼樣他還是很清楚的,自行車那麼高大,想也知道幺兒上去之後連做都不能做,隻能站著踩。

但腿短連一圈都踩不了,那可不是隻能摔下來嗎?

當著其他人的麵摔下來,還被嘲笑,宋藥記這麼久太正常了。

宋藥的確很記仇。

摔下來倒是不怎麼疼,但被說腿短就讓小孩很不開心了。

自覺丟了麵子的小孩暗搓搓的把縣長記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但是光記小本本還是不夠的。

這個場子他必須要找回來!

所以他一回來就氣哼哼的冥思苦想。

平時除了吃飯睡覺上學玩耍監督趙曉東還有摸魚發呆外,其他的所有時間可是都用來畫這個設計圖了!

就連爸爸回來,他也隻短暫的和爸爸互誇了半個小時,就繼續奮鬥力滿滿的埋頭苦乾起來。

到了吃飯的時候,宋藥才一邊吃飯一邊聽宋爸在說他的“學習養殖蜜蜂經驗”。

“那家人沒要錢,免費教了我不說,還說要是我想養的話,願意把他們手裡的蜜蜂轉給我。”

宋奶奶皺眉:“他們想讓你接手蜜蜂肯定是有原因的,你問清楚沒?”

宋爸喝了一口粥:“問清楚了,那家也都是個實誠人,跟我說的清楚,養蜜蜂容易挨蟄,不管是平時養還是取蜜還是收蜂箱的時候,挨蟄是常事。

然後吧,蜜源就那麼多,他們為了能保持蜜源,就隻能每年帶著蜂箱到處跑,辛苦不說,要是遇上蜜蜂生病,蜜源損失,那直接能賠本。”

宋藥聽的認真,時不時還點頭表示同意:

“是呀是呀,蜜蜂也是會生病的。”

宋爺爺問:“這麼說,這個蜜蜂養殖不能做了?”

宋爸搖頭:“倒不是不能,那家人的蜜蜂也是從彆的養蜂人手裡買過來的,我們這邊地界,就他們一家養蜂人,所以他們的蜂蜜還是不愁賣的。”

他估摸著,他們村的那些蜜蜂也是從那邊來的。

以前幾年可沒見過蜜蜂,隻有馬蜂每天到處飛來飛去的。

宋爸顯然是把一切都打聽的清清楚楚才啟程回家,此刻就說了:

“錢他們賺了不少,但是也受不了這樣一直顛沛流離四處跑的日子,他們的孩子也大了該上學,也想買個房子定居下來,所以才想把那些蜜蜂脫手,去做點彆的小生意。”

畢竟他們現在手裡的錢,也夠好好過日子了。

宋爸也不願意全國各地的跑。

他要是沒離婚,有個兄弟姐妹的,他也就放心的去了。

但家裡就他一個青壯年,上麵兩個老人,底下一個八歲兒子,他們家目前還是種地為生,宋爸再想浪,那也不敢走遠。

所以他就升騰起了一個彆的想法。

“幺兒之前給我看了半本書,我都理解的差不多了,也都記下來了,然後那家人教的一些東西書上也都有,我想先試著養養蜂。

如果我能養好的話,我去找彆人來養這個蜜蜂,我賣蜜蜂給他們,幫他們賣蜂蜜抽成怎麼樣?”

宋藥一下就聽懂了:“那這樣的話,爸爸你不用到處跑,把蜜蜂賣給願意到處跑的人就行了。”

宋爸高興的拍拍兒子小肩膀:“對,我就是這個意思。”

“除了給他們提供蜂源和貨源,我還可以教他們怎麼養蜂,蜜蜂生了病怎麼處理,去其他城市放蜂的時候要怎麼選地方住,怎麼根據天氣決定放不放蜜蜂……”

他顯然已經思考過很長時間了,巴拉巴拉就說了一大通。

宋爺爺宋奶奶臉上露出沉思表情。

宋爸就期待臉去看父母,希望得到他們的同意。

最後還是宋奶奶先開了口:“這樣也不是不行。”

宋爸:“沒有但是了吧?”

宋奶奶看兒子一眼:“不過,你得先確定你真的會養,會看蜜蜂生病,會選天氣,不然你那不是做生意,那是坑蒙拐騙。”

“對。”宋爺爺表示同意:“貨源你也要先商量好。”

不然蜂蜜收上來,貨源出了問題,那直接全砸手裡。

他們這麼說,就相當於是半同意了,宋爸興奮不已,當即表示自己一定搞定了這些再去實行。

“我打算弄兩箱蜜蜂,在後山放放養著試試。”

畢竟目前他也隻有理論知識,還沒有實操過。

宋藥第一個表示支持:“爸爸,我可以跟你一起去嗎!”

宋爸看看兒子白白嫩嫩的小臉:“……你就彆去了,那蜜蜂蜇人可疼。”

他表示:“人家養蜂人為了不被蜇,大夏天的穿的厚厚實實,因為要是穿薄了的話,蜜蜂的尾針還可能穿過衣服。

他們為了臉上不挨蟄,買了蚊帳布縫在帽子上,每天就那樣蓋著臉。”

宋爸把手放在臉上,表示以後他就是這樣一個形象了。

“所以你們誰也彆去,大夏天的,我年輕力壯的沒事,你們老的老小的小,再熱出點毛病來。”

宋藥眼睛亮晶晶的:“爸爸你不用擔心!我知道怎麼讓你不用穿厚衣服還不挨蟄!”

宋爸遲疑:“又是你做出來的東西?”

宋藥興奮點頭:“是呀是呀!我可以用我新研究出來的材質給你做一套衣服,這種材質是我好辛苦才弄出來的,還花了好多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