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廣坐在上首拿起筷子正要夾菜,聽到這話抬起頭看向老大和老二。
王建民和王建國都很喜歡爺爺奶奶,尤其是爺爺王稼軒,就異口同聲的回答好。
王文廣美滋滋的看著小嬌妻,手裡的筷子打了個彎兒,將一塊兒方方正正的燒排骨夾到了趙珍珍的碗裡。
趙珍珍衝他笑了笑,轉頭對張媽說道,“明天過去的時候,彆忘了拿上那鹹火腿,還有汾酒也拿兩壇子!”
張媽點點頭,有點遺憾的說道,“好的,我記得曹醫生最喜歡吃火腿燉筍絲了,就是咱們這裡鮮筍不好買,也不是季節。”
趙珍珍給建昌夾了一塊兒排骨,笑著說道,“燉冬瓜應該也好吃的吧!”
王文廣點點頭表示同意。
趙珍珍不識貨,但王文廣識貨,這一隻鹹火腿是他同學前天剛從雲南郵來的,是正宗的宣威火腿,要論價錢,這麼七八斤一隻的少說也要一百多塊了。
當然了,有時候宣威火腿甚至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因為往往你有錢也買不到。
十幾歲時他曾和父母在雲南生活過幾年,他們全家都很喜歡吃當地的火腿,若要是滇西的諾鄧火腿,那味道可就更好了!
但現在物資貧乏,能有這個吃都非常難得了。
自從趙珍珍時不時帶著幾個孩子去公公婆婆家玩兒,王稼軒和曹麗娟老兩口都習慣了,要是超過五六天見不到四個大孫子,夫妻倆就會惦記上了。
曹麗娟操心老三和老四,擔心建明奶粉不夠吃,也擔心張媽不夠精心,這麼熱的天,幾個月的小娃娃最容易長痱子了,上次她特意說了,隔兩天就要用花椒和金銀花煮水給孩子洗澡,也不知道趙珍珍聽到耳朵裡沒有?
還有,都說建昌不如兩個哥哥小時候聰明,但其實呢,曹麗娟作為一個資深的醫學從業者,認為普通人的智商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對於幼兒來說,後天的乾預是相當重要的!
再聰明的孩子不教養也能養廢了!
王文廣這幾年越來越忙,估計老大老二小的時候還親自指點,到了老三建昌這裡一是時間少了,第二大概當爹的新鮮勁兒也過去了!
想到此曹麗娟又扯了扯嘴角,能看出來趙珍珍是在很儘心的照顧幾個孩子,但就憑她小學文化,能教給孩子什麼?也就是管好吃喝拉撒罷了。
曹麗娟不止是曹醫生,她也是曹老師,曾經在醫科大學擔任過十幾年的教學工作,後來是醫院的工作太忙才卸任了的。
王文廣小的時候,王稼軒也很忙,都是曹麗娟照顧孩子的,包括孩子的啟蒙教育。
因為職業習慣,曹麗娟是個做事兒嚴謹的人,小時候給王文廣上課都是背了仔細的教案的,每天都是按照計劃走,三歲半的時候王文廣就能背上百首唐詩,一百以內的加減法,英文常用口語也說得很流利。
甚至連偶爾旁聽的沈莉莉都學到了不少東西。
當然了,大女兒王文美是個例外,那孩子天生反骨,小時候特彆不聽話,長大了慢慢好些了,但一步晚步步晚,王文廣十九歲就大學畢業了,王文美大學畢業都二十六歲了,不過,現在和同齡人比也算是過得去了。
曹麗娟已經留心觀察過了,小建昌的性子很好,讓他學什麼他就老老實實坐在那裡,雖然學得慢了些,但學不會也知道著急。
有次不還因為霜霜嫌棄他笨而哭了一鼻子嗎?
說明小娃娃也有上進心呢。
曹麗娟越想勁頭越大,在書房裡翻了半天,連夜寫好了幾大張教案。
王稼軒看看妻子的態度,也不好落後太多,也趕緊給孩子準備了兩節英文課的內容。
第二天,當老兩口看到兒子手裡提著的雲南火腿,眼睛都亮了亮,王稼軒用少有的激動的語氣說道,“文廣啊,這是誰郵來的?”
王文廣笑笑,說道,“爸,是章老三,章伯伯家的小兒子。”
王稼軒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在西南聯大那幾年,雖然時間不長,但記憶彌足珍貴,現在想想那時候的崢嶸歲月,還覺得熱血沸騰呢!
曹麗娟也很激動,說道,“章家的老三我記得!從小個子就長得高,和你一年出的國!這孩子可真是個實在人,現在買斤肉都要排半天隊!他還去搞了這麼大一個火腿,不知道現在什麼價格了,這一個怕至少也要一百多塊吧!”
王稼軒搖搖頭,說道,“恐怕不止一百,你想想這麼多年過去了,而且現在能醃得出火腿的人家恐怕越來越少了!”
討論完價格,老兩口又商量火腿的吃法,一致覺得清蒸切片就很好。
王文廣偷偷瞄了趙珍珍一眼。
趙珍珍臉上的笑容很甜,她衝張媽說道,“這火腿是好東西,記得多洗兩遍洗乾淨一點再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