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第17章 時間(2 / 2)

[時間的基本單位,秒,是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之間躍遷時,所輻射的電磁波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的時間](注)

看到這段描述文字,立即有學生調出自己光腦中的記事本,準備謄抄下來。

張老師卻笑著阻攔道:“不用記這個定義。”

說罷,他又一揮手,屏幕上換成了一句話——

[這個定義,真的對嗎?]

在學生們的竊竊低語聲中,張老師這時上前一步,娓娓道來:

“我們知道,宇宙的形成,是一個逐漸無序的過程,宇宙的曆史,就是由‘特殊’向‘平平無奇’演化的過程,每一秒都比後一秒更加‘特殊’,比前一秒更加‘平凡’。

“正所謂——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我們通過肉|體來感知這個世界,那麼,在我們的眼中,隻有過去才會留下痕跡,未來,是不會留下痕跡的。

“這是因為,過去的熵更低。

“熵增定律的存在導致了一個重要結果,過去會在現在留下痕跡。宇宙相對於我們的熵,隨熱力學時間而增加,我們通過肉|體的感知,發現事物在這個變量裡按順序出現,於是,我們稱之為‘時間’。

“如果用現在的這具身體來思考,我們會自然地得出‘因’先於‘果’的邏輯。過去的事件是未來事件的因,如果沒有這個因,未來的事件,就不會以完全相同的樣子出現在我們的世界裡。

“可是,基本的物理法則,不討論‘因果’,隻討論規律,而這些規律,在過去與未來中,是對稱的。當我們聊物理的時候,往往,我們需要拋棄因果。”(注)

張老師平緩的聲音在不大的教室裡清晰而有力,在嵐望舒的腦海中掀起一陣漣漪。

嵐望舒意識到,張老師這些話,指向的,是一個結論——時間之矢,並不存在。

過去,未必就是過去,未來,也不一定是我們以為的未來。

這讓嵐望舒呼吸都滯住。

如果時間沒有方向,那他一直在尋找的那個給了他召喚器的雌蟲,真的就在過去嗎?

嵐望舒心情激蕩,忍不住想要分享自己的猜想,可一轉頭,看到的卻是一隻正在打瞌睡的綠毛蟲。

萊格斯張開深淵巨口,打了個哈欠,然後整隻蟲趴在桌邊,“師父,彆念了,聽不懂,困……”

嵐望舒到了嘴邊的話咽回去。

萊格斯這時已經將自己麵前的光屏調成不透明模式,為他形成一個完美的掩體,然後他將臉貼在桌麵,對嵐望舒道:

“大哥,我先睡了,下課了喊我,我們去二食堂搶手|槍|腿。”

嵐望舒失笑搖頭,萊格斯已經閉上雙眼。

張老師的課程仍舊平穩地推進著:

“時間,與模糊密切相關。

“模糊,是由於我們不知道世界的微觀細節。

“物理學的時間概念,本質上,是我們對世界無知的體現。我們關於現實模糊與不確定的圖景,確定了時間這個變量。”(注)

說到這裡,張老師頓住,然後認真地將教室裡的學生掃視一圈,又說:

“我們的無知,是因為我們受限於自己的肉|體。

“我們的肉|體隻能感受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緯度。

“可是,我們的精神力,是可以感受弦論中的十個緯度的。”

張老師說著,抬起手,指了指自己頭頂,觸角的位置,

“試著用你們的觸角,用你們的精神力,去感知這個世界,你們會發現——”

隨著張老師話音落下,他背後的屏幕上,出現一行醒目的標題:

[時間,並不存在。]

這時,每個學生的頭頂,掉下來一個頭盔。

張老師走下講台,走到學生們身邊,然後將雙手抬起來:

“同學們,把精神力增強器帶上,我帶你們看看,我們誤以為的時間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模樣。”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