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8章 賢子繼承製(2 / 2)

魔法塔的星空 歹丸郎 5147 字 2024-03-28

作為敵對的另外一方,海爾德帝國以群山隘口的要塞——接天關為橋頭堡,入侵奧茲平原。在山脈之後是海德爾帝國的疆域,有死亡沙海之稱的大沙漠。也就是說接天關與奧茲平原海德爾帝國占領區可以視為飛地。

照理說隔著大沙漠的飛地,在補給與支持上的困難度,很容易讓迷地這種中世紀文化水平的統治者們選擇放棄。但是海德爾帝國有飛空艇呀,拿來執行運輸補給任務,那是完全無視地形的。

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海德爾帝國的王牌飛空艇軍團,最初成立的用意就是運補接天關這座重要的飛地要塞城市。而最初的運補團隊也逐漸擴編,形成今日成建製的戰鬥集團。

海德爾帝國力保接天關不失的原因也很簡單。接天關後的大沙漠連接的是海德爾帝國的腹地,糧食、礦產等等各種重要產出,族繁不及備載。

那麼以帝國戰略來看,是防守接天關一個戰略要點容易,還是布防整個大沙漠容易;又或是希望大沙漠能成為屏障,然後布防自己所有腹地城市容易?

在補給路線暢通的前提下,帝國的將軍與曆任皇帝,無不選擇力守接天關!而不是用百十倍兵力,去部署在那些腹地變前線的地區,期望自己能給穿出沙漠的疲憊軍隊迎頭痛擊。

前者很容易重點防守,後者很容易被重點突破,然後全線崩潰。防守難度大了豈止十倍、百倍。

既然牢牢據守接天關,眼前是一片易攻難守的平原地帶,產出又是不管在什麼時代都相當重要的糧食,海德爾帝國方麵的接天關守軍又怎麼可能乖乖待在堡壘中,看著自己的老對手快樂地種田?

春耕放火,秋收搶割,就食於敵,減少後方補給壓力,就是接天關守軍的日常。

卡爾斯魯厄帝國方麵,不是沒有想過占領接天關,將海德爾帝國勢力打退到沙漠之後。事實上,卡爾斯魯厄帝國也確實完成過這項壯舉,打下了那座難攻不落的堡壘。

假如是其他國家,這種重要關卡一旦陷落,伴隨而來的可能是一連串的骨牌反應,後方支持的城市不知道要淪陷多少個。

但接天關之後是一大片沙漠,沒有萬全的準備,貿然踏入其中就隻是白白送死。而且還是送多少,就死多少。所以當時卡爾斯魯厄帝國大軍集結接天關,為入侵海德爾帝國做準備。

再然後,因為大軍集結,成為了海德爾帝國方麵,飛空艇軍團轟炸的最佳目標。整座戰鬥用的要塞城市變成了巨大的陷阱,所有進駐在內的軍隊連同要塞,在飛空艇的打擊下付之一炬。卡爾斯魯厄帝國重創!

所幸當時海德爾帝國也沒有餘力趁勝追擊。飛空艇軍團雖然取得了前所未見的大勝,但是在戰爭前期的慘敗,仍舊削弱了海德爾的力量,讓帝國無法製造更大的戰果。

總之,奧茲平原從兩大帝國接壤之後就戰亂不斷。直到今日,仍未停歇。

這裡也是現今迷地,少數仍處於戰爭狀態下的地區。隻不過沒有了像過去一樣的大戰,現在的戰爭烈度相較於過去,那就是小打小鬨的邊境衝突而已。當然,日常的燒田、搶收仍不能少。

嘗過大軍集結,然後被迎頭痛擊的滋味後,卡爾斯魯厄帝國的防守轉變為分布式防守。防守力量一旦分散,就不可避免部分地方被擊破的狀況。

幸好海德爾帝國的接天關要塞常備守軍數量不多,打下了幾處莊園、村鎮,也沒辦法將戰果擴大到整片平原。頂多部分占領,然後種田!

糧食這種東西,可是多多益善呀。當然,防守隔壁鄰居來偷菜也是日常。

時至今日,奧茲平原這處大糧倉已經成為了兩大帝國的軍屯地,沒有多少普通老百姓居住在此。兩邊勢力是犬牙交錯,不時這裡丟了,那邊占了,雙方的小分隊是有來有往。也沒有什麼以殺傷為目的的戰鬥,全都是圍繞在糧食上搞事。

認真說起來,現在的奧茲平原就像是兩大帝國的練兵場,以及年輕人們獲取功勳的地方。對卡爾斯魯厄帝國而言,奧茲平原更成為了家族、貴族內部,或是家族對家族、貴族對貴族產生紛爭時,最好的解決事情地點。

比起用商量的或是內鬥,不如上戰場以獲得的功勳多寡來決勝負。可以說奧茲平原的存在,很好地釋放了卡爾斯魯厄帝國內部可能會存在的壓力。讓帝國在大局上,能夠維持健康的發展。

儘管不知這樣的平衡能維持多久,但現階段看來,對卡爾斯魯厄帝國來說是良性的發展。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