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第 217 章 晉國君的思量……(1 / 2)

這戶人家是百梨夫家的舊識, 他家是做綢緞生意的,雖然不是大富之家,但也算是吃喝不愁。

這家主人年過半百才有了一個獨子, 對這唯一的兒子自然百般寵溺。

這家的老爺子看他這兒子長大以後,讀書也不成,練武也不成,便想著帶著他做生意。

結果他做生意也不成, 不是算賬算錯了, 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和客人聊天。

並且他為人也不精明, 店裡的小夥計說什麼,他就信什麼, 從也不懷疑彆人是不是在騙他。

他老子和老娘都很擔心他們要是去了之後,他家的族人或者店裡的管事會謀奪他家的財產。

所以他們就想給兒子找一個精明的兒媳婦。

但他的婚事也不順利。

有的人家雖然家世不錯,但家裡的女孩也不是很聰明,且那家的老人也並不心疼女兒, 隻一味的向著兒子。

這對老夫妻未免擔心, 等他們去了之後, 兒子的嶽父家見這一對夫妻都不是很精明之後, 起了哄騙他家財產的心思。

這樣的事情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有的人家呢,雖然姑娘很精明,但過於精明了也讓這一對老夫婦覺得擔心,他們擔心這樣精明的姑娘會嫌棄他家兒子,等他們老夫妻走後, 兒子的日子會很難過。

如此挑了幾年, 老父親都沒有挑到合適的人選。

就在這個時候,百梨從張姑娘那裡知道了自家王妃要為陳姑娘尋一門婚事的事情。

她雖然現在已經出府嫁人了,可若是論起對王元元的忠心, 她絕對是可以排到前幾的。

既聽到了這樣的事情,百梨就自覺自己應該為王元元分憂解難。

她也有她的道理。

陳姑娘的身份其實有些尷尬,她的婚事其實不太好找,至少不像張姑娘那麼好找。

而她現在生活在市井之家,身邊接觸的人大多都是平民老百姓。

如果陳姑娘沒有什麼太高的期望的話,她倒是可以為她說一門親事,不說什麼大富吧,倒也可以稱的上衣食無憂。

百梨雖然起了這樣的心思,但她並沒有立刻去找張姑娘說這件事情,而是先問自家婆婆有沒有合適的人家。

百梨的婆婆知道百梨是想為王府的人說親後,立馬來了興趣。

但凡是女人就沒有不八卦的,百梨的婆婆也不例外。

她自幼就出身在市井間,如果不是因緣巧合的和百梨結了親事,她是怎麼也沒法和王府的人有什麼交集的。

並且她對百梨十分的滿意,覺得寧要大家妾,不要小家婢這句話說的實在是太對了。

她大兒媳婦也算是不錯的了,但和百梨比起來,還是有些小心眼。

如果她們當初不是娶了百梨進門,而是娶了和她大兒媳差不多人家的姑娘,那麼她家現在肯定不會像現在這麼安寧。

百梨已經如此容忍她那個大兒媳了,她那個大兒媳尚且要三五不時的鬨上一番。

那要是娶一個和她大兒媳一樣不讓人的人,她家隻怕會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

也是因為百梨表現的很優秀,所以百梨的婆婆劉娘子對王府的宮人印象都很好,覺得她們無論怎樣都很懂規矩。

雖然百梨也跟她說了,這位陳姑娘之前在教坊司待過一段時間,但劉娘子也不覺得有什麼。

她們這些小老百姓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隻要姑娘人好,什麼都好說。

再說了,宮裡的教坊司能是外麵那些地方比得了的嗎?

劉娘子告訴百梨沒有關係,不用擔心之後,就開始為陳姑娘尋摸起了合適的人選。

這一尋摸,她就想到了開綢緞鋪的這一對老夫妻。

這家家境雖然還不錯,但是老夫妻年齡已經大了,家裡兒子又不是很聰明,劉娘子是知道這對老夫妻是如何的擔憂自己去後兒子的生活的。

她和那對老夫妻的想法是一樣的,覺得這家的兒子應該配一個精明一點的兒媳婦,這樣一來,他家的財產才能順順利利的傳到孫子手裡麵去。

但她也知道這樣精明能乾又人品好的姑娘其實難尋。

因為這樣的姑娘未免會有些自視甚高,她們雖然未必會有什麼壞心思,但若是夫婿太過蠢笨,她們可能也看不上這樣的夫婿。

這女人呀,一看不上男人,就會出問題。

正是因為知道這家的婚事難尋,如劉娘子這樣的人也不會自己找上門幫他家說親。

但這回遇到的什麼陳姑娘又不一樣了。

劉娘子覺得這位陳姑娘既然能主動提出離開恒王府出來嫁人,那就證明她是打算出來以後好好過日子的。

再有就是,這位陳姑娘能被送到恒王府,就證明她是個聰明的人。

這樣又聰明又吃過苦,又願意好好過日子的人其實正正適合這家的男子。

因為她吃過苦,所以她知道眼前的日子難得。

她知道安穩的日子難得,就會願意好好的過日子,而不是如有些人那樣尋求刺激。

劉娘子上門跟王家這對老夫妻說了陳姑娘的情況後,這對老夫妻對陳姑娘也很滿意。

他們活了大半輩子,什麼樣的人沒見過,最怕的就是那種覺得自家兒子木訥,不願意好好跟她過日子的人。

再有就是,這對老夫妻的店鋪跟劉娘子家的店鋪是挨著的。

所以他們也知道百梨,了解百梨的為人處事。

之前他們還在想,劉娘子的兒子也不是個很精明的人,可人家就是能尋到百梨這樣好的姑娘做媳婦。

他兒子還是獨子,怎麼就尋不到呢?

如今劉娘子過來跟她們說,恒王府又有姑娘要嫁人了,她覺得他家合適便過來尋了他們。

這對老夫妻自然覺得欣喜。

百梨在劉家的表現,讓這對老夫妻認為陳姑娘一定也和百梨一樣,賢淑又會過日子。

所以縱然劉娘子跟她們說,陳姑娘在教坊司待過一段時間,這對老夫妻也不在意。

“你家小兒媳婦的人品我們是看在眼裡的,她既然願意幫陳姑娘說親,那就證明這位陳姑娘沒有問題。”

王家老夫妻對百梨的認可,讓劉娘子覺得極為的熨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