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彆的地方,為什麼?難道?”陳珂想到了一個可能。
楚太子登基後就會發動戰爭的事情自然瞞不過他們這些恒王身邊的近人。
他們私下早就推演過楚國接下來可能會行進的幾條路線以及他們的打法。
聽到恒王說要離開去彆的地方後,陳珂一下子就想到了楚國。
恒王衝著他點了點頭後又對他道:“所以我想送王妃她們先回國都。你幫我送她們回去,順便回去把親事給辦了。”
而陳珂聽到恒王這麼說之後,忙道:“既如此,那屬下就跑一趟。”
陳珂也有自己的思量。
他不是武將,就算跟著恒王上了戰場也沒法建功立業。
既如此,他不妨送王妃回國都,這樣一來,也可以拉近和幾位小公子們的關係。
恒王把要送王元元母子回國都的事情告訴了陳珂,卻不知道怎麼跟王元元開口。
他們現在正是情濃的時候。
可再是難開口,有些話還是要說的。
這日晚間門兩人雲雨過後,恒王跟王元元說了自己要離開草原,以及他會讓人送她們回國都的事情。
王元元原本有些昏昏欲睡,聽聞這個消息後,她瞬間門清醒了過來。
“王爺是要去.....”因為楚國還沒有正式宣戰,晉國君發給恒王的密信裡也是讓他秘密行事,切記不要讓楚國人知道消息。所以恒王沒有跟王元元說他離開草原要做什麼。但王元元曾經隱約聽恒王說過楚國的事情,所以她也猜到了恒王要去做什麼。
恒王衝著她點了點頭。
到了這個時候,再談什麼兒女情長就顯得有些矯情了。
王元元縱然很擔心恒王也很舍不得離開他,可她還是強忍著淚水對恒王道:“那王爺一定要平安回來。”
能不能打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平安。
恒王聽懂了王元元的未儘之言,他緊緊的抱住了王元元。
到了這個時候再多的話語都比不上一個真切的擁抱。
自從聽說張姑娘主動跟恒王妃說要自請婚配後,秋姑娘幾個人的反應各一。
秋姑娘是覺得張姑娘有些自甘墮落,堂堂一個官家小姐竟然自請嫁給一個幕僚,雖然那個幕僚家境還不錯,但哪裡比得上恒王。
海姑娘知道後,眼中閃過了一絲羨慕。若是可以選擇的話,她也想像張姑娘那樣嫁人,可她不比張姑娘本身家世就不錯,她自身又沒有張姑娘出色,她就算嫁人,又能嫁給什麼樣的人呢。
還不如在恒王府了此殘生,至少恒王妃不會少了她的吃穿用度。
想到這裡,海姑娘的眼神再度黯淡了下來。
而原本正趴在床上嚷嚷著屁股疼的陳姑娘,在聽說之後,臉色就是一變。
她趴在床上想了許久,最終下了一個決定。
既然決定要送王元元母子回去,那麼護送王元元母子的人選就至關重要了。
陳珂雖然被恒王安排在了送人的隊伍裡,但他到底不會武功,他們這麼多的人回去,必定是要找一隊士兵護送他們回去的。
恒王自己是抽不開身去送王元元回國都的。
晉國君已經下了密旨,他必須在規定的時間門內悄無聲息的趕到晉齊兩國的邊境處。
恒王之前原打算讓柔方一族的人護送王元元母子回去,畢竟不管怎麼說,柔方一族的戰鬥力還是很厲害的。
有他們護送著,王元元母子幾人的安全至少能夠得到保證。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西北總兵馬大人親自帶著人秘密來到了金城。
“不知大人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恒王最近比較忙,壓根就沒空接待彆人。如果馬大人不是西北總兵的話,他真的不會讓他進門。
恒王不比那些隻知道吃喝玩樂或者紙上談兵的皇子王爺,他是切切實實的立下了戰功的人。
也因此,馬大人在麵對恒王時也多了一分恭敬。
他是一個麵目嚴肅的男子,但或許是做總兵久了,需要調和的關係也多了,現在的馬大人比起年輕時要更加的和氣。
他十分恭敬對恒王道:“臣前些日子接到了國君的口諭。國君讓臣挑一支精銳親衛護送王妃和公子郡主們回國都。”
光是這一句精銳親衛,馬大人就感覺到了晉國君對王妃他們的重視。
但他也是有孫子孫女的人,所以他也頗能理解國君的做法。
如果換做是他的話,他也會儘力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也是因為晉國君的這一個口諭,馬大人才會在這個時候親自來到了金城。
恒王聽到馬大人說父皇已經給他下了口諭後,心裡就是一鬆。
馬大人是西北的地頭蛇,整個西北敢下他麵子的人也就那麼兩三個。
但那兩三個人就算跟馬大人不和也不會拿國君的孫子孫女們做筏子。
如果他願意派出自己身邊的精銳親衛護送王妃和孩子們回國都,那他也不用擔心她們的安危了。
並且父皇下口諭接王妃和孩子們回國都,和他自己找人護送王妃和孩子們回國都還是一些不一樣的。
有了父皇的口諭,王妃她們這一路肯定會走的更舒服一些。
解決了這個自己最擔心的問題後,恒王如釋重負。
王元元在知道恒王又要上戰場後,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她的心內一直有些不自在。
但她們要麵臨的危險不比恒王小。
因為如果她們回國都的消息和恒王帶兵秘密出發去晉齊兩國邊境的消息泄露了的話,楚太子,不對,現在已經可以叫楚國君了。
楚國君肯定會派人給她們添堵的。
如果這趟回國都的行程裡隻有她自己也就罷了,可她還有孩子們,雲清如母子以及王林林母子要照顧。
王元元隻得打起精神,吩咐宮人們不要把所有的東西都帶走,有些實在帶不走的東海縣,就留在金城吧。
她們必須要輕車簡行,這樣遇到危險也能多一絲生機。
至於她們的穿著肯定也不能這麼華麗了,王元元慮到她們可能要喬裝打扮,所以讓人提前趕製了一批民間門裝扮的衣服。
秋姑娘幾個得知她們要離開金城後,又是一陣兵荒馬亂。
秋姑娘原本想問說王爺會和她們一道回京嗎?但想到那日恒王那冷酷的雙眼,秋姑娘的話再也說不出口了。
海姑娘和張姑娘等人安靜的隨著宮人們一道收拾箱籠。
這其中,張姑娘似是覺得有了指望,連走路都利索了不少。
陳姑娘看到她那副模樣,覺得心裡酸酸的,但同時她也開始擔心起了自己的前程。
馬大人的長子長女帶著馬家的精銳親兵們過來的時候,就發現,她們為恒王妃幾個準備的衣服什麼的其實都用不上了。
馬大人的長女叫馬一軒,她雖是女兒家,可馬家是武將世家,馬家的女兒們自幼就跟著男孩們一起習武。並且西北這邊靠近草原,難免會受草原風氣的影響。
草原的女兒們都是既能騎馬打仗,又能居家理事的主兒。
西北的許多姑娘們也是這樣。
馬大姑娘更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她今年已經二十歲了,早兩年的時候也許了人家,但她嫁進去沒兩年,夫婿就去了。
馬大姑娘隻得了一個女兒,不怎麼受族裡的重視。
她公婆又覺得自家兒子是被馬大姑娘給克死的,礙於馬大人在,她們倒也不敢欺負馬大姑娘,但明裡暗裡的白眼卻是少不了的。
馬大姑娘性情爽朗,又有嫁妝傍身,她才不願意在亡夫家受這個閒氣呢。
在得了娘家母親的允許後,馬大姑娘就帶著女兒搬回了娘家居住。
此番馬大人接到晉國君口諭後,就開始發愁起了護送恒王妃和小主子們回京的人選。
在眼下這個時刻,他是肯定不能離開西北的,但他也不能隨意派個人送恒王妃和小主子們回京。
畢竟拋開恒王妃不提,那些小主子們可都是國君的孫子孫女兒,他隻派個下屬帶著親衛們護送小主子們回京,也有些說不過去。
所以馬大人最初圈定的人選是自己的長子。
他的算盤也打的很響。
派長子護送恒王妃和小主子們回京,顯示了他對皇室的重視。
如果趕上國君心情好,說不得會召他的長子入宮覲見,而他的長子要是能得了晉國君的青眼,那他們老馬家下一代就不用愁了。
但確定了長子帶隊入京後,馬大人的夫人又提醒他:“恒王妃和郡主們都是女眷,隻讓打大兒帶隊的話,恒王妃平日裡若是有什麼吩咐會不會不太方便。”
馬大人這才慮起這件事情,因這個建議是馬夫人提起的,馬大人就問馬夫人可有合適的女眷可以隨著長子一道送恒王妃夫婦入京。
馬夫人自是心中已有了人選才會特意提醒馬大人。
她所提之人就是自己孀居在家的長女馬大姑娘。
馬大人經她提醒才想起了自己這個長女,她拳腳功夫好,性情爽朗,又和長子是親兄妹,兩人一道帶著親衛護送恒王妃回國都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
馬大姑娘雖然孀居在家,可她也不是一個不知道為自己考慮的女子。
自己的父母總有離開的那一日,他們尚且在時,她在馬家的日子還能過得,她們要是離開了呢?
也因此,聽到馬夫人跟自己說她父親打算派她和哥哥一道護送恒王妃回國都後,馬大姑娘就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她們馬家雖然在西北是一霸,但要是把她們放在國都,那她們馬家就沒什麼份量了。
恒王妃可是正兒八經的王府娘娘,恒王又立有顯赫戰功。
她要是能趁著這次護送恒王妃的機會,和恒王妃攀上交情,就不說兩人關係能有多好,隻要她日後能和恒王妃說上兩句話就行了。
俗話說多條人脈多條路,她隻要維護好和恒王妃的關係,那對於馬家來說,她就是個有用的人。
隻要她還有用,就算她爹娘和哥嫂都走了,馬家的這些侄兒侄媳們也會給她三分薄麵。
這樣一來,日後她在馬家的日子也不會太難過了。
馬大姑娘既打定主意要討好王元元,這一路自然十分的周到。
她年少時也跟著父兄在外麵風餐露宿過,在外麵住宿的經驗很豐富。
且她是女子,能想到男子想不到的一些東西。
在路上的時間門久了,難免會遇到城鎮之間門距離較遠的情況,這個時候,她們就不得不住宿在野外了。
之前王元元她們也不是沒住過野外,可那些宮人們平日裡照料她們再周到,也沒有野外居住的經曆,有些事情她們也想不到。
但馬大姑娘就能想到這些事情,她不僅把王元元幾個安排的妥妥貼貼的,還把自己的經驗一股腦兒的都交給了春紅幾個人,一點都不藏私。
她這樣會做人,不說王元元和雲清如她們了,就連春紅這幾個貼身伺候的都對馬大姑娘讚不絕口。
王元元和雲清如她們都很喜歡馬大姑娘,因為馬大姑娘這個人實在是太鮮活了。
她一點都不像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女子那樣看起來病怏怏的,相反她做什麼都極為有活力。
如王元元和雲清如這樣在深宅裡住久了的人,自然會對她很有好感。
又因為馬大姑娘說話風趣,做事沉穩,王元元她們這一路竟比預想中要愉快一些。
這一路上,陳姑娘都想找個機會跟王元元說話。
自從得知張姑娘被許給了恒王身邊的幕僚後,陳姑娘的心裡就也有了些彆的想頭。
特彆是在路上看到陳珂的模樣後,陳姑娘的心裡就跟火燒的似的。
早知道,她就不跟著秋姑娘胡鬨的,要是她知道還能有這樣的法子,她肯定比張姑娘更早去找恒王妃。
那說不定嫁給陳珂的人就是她了。
一想到這裡,陳姑娘就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
但她到底不像秋姑娘那麼天真和霸道,覺得所有好東西都應該是她的。
她也知道她和陳珂到底沒緣分,但沒關係,沒有陳珂還有吳珂,張珂。
從恒王妃給張姑娘找的這個夫婿來看,恒王妃這個人還是比較寬厚的。
她如果給她找夫婿,就算那人比不上陳珂,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如果說在恒王下令漳責陳姑娘和秋姑娘之前,陳姑娘對得寵還有一絲幻想。
但在恒王不過看了她們一眼就讓人仗責她們之後,陳姑娘那是對恒王一點心思都沒有了。
她也算是比較了解男人的了。
要是恒王是那種腦子糊塗的男人,就算再給她十個陳珂,她也不會離開。
憑她的手段,她能把這樣的人耍的團團轉。
但恒王不是。
像她們這樣立誌做妾室的人,就不能跟恒王這樣腦子清楚,心腸硬的人在一起。
因為他太清醒了,所以她們壓根就翻不出花來。
那個秋姑娘還是太年輕了,所以有些不知道天高地厚,她都被打板子了,竟還期盼著自己日後會得寵。
就讓她去做她的春秋大夢吧,她反正要另尋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