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 玻璃與橡膠(2 / 2)

說“為了一年三熟的土地”“為了蔗糖的利潤”“為了豐富的礦產”,那大多朝臣都得嗷嗷得表示支持,甚至把家中子弟往軍隊裡塞。

調研工作係統幫不了,隻能靠稚唯自己安排,

有前次的調研流程做經驗,倒是並不難完成。

難的是數據整理。

“近親結婚”尚且隻需統計後代有無異常?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然而“殘疾黔首”所需的數據與其相比可是翻倍的量。

稚唯是有幾個宮人做幫手,但處理複雜數據還是遠遠不夠。

想畫餅狀圖、扇形圖等統計圖就隻能自己來。

想想沒有電腦沒有橡皮,純靠手繪的工作量……

[還是你來吧,統,到時候你做好之後我直接原樣謄抄。]

稚唯含淚望天。

[我寧願睡他個三天三夜。]

係統歎氣:“好吧。”

稚唯算好自己能動用的所有人手後,隔天去蒙恬那裡借看都城的分區圖,開始按照鄉裡的分布安排調研工作。

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忙得昏天黑地。

這個時候,但凡有人閒得沒事兒L來找她,或是拿著不緊急的事情來麻煩她,都會被稚唯橫眉冷眼相對。

但好死不死,這人還是借她圖紙看的蒙恬。

“……”稚唯捏著炭筆,強行扯出一抹微笑,“郎中令,有什麼事?”

蒙恬乾咳兩聲:“知道阿唯你忙,但你先彆忙,聽我長話短說。”

稚唯:“……你說。”

“是體溫計的事。”蒙恬苦笑道。

“哦,”稚唯淡定反問,“沒做出來?”

蒙恬沉聲道:“嗯。”

以現有的原料及工匠技術,透明的水晶可以有,玻璃可以有,玻璃管也可以有,但透明且中空的玻璃管——就是死活做不出來。

“我看宮中大匠都快發瘋了,說你要的那體溫計比玻璃印還難做。”蒙恬試圖委婉又不是那麼委婉得道,“要不阿唯,你再給點意見?”

稚唯略有些不好意思得笑笑。

真沒想到工匠們會一直鑽研至今……

她回想曾經在現代見過的文物。

西周就有玻璃;戰國晚期,玻璃還可以製成玻璃印章;到了秦朝都已經有玻璃井了。

說明如今玻璃是可以被製出來的,隻是數量較為稀少,並沒有形成規模,即,沒有形成成熟工藝。

而且這些玻璃都不是透明的,最多就是半透明。

若是用水晶做……

稚唯還開不了這個口。

“對了,阿唯,”係統好奇問,“玻璃製法你想出來沒有啊?”

[……有也沒有。]

說到這個稚唯就想捂臉。

她記得大約的玻璃製法,記得“玻璃是吹出來的”,可對冶煉之事一竅不通。

而且這個時期的中原玻璃與西方玻璃根本是兩個係統,似乎和某種中原特有的原料有關。

鬼知道她記的製法能不能成功啊?

稚唯果斷放棄玻璃這條路。

至於體溫計。

“就做簡易的吧。”

稚唯思考後道。

做簡易體溫計可是小學生的趣味小實驗,用口服液的玻璃瓶、吸管、有色液體就可以完成。

既然如今已經有玻璃管,那找到橡膠,實現管瓶密封,再找找中空的植物細杆做吸管,大概就能起到體溫計的作用。

哪怕溫度的測量不夠精準,但總比沒有強。

“郎中令,我需要找一種植物,用它來做密封的東西。”

說著,稚唯抽出一張空白紙,用炭筆細細勾勒出藥植的樣子。

“此樹名為杜仲,我需要它的籽殼、葉和皮,若是不方便的話,隻收集籽也行。”

杜仲產膠,每公頃可產600公斤以上,古代品種達不到這麼高,但稚唯有精粹技能在手,提取橡膠輕輕鬆鬆。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是我國的特有種,全世界九成以上的杜仲都在中原大地,張家界更是杜仲之鄉,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產地。

這不得好好利用起來啊!

蒙恬沒懂小女子說的“密封”具體是指什麼,但見她兩眼冒光,就知道此物大有用處,他問:“此樹大致生於何處?”

稚唯把地名換算一下,道:“南方多見,黔中郡或許更容易找到。”

將畫完的圖紙交給蒙恬,怕他忙著忙著忘了幫她找,想到這位對秦始皇的忠心,稚唯又趕緊補充道:“杜仲還是藥材呢,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延緩衰老等功效,拿來給陛下用也是極好的。”

蒙恬:“……”

等等、剛才小女子的話裡是不是混進去了什麼奇怪的東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