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大道真傳(2 / 2)

長生 風禦九秋 3556 字 2024-04-06

“都說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長生說道,“常見的經文往往虛實參半,晦澀難懂,而這卷經書卻是淺顯直白,通俗易懂,由此可見留下經書的人仁善慈悲,唯恐言辭晦澀世人無法理解,難能受益,故此才會自降身份,直言傳道。”

短暫的停頓之後,長生再度說道,“一炁真經確是奇經妙法,隻要朝夕不輟,遵循研習,不但能夠延年益壽,還可強大元神,超脫生死。”

餘一雖是佛門弟子,但是聽得長生言語,還是對這部道家經文大感好奇,“王爺,經書上都說了什麼?”

長生略做沉吟,歸納總結,“修心和修身。”

見眾人麵露疑惑,長生出言解釋,“經文分為上下兩部分,上半部分講的是如何修心,對於如何修心經文主要闡述了三點,一是冥想深思,真正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需要失去什麼,付出什麼,承受什麼。在我看來經文說的很有道理,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想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哪怕有些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卻也沒想到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己需要付出怎樣的代價,世人的通病就是又想得到又不想付出,又想擁有又不想失去,殊不知貪婪無度,必然不得,有得無失,不合天道。”

待眾人儘皆點頭,若有所思,長生再度說道,“二是不虧他人,不負自己。虧負他人自己失德,難得心安。虧負自己心境難平,亦不得心安,直白說來便是與人為善,卻不一味縱容。”

“對對對,我早就發現了,毛病都是慣出來的,”大頭連連點頭,“要是遇上那些心裡沒數的人,對他們越好,他們就越上頭。”

長生繼續說道,“第三點便是己所欲勿施於人,人所欲不受於己,大致意思就是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彆人,也不允許彆人將他們的想法強加給自己,太上老君不愧是太清祖師,當真擁有無上智慧,世人的痛苦有很多都來自於己所欲而施於人,非要讓彆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彆人如果不照做,不順從,自己就憤怒生氣。同理,被迫接受彆人的想法,無法按照自己的心意去活也是痛苦的來源。正確的做法隻有一個,那就是我不管你,你也彆來管我。”

“有道理。”眾人儘皆點頭。

長生說道“我隻是提綱挈領的進行了總結,原文比我所說的還要詳細,日後我會將原文謄寫下來,你們各留一份。”

待眾人點頭回應,長生再度說道,“修心乃是修道的前提,若是心境不平,靈台不清,動輒為七情六欲所困,輕易被世俗瑣事所惱,總是無謂分神,無端糾結,如何能夠潛心修道?”

長生接過大頭遞來的水囊喝了一口,轉而繼續說道,“一炁真經的下半部講的是如何修身,修身亦是建立在陰陽得失的基礎上的,任何事情都是有得必有失,不管是想得長壽,還是想要長生,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都是由天地掌控的,不知道你們注意到沒有,越是強大且長壽的動物,留下的子嗣越少,越是弱小且短命的動物,留下的子嗣越多。要知道天道昭昭,報應不爽,花天酒地死的早,兒孫成群命不長,高飛燕雀難長壽,千年王八必縮頭。”

“一炁真經記載了一種胎息心法,可以返璞歸真,排汙去濁,”長生說道,“不過想要修煉這種心法並不容易,每日至少要打坐六個時辰以上,如此一來也就無法呼朋喚友,四處雲遊,更沒有時間去觀花賞月,縱情聲色。”

“有得必有失。”楊開沉聲說道。

“對,”長生點頭,“沒有什麼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不管我們想要得到什麼,都需要拿我們擁有的東西去換……”

<a href=<a href="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href=" target="_blank">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