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圈甕 這一晚,注定不會平靜。……(1 / 2)

香江神探[九零] 輕侯 8800 字 2024-03-28

連環滅門案專案組忽然開始在深水埗圍捕凶手, 媒體人紛紛湧過來,倒是可以進警戒圈,但這不是搶劫案, 軍裝警們都找不到凶手,媒體人們又要怎麼找?

找不到凶手,這些記者們便追著軍裝警跑,惹得警方煩不勝煩, 空出手來便給公共關係科打電話,請他們約束下媒體人。

郭sir辦公室的電話都被打爆了,不止有投訴媒體乾擾公務的, 還有媒體人詢問情況的。

事發突然, 郭永耀對此事也一無所知, 接了幾個電話應付過去, 乾脆便不再接電話,轉頭便對下屬下達了將事情打聽清楚的任務。

“問誰呢, 郭sir?專案組的智囊團主管王督察嗎?還是西九龍重案組負責這案子、作為此次圍捉任務主力的A組督察章鋒?還是直接打給黃sir啊?”下屬接到任務,忍不住有些踟躕。

這個案子牽連的人太多了, 他一時也有些搞不清楚‘事主’身份呢。

“肯定不能打給黃sir啊!”郭永耀皺眉, 遇到什麼事就給大長官打電話,大長官們每天就什麼彆的事都不要做了。

至於打給誰……

郭永耀皺眉想了一會兒,忽然福至心靈, 豁然開朗,果斷道:“打給易家怡沙展!她有大哥大, 而且……我有預感,這種關鍵行動,她不可能不知道!”

十分鐘後,下屬跟易家怡溝通過始末, 回來彙報。

話末,忍不住拍郭sir馬屁:

“老大,果然如你所料啊,這事兒易沙展不僅知道,還是她牽頭發起的呢。”

“哈哈,搞公共關係的,如果這點事都搞不清楚找誰,這個督察不如給你做嘍。”郭永耀難掩得意,自我吹噓一句後,忙喊人開會,決策哪些信息向媒體通告,哪些信息要有所保留……

待會議結束,他折回辦公室,終於敢接媒體人的電話了。

一邊與報社領導溝通此次圍捉事宜,他一邊隨手翻看桌上的舊報紙,竟從電腦機箱上摸出一份去年年中的日月報。

封麵上登的是一張易家怡出更做文員時拍的證件照,黑白照十分模糊,但仍看得出五官清秀。

照片邊登的字是【油麻地福星女警】,他忍不住有些出神。

才過去不到1年嗎?怎麼覺得好像已經過去五六年了似的……

手指摳了摳【福星】二字,他忍不住笑,如今可早不是【福星】而已,是【救星】嘍!

……

……

專案組的人不是在搜捕,就是在打電話。

王傑旺安排好一切,立即給Neil處長打電話彙報工作進度,表示有人看到了凶手,專案組已調動所有能調動的力量,對凶手再開圍堵捉捕。

Neil sir有些發怔,他腦子裡還在想,自己讓他們45天內破案,他們都說做不到。萬一王傑旺跟他說要再三個月才能捉到凶手,他該怎麼辦?

之前3個月,凶手殺死了40人,毀掉了7個家庭。

接下來如果又要幾個月才能捉到凶手,那市民和警隊一號長官會不會想‘你這樣定時間,就是要在未來再舍棄掉40位活生生的市民嘍?’,媒體恐怕不會給一句好話……

怎麼……忽然間就開始捉捕了?

距離專案組成立時這幫家夥說45天破不了案,不才過了3天而已嗎?

“市民打電話舉報凶手的?”Neil sir砸吧了下嘴,點點頭,對著電話又道:“居然能這樣明確地鎖定凶手?”

“專案組通報的凶手畫像中,藍白相間的保溫水壺,有棕色車座和拚接後座的鳳凰牌自行車,163cm身高,額頭皺紋溝壑縱橫……這些具體且明確的信息,起了很大作用。”王傑旺一項一項地講,聲音不自覺地慢慢便低。

“不錯,專案組效率很高嘛。這些都是法證科配合你們做的畫像?還是犯罪心理學專家Tannen分析出的?”Neil又問。

王傑旺有一瞬間冒出想要吞掉功勞的念頭,但轉瞬便將之壓下,雖然艱澀,還是如實彙報:

“……自行車是專案組成立會議上,易家怡提出設想,我去安排尋找失竊自行車,進而找到的。其他線索……是易家怡沙展和方鎮嶽督察來新界北,請求我帶著法證科高級化驗師錢培壤去犯罪現場做複勘時,易家怡沙展通過對凶手心理分析,一點點帶著錢培壤勘察到的線索。”

“西九龍重案組的那位女沙展?去年表彰大會上,O記陳sir和CID黃sir都點名的那位易家怡?”Neil回想了下,腦海中便勾勒出一個年輕卻雙眼靈動的女警形象。

“是的,sir.”

“大功勞都讓給西九龍重案組了,王督察。”Neil輕哼一聲,看樣子專案組成立得很對啊。

王傑旺哽了下,很想說‘如果給我們些時間,易沙展發現的內容,我們一定也能發現的’,

可是轉念一想,如果是在沒有易家怡的情況下,專案組做常規偵緝工作,流程很可能是這樣的:

順著凶手的軌跡,繼續做往來市民的證件盤查,繼續搜尋大埔到馬鞍山的船隻偷盜情況彙總,根據畫像尋找170cm左右身高的男性……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走許多彎路,雖然很可能也會在排查過程中想到自行車這個交通工具,但會由誰提出、又在哪個時間段提出,其實是不確定的。

另一方麵,他們會傾向於等待內地提供的凶嫌信息——在完全抹黑的情況下,鮮有人能自信自己能通過想象,真的找準凶手的邏輯,順藤摸瓜摸到凶手的線索。那麼根據對凶手來源地的推斷,去尋找凶手的身份,幾乎是大家能選的唯一確切出路。

內地稱會提供,一到兩個與香江警方描繪的凶手形象相近的逃犯。但內地在根據香江連環滅門案現狀篩選在逃罪犯名單,也需要時間。

等拿到這份名單,根據名單去緝拿逃犯,大概至少一周時間吧,誰知道這期間,凶手會不會再次作案?

更何況,香江警方給內地提供的凶手信息,一定會包含法證科根據凶手足跡推斷出的170cm左右身高,那麼就是說……內地反饋回香江的嫌疑人名單,很可能與真正的凶手完全不符。

王傑旺推想了下沒有易家怡這個怪咖天才,他們最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個月裡做的事、麵對的困境,就感到一陣陣絕望。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許多凶殺案的凶手,最終並非由專案組、重案組抓獲,而是在某些掃黃活動和其他案件發生時,偶然捕捉到。

在錯綜複雜的案件中,乾擾項實在太多了,要從千絲萬縷信息線索中做排除法、選擇題,並不是件易事。

又想到當下正是處在連環殺手行凶密集期……時間就是生命,易沙展的超高速優勢,真的太珍貴了。

終於,他將所有用來‘辯解’的話都咽回去,說出口的全是對易家怡的認可和感謝:

“是的,幸虧西九龍重案組優秀探員的加入,不然我們恐怕無法這麼快有進展。尤其是在黑暗中發現那些細微卻重要線索的易家怡沙展,真的難得。”

“行了……你也不賴啦,團隊整合得很好。再接再厲吧,爭取儘快捉住人。現在隻是找到自行車和保溫水壺可還不夠,明白嗎?”Neil道。

“知道了,sir!”王傑旺忙大聲表態。

掛斷電話後,王傑旺深吸一口氣,步出會議室,喊上Hugo等人,當即出發,前往鬆樹街。以專案組智囊團主管的身份和權力,確保所有工作調度沒有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