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倫敦的水(2 / 2)

茶在歐洲的流行,起源於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當時通過海上貿易,葡萄牙人和荷蘭人把茶葉從華夏帶到了歐洲,並迅速得到了歐洲上流社會的歡迎,風靡歐洲。

而英國又是整個歐洲最喜歡茶的國家,他們借鑒華夏的茶文化,融合本土的貴族習俗,最終發展形成自己的茶文化。

不過因為英國本土沒有茶樹,也沒有炒茶的技術,所以最初茶葉在英國的價格居高不下,喝茶相當於喝銀子。連他們的王後都要把茶葉鎖起來喝,防止奴仆偷盜。

一直到十八世紀,英國人從中國偷學了種茶采茶技術,並在殖民地印度培載出茶樹,大量種植采摘,才把茶葉的價格打下來,飛入尋常百姓家。

英國人從上到下也是真的很愛喝茶,起床喝,休息喝,睡前喝,一天到晚有機會就喝。

但是比較有儀式感的英式下午茶概念,那要到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才算真正地流行起來。

那時期的貴族女子會為了享用下午茶,而專門換上配下午茶的長禮服、手套和帽子。

現在這場隨意的家庭茶話會,就沒有那麼講究了,主要目的是為了讓主子們在正餐開始前墊墊肚子。

晚上他們接到邀請,要去查爾頓伯爵的府上用晚餐。淑女為了自己的“小鳥胃”形象,必須得吃得飽飽得再出門。

夏青黛倒是沒有淑女包袱,可是她對美食荒漠的英國不抱希望。就是貴族的餐桌,她也一視同仁。

隻要回想一下泰晤士河邊人們倒馬桶的場麵,她就一口十八世紀倫敦的水,都不想喝呢,當然得在自己家先吃飽喝足了。

不過這完全是夏青黛的偏見,因為倫敦貴族根本不喝泰晤士河水的,他們喝供水公司提供的付費水,都是水庫裡沉澱過的乾淨的水源。

早在十六世紀,倫敦就已經成立了自來水公司。

早期的供水網絡依靠風能、畜力等動能將水抽至水庫,再引流到木製水管中分配給買水的居民。

而到了18世紀中期,隨著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引水工程也從木質管道過渡到鐵質管道的新時代了。

夏青黛因為並不常住倫敦,而且又害怕英國的硬水質導致自己年紀輕輕就脫發,所以她向來都是直接從現代倒水,給自己在十八世紀使用的,就沒接觸到倫敦的自來水公司。

關於倫敦貴族用水這方麵,她其實不了解,全都是想當然。

她隻看到自己家豪宅裡的仆人在從井裡和河裡打水,便以為大家都是。

實在是因為她身為主人,並沒有想到給豪宅開通自來水的緣故。

仆人哪舍得自己花這個錢呀!

窮人麼,全世界都一樣,自我安慰“不乾不淨,吃了沒病”,沒有什麼講究。

因為水源問題導致的霍亂瘟疫,死的也多是吃不起乾淨水源的窮人。

從古至今,大家一直生活在巨大的差異裡。

之前夏青黛忙著高考,也沒有查過太多英國的風土人情資料,隻粗略看了一些關於戰爭、首相、國王、災害等比較重大的曆史信息。

不知道細節問題,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