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我的小人我養活(2 / 2)

再漂亮的雪,日日見也就不稀奇了。

吃完榴蓮,幾個客人圍在壁爐邊聊天。

現在大家再也不怕縈繞在客廳裡的氣味了,隻覺得滿屋子都是果香。

客人們聊天的聊天,看書的看書,歐文則和夏青黛一起來到書房上英語課。

春考隻考外語和三門選科,語文及數學不考。所以這幾天夏青黛都沒有翻語文和數學,在古堡裡主要就是上英語及物理課。

可惜高斯還是幼態版的,要是夏青黛遇到的是十年後的高斯,那化學和物理都有神級教師了。

上了半小時的英文課,女仆便來通報早餐準備好了。

夏青黛讓歐文自己去,她留在書房繼續英語。

對她來說古堡的早餐就是夜宵,剛炫了一頓榴蓮,目前她並不餓。

春考在即,夏青黛沒有過分打亂自己的生物鐘。差不多到十二點的時候,她便上樓進房準備睡覺了。

這房間裡的窗簾外層已經換成擋光布料,請了鎮上的裁縫來加急做的,裡層還是原來的天鵝絨布。

擋光窗簾是夏青黛從現代網購的,她買了一塊1.6*1.5米的布料,花了三十八元包郵送到家。

這麼一塊在現代僅夠遮她房間窗戶的窗簾布,拿到古堡便相當於放大了無數倍,夠把古堡裡幾間日常用得比較多的房間窗簾都換一遍。

加了一層擋光窗簾後,白天一拉窗簾,就和晚上沒有區彆,夏青黛可以在黑暗中舒舒服服睡覺,不怕生物鐘紊亂。

十八世紀末的英國已經有機械鬨鐘,但因為才剛發明沒兩年,屬於相當時髦的產品,鄉下之地是不容易見到的。

歐文這座新接手的古堡裡,自然也是沒有。

但不要緊,夏青黛每次縮小進來,都把手機拿到古堡裡麵當鬨鐘。

手機放這裡,也就相當於一個單人衣櫃那麼大,並不誇張。

說起鐘表,許多人可能下意識會以為其是工業革命後的產物,是西方首發。

但其實並不是,鐘表是我們華夏的老祖宗北宋宰相蘇頌發明的。他主持建造的水運儀象台,能報時打鐘,結構和現代的鐘表很相似。

十二世紀以後,華夏的鐘表技術才通過貿易傳入歐洲。

當然了,到了現在十八世紀,華夏是滿清當朝,還做著固步自封、天朝上國的美夢。關於鐘表的技術,率先進行工業革命的英國,已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夏青黛在知網上查到這段資料時,感覺還挺唏噓的。

在盥洗室簡單洗漱一番後,夏青黛吹熄所有蠟燭,鑽進被窩裡睡覺了。

一分鐘後,剛剛被她按亮照明的手機屏幕也自動熄滅,整個房間頓時陷入一片黑暗。

手機在古堡裡,不僅可以當鬨鐘和夜燈,還能拍下試卷做題用呢。

歐文第一次見到手機裡的畫麵時,驚得目瞪口呆。

這就是天堂的神器啊!

夏青黛本來還想拿手機給小人們拍點視頻,但不知何故,她肉眼可以看到的小人,拿攝像頭去拍卻什麼都拍不到,隻剩空蕩蕩的城堡。

於是這個念頭隻能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