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相依為命(2 / 2)

被夏商陸寵著的夏青黛,並沒有覺得自己吃過什麼苦。

洗完碗,夏青黛克製住去看古堡的欲望,繼續去陽台書房學習。

一直到晚上十點,她才放下書本,洗漱睡覺。

高三了,雙休是一種奢侈。明天雖然是周日,但還是得去上學。

按理洗漱完就該早睡,可夏青黛隻要一進臥室,就會想到她的古堡,想到她的“拇指姑娘”們。

於是換上一套睡衣,夏青黛趴在床上,蓋著被子,伸著腦袋看她的小人國。

這個時間,古堡裡的主人正在吃飯。

呷!現在這個時間吃的什麼飯啊?

古堡跟蘇青青現實的時間是日夜顛倒的,正好十二個小時的時差。

她這裡已經是晚上十點十五了,那麼古堡裡的時間就應該是早上十點十五分。

吃早飯過晚,吃午飯又過早啦!

夏青黛一邊看著他們吃飯,一邊掏出夏商陸淘汰的這支手機,打開瀏覽器查十九世紀初英國人的習慣。

結果很快就翻到了一篇介紹《傲慢與偏見》的,這本基本上是學英國文學的必讀名著了。

文章裡麵是這麼說的,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的英國,因為物資匱乏,人們一天吃兩頓飯,也就是“breakfast”和“dinner”,翻譯為早餐和正餐,基本不吃午餐的,貴族會吃下午茶和點心。

其實華夏古代也一樣,午餐基本上是不吃的,一天兩頓很平常。

生活節奏緩慢再加上物資匱乏,造成了一日兩餐的習慣。

在那個時代的英國,通常來說,普通人的早餐在早上九點,正餐是下午三點。

那為什麼現在夏青黛小人國裡的古堡主人,快十一點了才吃早飯呢!

這篇文章裡也有研究,正如《傲慢與偏見》裡麵的彬格萊一家的習慣一樣。

當初簡生病住他們家時,伊麗莎白從家裡吃過早飯出發去彬格萊住的莊園,因為當時湊巧沒有馬車,所以伊麗莎白是走著去的。

她在鄉村雨後的泥濘路上,跋涉三英裡才來到彬格萊租住的莊園,結果發現他們一家還沒有開始吃早餐。

就這一個細節,說明了彬格萊比伊麗莎白家的條件要好。雙方的社會地位,從生活習慣的細節上就體現了高低有彆。

之所以會有這個時間上的區彆,就是因為財富。

英國冬天太陽下山很早,九點吃早飯,三點吃正餐,可以節約柴火和燈油。

而富裕的人家不需要在意這些,比如達西和彬格萊,他們兩家就不在意。日常的生活比較豐富,所以吃正餐的時間就晚了。

看完這篇文章,夏青黛再看自己的小人,疑惑道:“按書上說的習慣來看,自家這個小人應該是條件比較好的啊,可明明這個地主家也是沒有存糧的啊!”

夏青黛可以透過房子的玻璃窗,看到他的餐廳。

偌大的長餐桌上,就放了個土豆泥和一盆萵苣,後者還是夏青黛昨天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