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地籠的入口弄得比較小,專門用來抓小魚小蝦,過上一個多小時把地籠給拉上來,好家夥,那地籠裡麵亂竄亂跳熱鬨非常,擠得滿滿當當的都是小魚小蝦小蟹。
讓葉青感到比較意外的,是她在地籠裡麵竟然還發現了一個特殊物種,她剛開始看見的時候,甚至還以為她看錯了。
小龍蝦
?這地方竟然還有小龍蝦?這玩意兒不是入侵物種嗎?而且一般隻在南方才有吧?難道是她記錯了?
葉青很是錯愕,因為她好像記得她看過一篇關於小龍蝦的起源和發展史的資料文章,裡麵提到小龍蝦是從八十年代後才在國內擴散,到九十年代開始才逐漸成為夏國人餐桌上的美食的。
但現在,她竟然在六七十年代北大荒的淡水河裡麵發現了這玩意兒,這是不是有點太奇怪了?
就在葉青懷疑是不是平行時空造成的信息差的時候,顧衛東閒得沒事轉悠到了河邊,就看到葉青盯著那地籠裡的小龍蝦發怔,忍不住解釋道:
“那叫蝲蛄,是正兒八經的夏國本土淡水河蝦,沒有大鉗子,而且對水質要求高,不是那種在臭水溝裡頭長大的那種外來紅鼇蝦。”
葉青一聽這話頓時震驚:
“咱們國家本土也有這種好東西?”
顧衛東笑笑:“在隻在東北部才有,你南方人沒見過很正常,這玩意兒過個十幾二十年大家生活條件好了,也有很多人到河裡麵打撈了弄上餐桌,紅燒啊椒鹽啊做法挺多的,滋味鮮美得很,一點不比那什麼小龍蝦差。”
一說起吃,顧衛東那話可就多了,對這些蝲蛄可饞得緊。
葉青也有點想念小龍蝦的滋味兒了,看到這河裡的蝲蛄,豈有不抓的道理?
兩人都對這個蝲蛄起了饞念,於是共同協作,葉青負責編地籠和製作餌料,顧衛東負責下籠子和起網,不過一個上午的時間,就給抓了大幾十斤的蝲蛄,還有數百斤的小魚小蝦小蟹。
這些魚蝦蟹擇乾淨後,直接在河灘邊做個簡易灶就能進行烘焙,上麵放置一個用木板釘成的架子,把魚蝦放上去,底下小火慢慢烤就行了。
至於那些蝲蛄,葉青弄回去後給整了一大鍋麻辣蝲蛄,她舍得放油鹽跟香料,所以那一大鍋蝲蛄弄出來,香味兒從村尾都快要飄到村頭去了,差點沒把屯子裡的毛孩子都給饞哭了。
不少大娘大嬸的都跑到家裡頭來問,想知道葉青這是弄什麼好吃的了。
本來那也不是什麼稀罕物,葉青就大大方方地把一鍋蝲蛄給亮出來,讓大家看。
屯子裡的人也不是沒見過蝲蛄,但鮮少會有人吃這玩意兒,主要是河裡頭那麼多的大魚可以選擇,誰也不會饑不擇食到去吃這玩意兒。
現在看到葉青整了這麼大一鍋,屯子裡的人見了都皺著眉一臉的嫌棄和納悶:
“怎麼吃上這玩意兒了?還費那麼多油和調料,真是搞不懂你們城裡人,連這東西都吃呢?”
葉青笑道:
“嬸子,這個東西好吃著呢,不信您嘗嘗?”
葉青拿了筷子就遞給對方,讓那幾個大媽試試。
這話可就新鮮了,畢竟在這之前,可沒人聽說那鴨子河裡的蝲蛄居然能吃,那幾個大媽將信將疑,遲遲不敢下筷子。
還在猶豫呢,一旁顧家幾個兄弟姐妹可不客氣,直接拿起碗筷就開造,把那蝲蛄殼上麵的醬
汁兒都嘬得乾乾淨淨,再把肉把扒拉進嘴裡,吃得那叫一個歡實。
一邊吃還一邊讚不絕口,對葉青的手藝算是徹底折服了。
甚至就連顧嬸子都忍不住連吃了好幾個,越吃越上癮。
看到這個情況,其他幾個大媽到底是沒抵抗住這個香味兒的誘惑,也試著夾了一隻,結果這一嘗,頓時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個都掉進了葉青這個蝲蛄坑裡了。
然後隔天開始,屯子裡就有人學葉青去那河裡撈蝲蛄去了。
不過屯子裡的人顯然複製不了葉青的獨門絕技,因為食用油這一塊兒她是不用愁的,要是缺油水了,她用異能整點花生之類的去油坊榨油也不費什麼事兒,所以她很舍得往菜裡麵放油。
偏蝲蛄要燒得好吃,油炸的這一道工序就必不可少,不然用水煮出來會很腥,而且這道菜很吃油,一道菜可能就要廢掉普通人家幾天做菜用掉的油,所以哪家都舍不得像葉青那麼弄。
於是,不少人家在嘗試過一次後,就再不眼饞葉青做的那道麻辣蝲蛄了,因為他們發現他們做出來的蝲蛄,根本沒有葉青弄出來的好吃,腥得差點連盤子都扔了,在吃過幾次虧後就都消停了,老老實實還是吃回他們的辣白菜燉粉條子吧。
倒是葉青這邊,嘗試過一次麻辣味兒的之後,徹底打開了顧家人和老太太幾個的新世界,一個個對這個蝲蛄格外上頭,時不時就會詢問葉青什麼時候再做來嘗嘗。
屯子裡那些毛孩子們也饞,畢竟葉青做那道菜的時候也沒藏著掖著,誰家大娘來串門子,都會大方地給對方舀上幾隻帶回去給家裡頭孩子嘗嘗,於是好多小孩都吃過葉青做的菜,曉得這個知青姐姐做的蝲蛄有多好吃。
於是葉青這邊三天兩頭的就會有毛孩子來光顧,不隻是為了擼狼,還為了能蹭上幾隻葉青做的那個口味蝲蛄。
葉青這邊把河裡頭的蚌殼還有烘焙魚蝦乾給碾成粉子,給牲畜們的食槽裡頭添加完蛋白質高鈣粉完畢後,又琢磨著要給這些生豬和老黃牛們增加點彆的輔食。
已經到了深秋,如今山裡頭沒人要的那些歪瓜裂棗的野果子,也能拿來喂食牲畜。
豬是雜食性動物,什麼都吃,牛就更不用說了,水果它們是絕對不會嫌棄的。
時不時地吃一些水果,可以補充足夠的糖分跟維生素,對生豬長膘肯定是有好處。
看到那群毛孩子們時不時地在她家院子門口探頭探腦,想上她家來蹭吃蝲蛄,葉青嘿嘿一笑,又開始打起鬼主意了。
於是,之前被葉青哄騙過的那群毛孩子,又被葉青這個狼外婆召喚了。
上次葉青讓他們幫忙摘山貨,後來得了五毛錢的事兒,這些毛孩子可是一個個記憶猶新。
現在距離上次當童工已經過去了好些天,有的毛孩子手裡的五毛錢因為嘚瑟炫耀已經被家長給沒收了,有的就比較精明了,偷偷藏著壓根沒敢讓家人知道,還有的則在隔天一大早就跑去鎮上買零嘴吃給花完了。
總之,每個孩子都
指望能再掙一筆外快,所以這回葉青一喊,這些孩子立馬就意識到來活兒了,那是爭分搶秒你追我趕,生怕比其他小夥伴慢了一步。
不過這次葉青可不打算給這些毛孩子錢了。
一來這麼小的孩子對金錢沒有抵抗力,萬一要是養成大手大腳花錢的習慣,回頭又沒了來錢的渠道,說不定就要動彆的歪心思了;
二來,童年裡有過一次那樣驚喜又美妙的經曆,就足夠讓他們記憶猶新回味無窮了,次數多了他們也就不覺得稀奇了,慢慢地可能還會不滿足於一天隻能得到五毛,得寸進尺想要更多。
當然,葉青是絕對不會承認,她就是有點摳門,舍不得從自己的腰包裡麵掏錢。
畢竟喂牛養豬讓牲畜長膘,她可完全是為了整個生產大隊,如果還要她自己往裡頭墊錢,上哪兒都沒這個道理。
所以在把這些孩子叫過來後,葉青就明確表示,這一次她要這些孩子做的就是進山摘野果子,但這一次她不會給錢。
不過,不給錢並不意味著就沒有彆的好處。
葉青指了指她之前用來抓蝲蛄的地籠子,對這些孩子笑道:
“看到這些地籠了嗎?你們要是能完成我要求的任務,我就去河裡頭放地籠去,回頭給你們炒蝲蛄吃,抓多少就弄多少,肯定管你們吃飽,怎麼樣?”
這個提議頓時讓孩子們激動壞了。
天知道這段時間他們在品嘗過葉青做的麻辣蝲蛄後有多想念,一聽說葉青可以給他們做這道菜後,立馬就積極響應,這次甚至都不用葉青過多叮囑了,一回生二回熟,這幫小孩自己就拿著小背簍跑了,一邊往山裡頭跑一邊嗷嗷叫,比過年了還興奮。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雙方都滿意,毛孩子們給葉青摘來的野果子,夠豬圈牛棚裡的牲畜們吃上大半個月了,而葉青也給毛孩子們做了一頓極其豐盛的蝲蛄宴。
不光上次的麻辣味兒,這次她連蒜蓉、香辣和十三香幾種口味都分彆弄了一些,還擀了不少麵條,一頓飯菜讓孩子們吃到滿嘴流油,肚子撐到都快要站不起來了。
借助這道菜,葉青徹底建立了自己在屯子裡這幫孩子們心中神聖不可撼動的老大地位,基本上隻要她這邊有事,就能做到一呼百應,一群童工自動自發地來給她幫忙,甚至在許多年以後,這些孩子們長大了,兒時養成的習慣就好像是刻進骨子裡頭一樣,隻要上葉青家裡頭來,就會不自覺地鞍前馬後給她乾活。
葉青這邊生活過得瀟灑,下鄉插隊四大趣,就是鴨子河邊喂牲畜,躺樹底下睡覺,閒得沒事擼狼,以及有事沒事兒就調教一下屯子裡的小毛孩子們,總之日子悠閒恣意得很。
但遠在申城的十六中老校長,在看到宋春華遞交上來的那份申請後,表情卻是無比凝重。
“春華,這可不是小事兒,你確定你要這麼做嗎?”
宋春華的眼神無比堅定,誰也無法來動搖她的決心:
“是的,老校長,我想去北大荒,也已經找人打點好了,隻等
您這邊同意,我就可以去革委會那邊報名,接下來孩子們的課程,我就不能帶了。”
“但我這邊已經尋摸到了一個靠譜的代課老師,那個老師以前在底下鄉鎮教過書,經驗也是很豐富的,她丈夫在市裡頭上班,夫妻倆分隔兩地,正好需要一個在城裡代課的工作,我覺得您可以讓她來試一試。”
?飯在鍋裡的作品《七零赤腳女醫》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看出來宋春華執意要離開,老校長也不好再挽留了。
當初宋春華畢業就來了十六中,他親眼見證了宋春華這一路走來有多不容易,所以宋春華來辭職,還告知他要去北大荒,老校長是個聰明人,一下就猜到了宋春華去那邊的目的。
“你推薦的這位代課老師我會通知她來麵試的,倒是你,去了那邊千萬要好好照顧自己,如果實在熬不下去,就想辦法趕緊回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人活著就總有希望,其他的都可以慢慢來,明白嗎?”
宋春華眼眶泛紅,對著老校長深深鞠了一躬。
葉青還不知道她即將收到一個巨大的驚喜,她這邊正在一步步搞豬圈牛棚的養殖改革呢,隔壁農場那邊,在上次她和趙金良深入詳談過後,也開始了科學養殖試點工作。
根據葉青給出的飼料加工提議,趙金良專門找了機械維修部那邊開會,在經過數天的刪刪改改後,機械部那邊愣是用各種廢銅爛鐵,自製了一台飼料生產機器。
當然,所謂的飼料生產機器,其實就是通過和麵那種方式,通過碾壓研磨和壓縮,將一堆原材料最後給製作成固體顆粒物,但這個固體顆粒還隻是潮濕的半成品,需要再經過晾曬才能成為真正的飼料。
不過這就已經算是一種非常厲害的嘗試了,跨出了這一步,後續的機器改進和完善,二代三代機器升級就不遠了。
在機器做出來後,農場這邊還專門找葉青去檢驗,葉青看到機器運行得還挺流暢,忍不住為趙金良的行動效率豎起了大拇指。
除了飼料加工,農場這邊對養豬場也做了大麵積的改造,根據葉青之前的幾點提議,也做了保溫、分欄、大掃除等處理,整個工作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數千頭生豬的偌大養殖場,改進工作進度卻一點都沒拖延,幾天的功夫就已經差不多弄完了,就是葉青都不得不佩服這群援建戰士們的速度。
許是改進後經過了幾天的檢驗,發現生豬們確實在體重上真的開始發生變化,趙金良滿麵紅光渾身都充滿了乾勁兒,看到葉青態度那叫一個熱情,激動得就差沒當場叫葉青祖宗了。
“真的長了,昨天養殖場這邊抽查過磅,那幾隻樣本生豬都長肉了,葉知青你可真是神了!”
趙金良如今都快徹底成葉吹了,對葉青畢恭畢敬,接連幾次見識到了葉青的能耐後,他就意識到要想把他這個養殖場給建設好,這位葉知青恐怕是最關鍵的一環,所以隻要能把這位姑奶奶哄開心了,讓他乾什麼都成。
葉青對這個結果並不意外,笑道:
“我說過,科學養殖才是改革的重點,可一定要記得把每天的數據都真實地記
錄下來,這關係到的可不隻是咱們農場,以後這套辦法要推廣出去,您這邊的試點結果可是非常重要,一個環節都不能出差錯,要是數據對不上,回頭上麵要是以為咱們是在造假,那這個科學養殖就很可能會胎死腹中,很難往外推廣了。”
趙金良表情立馬正色,嚴肅地點頭道:
“這一點你放心,我手底下的兵都是知曉分寸的,這方麵一定都會特彆注意,絕對不敢在這個上麵偷奸耍滑。”
有趙金良的保證,葉青頓時放下心來。
到底行不行的,隻等一個月後就能見分曉了。
等她回去後,屯子裡又變得熱鬨起來了,因為公社那邊來通知了,一年一度的公社大考終於來了,時間就在一個星期後的周末。
不過這回跟去年還不大一樣。
因為去年試點的高校隻有薊城兩所大學,所以給蛟潭縣這邊分配的工農兵大學生推舉名額不多,輪到整個紅旗公社的,攏共才一個。
但今年又增加了好幾所學校招收工農兵大學生,所以公社這邊今年多分到了一個名額,等於今年能有兩個人選能去上大學了。
這個消息能不讓屯子裡那些插隊的知青們激動嗎?
畢竟這可是擺在他們眼前的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回城機會。
葉青自己肯定是沒什麼想法的,屯子裡的人也都知道她對這個工農兵大學生沒興趣。
畢竟葉青馬上就要當衛生站站長了,她又在薊城日報的記者麵前明確表示過,要紮根農村不會回城,報紙新聞都刊登出來了,肯定不會食言,所以誰都知道她肯定不會報名。
但孟嘉就不一樣了,哪怕她現在已經被葉青收為了徒弟,但難保她還不死心,想要去搏一搏這個回城的機會呢?
於是,豬圈牛棚這邊就陸陸續續來了好幾撥知青,都是來找孟嘉明裡暗裡打聽她的想法的,去年孟嘉考了公社大考的第二名,所以村裡的這些知青們,都把她當成了爭奪這次工農兵大學名額的強勁對手。
葉青也有點好奇孟嘉的想法,不知道這次公社下達的這份通知,會不會讓孟嘉學醫的決心有所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