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
“過!”
“群演補傷妝。”
“攝影準備拍近景和特寫。”
拍打戲很耗費時間,不同的角度一遍又一遍,丁修趁著化妝師給群眾演員補受傷的裝扮,自己在旁邊找了把椅子坐下喝奶茶。
拍戲期間坐椅子,喝奶茶,這要是換做其他演員這麼乾早就被罵了。
但放在丁修身上都加都覺得很正常,沒什麼不對。
丁修也壓根沒有裝的意思。
工作時間好好工作,休息時間就好好休息,他又不耽誤劇組的事。
其實觀眾恨的不是在劇組當大爺享受的演員,而是要演技沒演技,要作品沒作品,片酬還高得離譜,又不敬業的演員。
不然看看程龍,李連節他們,二十多年前片酬就幾千萬了,有誰罵了?
一句話,你的片酬對得起你的工作就行,沒人會說什麼。
一杯奶茶喝完,丁修起身來到場中,工作人員提醒道:“修哥,還有一會,您在坐坐。”
“沒事,我走走。”
這會,副導演在給群演講戲,告訴他們倒地後的表情和狀態。
目光掃了一圈,根據群演倒地的位置,丁修開始構思待會怎麼走位,試了幾個位置,最後確定了一條路線。
五分鐘後,場務喊話。
“演員就位。”
“準備開拍了。”
“a!”
第二條,丁修的動作就簡單得多,走幾步,擺幾個姿勢就行,鏡頭主要是集中在群演的臉上和身上。
第三條,第四條,第五條……
劇組拍攝速度很快,一早上功夫就拍了八條,下午拍了十條,丁修第一場打戲殺青。
這拍攝速度,比電視劇導演拍的都還快。
要是換做王佳衛,最少半個月起步。
港島這邊,稍微上點年紀的導演拍戲都快,王佳衛是例外,也就是現在觀眾要求高了,擱以前,十天半月都能拍一部戲了。
一個人的武林之所以快,除了拍攝團隊,也有丁修的原因,動作完美,他的武打戲根本不用ng,都是一條過。
這種情況了,想不快都不信。
劇組白天拍了丁修,晚上拍王保強。
封於修對戰北腿王。
巨大的恐龍骷髏架上,王保強吊著威亞和釋行羽開打。
說起來兩人還是師兄弟,都是少林寺出來的,隻不過聽名字就知道,保強大概是外門弟子了,論輩分比不過這位師兄。
但在娛樂圈的地位,他這位師兄比他差太多了。
釋行羽出道時間不短,一直在港圈打拚,可惜演的都是配角,沒演過幾部主角。
給新人作配,給老人作配,一直是這樣。
沒辦法,港圈的大環境就是這樣,幾大影視公司把控著市場,觀眾認可的演員也就那麼幾批人。
影視公司不想冒險,隻能用有票房,有人氣的演員。
像釋行羽他們這類演員,天生就被打上配角的標簽,不出意外,這輩子就這樣了。
王保強這邊打得火熱,沒有戲份的丁修在外麵和白彬吃東西。
港島不比內地,這邊地方小,明星多,天天走在路上都能看到有劇組拍戲,老百姓見怪不怪了。
丁修和白彬在外麵吃東西,看到的行人隻是多看幾眼就走了,沒什麼人關注他們。
今晚是白彬請客,說是感謝丁修這些日子幫忙。
開始兩人隻是聊聊過往,聊著聊著,氣氛eo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