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年輕人不講武德
被人認出來,丁修大大方方把口罩帽子收起來,朝著眾人抱拳拱手。
被認出來是早晚的事兒,戴個帽子和口罩是怕在學校裡引起粉絲騷動,麵對這些人,他倒是沒什麼擔憂。
“修哥你好,我是你的粉絲,你最近在拍什麼戲?”
“修哥,伱一個人單挑港島八大門派是真的假的?”
“丁修,聽說你很拽,敢跟我打一架嗎?”
“丁老師,我精通八極詠春,譚腿洪拳,可不可以跟你一起演戲?給我個機會,我不比李連節差。”
“兄弟一邊去,修哥,你們公司還差人嗎,我給你當替身。”
上一秒還火藥味十足,下一秒場麵就變了,看著這些人狂熱的眼神,丁修都有點發怵,生怕這一兩百人一下子衝上來。
他隻知道自己在影視圈的粉絲多,沒想到武術圈子裡的人也會這麼熱情。
看來平時對這個圈子的關注還是太少了。
不怪丁修會這樣,當初踏足娛樂圈就是賺錢,對於賺錢之外的事他很少關注。
武術圈太散,各種門派太多了,比江蘇的十三太保還誇張,一個省內,門派少說幾十個,誰都不服誰。
有的高手還是包裝出來的,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久而久之丁修的興趣不大,也很少在這方麵露頭。
除非是偶爾興趣,不然吃力不討好的事他不乾。
“肅靜!”
“安靜!”
“請安靜,再吵鬨的取消比賽資格!”
裁判黑著臉喊了幾聲總算起了一點作用,眾人慢慢回到隊伍,隻是從時不時扭頭朝後麵看的動作,出賣了他們的心情。
“丁師傅,你站前麵吧。”
見這些人都沒心思聽規則,裁判無奈,把丁修叫到最前麵。
丁修從後麵走出來,大步走到前麵站著,第六感告訴他,有無數雙目光盯著自己的後腦勺。
心裡倒不是如芒在背,反而是菊花一緊。
任誰被一兩百個大漢盯著後背恐怕也是差不多想法。
“比賽分為三天,待會兒會給大家發比賽的工作吊牌,上麵有相應的數字,第一輪相鄰的單雙兩人為一組,比如你是一號,那就和二號為一組,三號和四號為一組,以此列推。”
“晉級第二輪的人一樣道理,根據相鄰數字為一組,比如你是一號,但二號和三號淘汰,四號還在,那你就跟四號比,放心,每一輪我們都有工作人員統計號數,在比賽之前通知你們。”
“有幾點我需要強調,雖然是比武,但友誼第一,不可傷人要害,不可擊打致命部位,必須無條件聽從裁判口哨,讓停就停……”
“現在,全部麵向我一起宣誓,我說一句你們說一句,弘揚中華武術,傳承武者優良品德……”
正式開賽前的流程很正規,丁修是第一次參加,挺有新意的,在宣誓環節,眾位裁判也跟著一起發聲,不過他們的話和其他人不一樣。
他們是以公正,公平,公開為主,不弄虛作假,包庇,偏心。
宣誓完成後,這次的一號裁判還告誡大家,校園裡要守規矩,不要影響,騷擾學生,引起校園混亂,違者踢出比賽。
說這話的時候,還看了丁修幾眼,把丁修整的有點鬱悶。
騷擾學生,他是這種人嗎?
比賽還有一會開始,丁修把領到的工作牌掛在脖子上,上麵寫著038,暫時輪不到自己,他來到裁判席,徐浩風這邊。
“老頭誰啊,是不是有點針對我?”
徐浩風咳嗽,小聲道:“大哥,你不會看嗎,人家身前牌子有名,吳江。”
“我知道是吳江,不認識啊,介紹介紹唄。”
“你彆作死哈,彆看老頭年紀大,輩分很高,你也是學八極的,在他麵前可能還要叫聲師爺。”
“哦,說說。”
“八極拳有傳承,目前公認傳承最完整的就是吳老這一支,他是八極正宗,屬於第七代,滄州知道吧,那裡有個地方叫孟村,號稱八極窩……”
談起八極拳,繞不開孟村八極,孟村八極繞不開吳江。
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吳江就是八極拳的一張名片,接待過日,美,韓,英,德等十幾個國家的武術團體和武術愛好者,三十多次應邀約去多國講學,發揚光大八極拳。
現在吳江的身份是地方省武術協會副會長,體院教授,國家高級教練,武術八段。
如果說自己牛批就算了,吳江還門生遍地,這些門生不少已經闖出名頭,其中有的是國家一級武師,北體大學武術教師,古武學校校長等等。
把現代武術圈比作武俠,那吳江差不多就是五嶽劍派掌門的地位。
“這麼厲害?”丁修目光熠熠生輝:“他很能打嗎?”
徐浩風黑臉:“六十歲的老人家了,你好意思嗎?”
拳怕少壯,年輕時再厲害,老了也不行,吳江六十歲了,一身實力不如從前,丁修跟人比武勝之不武。
輸了沒臉,贏了丟人。
假如中間再有個磕磕碰碰,事就大了。
嘿嘿一笑,丁修道:“你說他學生很厲害,今天有來嗎,我認識一下。”
打年輕人有什麼意思,裁判席上的這些人還差不多,既然能當裁判,想必也是有兩把刷子。
徐浩風除外。
這家夥就是嘴上功夫厲害,談起武術娓娓道來,武術名家也一清二楚,什麼門派什麼功夫,精髓是什麼,他全知道。
然而不能打,沒暖用。
“有,那位就是。”徐浩風指著裁判席上的一個中年男人道:“劉小雲,師從吳江,國家一級武師,體育大學武術係老師。”
順著他的目光看過去,丁修搖頭:“我要的是真正練家子。”
隻是一大推頭銜沒啥用,能把時間花在這方麵的人,還有時間練武嗎?
“嗬,我話還沒說完,他還是滄州跆拳道協會副會長,瑞士拳術功夫學校總教練,韓國全科大學跆拳道做客教授。”
“去年在第四屆國際傳統武術比賽上,他參加六個項目,獲得六個第一,其中八極拳第一,子龍槍第一,流星錘第一,對練第一,散手第一。”
“今年三月,在港島國際武術界上獲得八極拳,槍術,對練三項冠軍。”
徐浩風壓低聲音,說道:“劉小雲八歲習武,至今三十多年,打過實戰,打過套路賽,是當今武術界少數能打出勁的人。”
“其實就算你不問,我也會介紹你們認識。”
不可否認,現在的圈子裡假大師很多,有真才實學的人很少,但始終是有的,而這些人大部分的功夫都是有傳承的。
不像那些半路出家的,本身傳承就不全,打法和練法都不齊,師傅一輩子都沒打過實戰,教出來的弟子也不會實戰,弟子的弟子依舊是老樣子,功夫成了健身體操。
孟村的八極還是很完善的,能學的東西很多,不少老一輩手上有打法,臨死前也交給了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