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師傅,還希望您不吝賜教。”
梁路怕丁修不答應,大庭廣眾的還給了一個尊稱,姿態放的很低,讓他不吝賜教。
周圍的人嘴角翹起,大多是在看好戲,看看丁修敢不敢接。
心想,你不是牛逼嗎,從一樓打到現在,一路打上來,連續贏五擂,又是拳法又是棍法的,總不能刀法也很強吧。
卷起袖子,丁修慢悠悠道:“雖然我很不喜歡跟人比劃用刀,但你都這麼說了,我當然要滿足你。”
梁路讓人拿來詠春八斬刀,是兩把三十公分左右的刀,單麵開刃,有護手。
八斬刀不是這兩把刀的名字,隻是詠春人的說法。
嚴格來說,這種刀的名字叫合掌刀,它是由兩把大小一樣的刀組合而成,若把兩把刀分開後交叉平放,看起來像一隻翩翩起舞的蝴蝶翅膀,所以也稱作蝴蝶刀。
八斬的名稱來源與詠春的刀法之一,取自永字八法,所以這套刀法叫八斬刀,久而久之,學習詠春的人也把蝴蝶刀叫做八斬刀。
梁路兩手正握刀柄,刀尖朝前,肅穆道:“刀劍無眼,丁師傅留心。”
丁修朝著兵器架看去:“多謝提醒,不過這次應該不會給我整一把木質刀吧?”
他的話讓眾人臉上火辣辣的。
這邊梁路弄了兩把真刀上來,給丁修一根木棍當刀實在說不過去,即便是贏了,傳出去八大武館要被人戳斷脊梁骨。
“當然不會,丁師傅可以選擇自己趁手的武器。”沒等其他人發話,梁路就說道。
他雖然忌憚丁修,但在刀法這塊,信心十足。
即便丁修用一把大刀,他也絲毫不慌。
對玩刀的行家來說,沒有係統練過的人,再大的刀拿在手裡都沒什麼用,反而是一種累贅,比如青龍偃月刀,成年人拿在手上就夠吃力了,舞個幾十秒就要彎腰喘氣。
可以選擇趁手的武器,這是梁路留給丁修的最後體麵,也是八大武館的體麵。
反正都是贏麵很大的局,索性贏得光彩一點。
“那就不客氣了。”來到兵器架,丁修掃了一眼,這裡沒有苗刀,更沒有戚家刀,唯一適合他的就是一把武士刀。
充滿弧度的刀鞘,光亮的刀身,刀鋒沒有開刃,一看就是表演用的武士刀。
丁修抽刀挽了一個刀花,試了試重量。
對於這種刀,他太熟悉了,前世在他生活的時代,倭寇可是很多的,戚家刀的發明最初也是為了應付倭刀。
而且死在他手上的武士也不是一個兩個。
“就用這把吧,勉強湊合。”
“請!”
梁路單腳上前,雙刀交叉,準備動手。
在他看來,丁修還不太笨,選擇武士刀是聰明人的做法,其他的刀要麼太重,要麼太軟,根本不實用。
能拿出來拚一下的,也就武士刀,這種刀刀身輕盈,揮舞方便,即便是不懂刀法的人也能拿著耍幾下。
當然,一寸長一寸強也是真的。
武士刀比他的八斬刀長了不少,這是其中一個優點。
不過老祖宗還有一句話,一寸短一寸險。
八斬刀短,注定打的是近身,同時也代表著揮刀速度快,這一局,他靠近丁修就是贏。
武士刀下劈,他抬手利用刀格格擋,然後迅速近身,刀破防禦,丁修後退,他劃手,反手捅肋……開局後的動作他都想好了。
“請。”
丁修身體下沉,雙手握刀,采用的是一正一反,也就是所謂的陰陽手。
看著他這麼怪異的拿刀姿勢,眾人有點懵,一時間吃不準是高手還是搞笑。
隻有見識過他刀法吳驚,吳兵,元兵等人知道,這是戚家刀裡的獨特手法。
這一局,裁判依舊是吳兵,隻見他走上前,來到兩人中間,抬起手道:“以武會友,點到為止,不要傷和氣。”
“另外這一局涉及到兵器,伱們倆都注意點,不準攻擊對方要害,比如頭,脖子,脾臟,心臟……”
自古以來,打拳被打死的遠比兵器對碰死的多,特彆是高手過招,在無限製的條件下,那是招招奔著要害去,一個不注意就要出人命。
不過比試兵器死的人雖然沒比拳的多,但殘廢重傷的幾率和數量完全不是比拳的能比擬的。
兵器確實不容易死人,有點常識的都知道,即便頭上挨了一兩刀也不會死,身體上更是隨便砍。
前不久還有個新聞,守工地的老頭半夜發現有人偷鋼筋,出麵製止,結果被砍了二十多刀,最後被人抬去醫院,經過搶救沒有生命危險。
事實證明,冷兵器隻要不是砍在脖子上,脾臟,生還的幾率還是挺大的。
當然,丁修要是運氣不好,被八斬刀捅到腰子啥的,隻能算他命不好。
“都明白了嗎?”說完規則,吳兵問道。
“明白!”
“明白!”
丁修和梁路同時出聲。
吳兵饒有深意的說道:“記住,以和為貴,希望大家不要忘記最初的目的。”
他的這句話是對丁修說的,當丁修拿起刀的那一刻,他就知道結局,但有點怕丁修打上頭,年輕人氣盛,性子上來紮梁路幾刀出氣。
這樣做劃不來,太容易得罪人。
今天在場的人不乏高手,你是不是故意,大家還是能看出來的。
反正目的是不道歉,隻要贏就好了,贏了詠春,所有人都沒有話說。
“吳師傅,放心,我有分寸。”
丁修還沒說什麼,梁路就給了吳兵一個放心的眼神。
他還以為吳兵是在提醒他,手下留情。
北平武術隊的總教練開口了,這個麵子必須給啊。
他和其他大門派不一樣,詠春的底子還是有點薄,得罪不起這個總教練,要知道,吳兵不隻是總教練,在武術協會還掛著其他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