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 章(2 / 2)

曹宗聞言大怒,發誓報仇雪恨,命人召來軍司馬班勇並朝廷派來的武舉進士商議此事。

班勇生於西域,長於西域,在京師閒居期間多次上書,請求朝廷收複西域。

龜茲王白霸去世,若耽擱久了,等鄯善王尤還再去世,隻怕西域更難收複。

朝中隻是留中不發,去年出現轉機,皇太後召來班勇奏對經營西域之策。

班勇慷慨陳詞,曆陳收複西域的重要性。鄧綏聽從班勇的建議,複置敦煌營兵,並將班勇派到敦煌擔任軍司馬。

眾人齊具,聽聞伊吾慘事,都大為憤怒。曹宗道:“北匈奴殺我大漢長史,又攻打前王與鄯善。前王避走,鄯善危急。”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諸位都是是大漢的好兒L郎,勇武過人又熟讀兵書,為國雪恥,封妻蔭子就在今日。諸位可敢與北匈奴一戰?”

話音剛落,就有人大呼道:“我等來河西就是為的這一天,但憑明府吩咐。”

離開錦繡富饒的京都,來到大漠黃沙的敦煌,不就是為建功立業嗎?諸羌已平,西域未複,這些豪傑之士就是盯著這個地方要建功立業呢。

眾人聽了,紛紛附和:“但憑明府吩咐。”

曹宗大讚:“你們都是大漢的好兒L郎。軍司馬班勇何在?”

班勇上前道:“末將在。”

曹宗道:“你在西域長大,熟悉西域地形民俗,又通言語,著命你為率領兵馬,解鄯善之急。你可有信心?”

班勇自信道:“末將十幾年來就

等著這一刻,請明府放心。”

曹宗頷首,立刻派人點兵馬,隨班勇出征援救鄯善。班勇之父班超在西域經營多年,至今餘威尚在。

敦煌酋豪聞言班勇募兵,出關抵禦匈奴,紛紛派家族子弟跟隨。三日後,班勇與武進士們帶著征募而來的六千多人出關,往鄯善國而去。

內郡來的武進士韓陽看到隻有這些兵士,心中惴惴,私下裡問班勇:“我聽聞匈奴控弦之士有十萬,咱們這些人可以嗎???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班勇聞言大笑,拍拍韓陽的肩膀,豪氣道:“足夠了,募得這麼多人完全超乎我的意料。”

韓陽大驚,不解道:“我聽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咱們隻有六千人,其中精兵不到二千。”這精兵中還有一半來自敦煌酋豪。

班勇的臉上流露出意氣風發的笑容,道:“當年我阿父經略西域時,身邊僅有三十六人,即便是最艱難的時候,也隻有千餘人。咱們現在有六千餘人。”

韓陽年少時被定遠侯所激勵,此次來西域也有班定遠的因素。

聽其子所言,韓陽心中豪情掩過不安,重複道:“咱們有六千餘人。”

班勇見他還不甚了解西域情況,便解釋道:“北匈奴帳下部族甚多,人心不齊,又劫掠了不少財物,勢必不敢力戰。我軍氣勢高昂,彼必一擊即走,不敢與我等死戰,鄯善之圍便可解。”

韓陽回神,眉頭又微微皺起,道:“那解了圍,我們能為索班長史報仇嗎?”

班勇歎了一聲,道:“總有一天,我必將車師後王和北匈奴首領斬殺,以其頭祭索班長史。”

韓陽擔憂道:“我們都知朝中情況,萬一朝廷不派兵攻打北匈奴要怎麼辦?”

班勇又笑,道:“你且跟著我就知道了。當年阿父僅有千餘兵士,為什麼能收複西域五十餘國?”

“為什麼?”

“收複一國,我們即可在此國招募兵士,攻打未臣服之部。”班勇道。

韓陽聞言,倒吸一口涼氣,想要說什麼,但又不知從何說起,心中更加敬佩班超的膽略。

“定遠侯非常人。”

“哈,我阿父豈是常人?”

一行人繼續強行,班勇回到久違的土地上,心中對漫漫黃沙生出親切來。

眾人氣勢正盛,高舉大漢旗幟,裡麵還夾雜著幾麵繡著“班”字的旗幟。

班勇一心效仿父親,重新將西域收複,沿路遇到匈奴人騎兵,奮勇殺敵,不顧己身。眾人受到激勵,也都奮不顧身,氣勢一路高漲。

在班勇行軍的時候,離敦煌不遠的護羌校尉府也得到了消息。虞詡沉吟半天,命人請來諸羌首領商議事情。

去年,虞詡曾上書詢問若西域有變,該如何行事。皇太後回複,許其便宜行事。

大漢這些年的年景確實不好,不宜打仗,但若真打仗卻也不怕。

諸羌首領聽到命令都過來。自從虞詡擔任護羌校尉後,以恩信籠絡諸羌,經常召集諸羌打獵宴飲,賞賜

無算,又極力調節漢羌關係。

因此▍▍[]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諸羌對虞詡既信服,又隱隱帶有畏懼。這可是平定先零羌之亂的狠人啊。

虞詡見眾人來了,說了西域的情況。

一羌豪躊躇道:“明府,你的意思征發族人支援敦煌?”

諸羌之亂不僅使大漢府帑空竭,並涼凋敝,也使羌人生活困苦,死傷無數。戰爭對於百姓而言,沒有贏家。

現在太平日子還沒有過兩年,眾人心中著實不願意再起兵戈。

虞詡搖頭道:“非征發,聽其意願。諸羌殘敝,正要休養生息。我欲聯合北地、隴西等郡太守征發兵士,為敦煌張膽。”

“昔年,定遠侯以千人定西域,我們這些人隻不過是為其張目壯膽而已。若是碰到北匈奴,也不懼。我邊地漢羌兒L郎英勇善戰,舉世無雙,定有斬獲,到時俘虜以及朝廷賞賜,怕是不菲。”

“陛下與聖上視華夷如一,我與你們如何,自不必說。你們若是有意,就來報名;若是無意,聽憑意願,不做強求。”

虞詡這樣說了,羌豪們心中反而有所意動。

西域都護班超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千餘人就能平定西域。河西四鎮隨便一扒拉,至少幾千人。

“這糧草是自備,還是……”一羌豪問。

虞詡道:“皮甲武器馬匹自備,糧草由府邸提供。”

又一羌豪突然想起一事,問:“朝廷舉辦武舉,羌人可參加嗎?”這羌豪遷入內塞,與漢人雜居,仰慕大漢文化。

虞詡大笑起來,道:“武舉、明經、明法、明算都不限部族,隻要有才皆可報名。金城郡的學校歡迎各位子弟入學。“

“匈奴人金日磾後代複封侯,南匈奴王子兜樓儲為聖上伴讀,前途無量。諸位敢來,隻要通過考試,皆可入京考試。我聽聞京都考試極為公正嚴格,絕不會因為部族黜落諸人。”

“退一萬步說,若有朝臣對羌人不公,我親自上書陛下聖上為他陳情爭辯,討回公道。”

虞詡話音剛落,就聽到有人說:“真的?”

“當然是真的。前日我得邸報,西南夷和南蠻送侍子入京都,入值羽林,近侍天子,風光無限。”虞詡道。

“啊?西南夷還不如我部族擅戰呢,怎麼能侍奉天子?”一羌豪道。

虞詡笑道:“西南夷南蠻的事情咱們以後再說,他們現在可不得了。”眾人聞言心中好奇。

“今日無大事,就召大家隨便聊聊,等晚上我再設宴招待諸位!”虞詡說完,散了會。

不過,羌豪們心中起了波瀾。!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