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換親二合一(2 / 2)

“曉得。”宋母還是清醒的,“小六,你就待在屋裡溫書,不要出來,你們也不要多說話。”

說著,視線逡巡過幾個兒子兒媳,一個個俱是點頭如搗蒜。

一家子晚飯結束,其他人各自去忙自己的,宋父宋母卻是悄悄來到小兒子的屋裡。

宋家孩子生的多,故而屋子早年也是大修過的,如今寬敞的六間屋子,整整齊齊,就是宋家最大的底氣。

他們屋子在最東邊,位置不小,此刻坐下四人仍顯寬敞。

宋元修沒料到他們回來,但很快做出了反應,取出先前用剩下的銀子,去縣裡的花費都是宋父出的,他主要出的先前報名和作保等的銀子,銀子還剩下好些,就預備著先還回去。

“不用,你拿著吧,馬上還是要用的。”

“那祖母的那一份我明兒還回去。”

“嗯,她以後給你們就接著,等後麵再還回去,不然又得多想。”宋母悉心叮囑。

婆婆當年一直覺得是因為宋祖父去世,耽誤了小六的科舉,為此很是懊惱,叫她出份力也能安安心,但老人壓箱底的錢是肯定不能動的。

宋元修抬頭看了一眼,不吭聲,便是默認了。

宋母心裡偷著樂,麵上絲毫不顯,小六果然覺得自己大概會中。

不過,他們也不全是為這遭來的,尋思著先前想到的問題,宋母隻略找了個借口,“一娘,我那裡還有點布,你跟我過來拿吧。”

都是聰明人,阮柔沒去問什麼布料,直接跟著起身,倒是留下來的宋元修有些擔心。

宋父見狀解釋一句,“沒事,你娘有些話想叮囑幾句。”

宋元修“哦”了一聲,父子倆相顧無言,互相巴巴看著。

好像鄉下父子大多這樣,做的多,說的好。

“一娘進門也一個多月了,你覺得她怎麼樣?”

“挺好的。”

“你覺得,她有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問出這句號的宋父也很是糾結。

“沒有啊。”宋元修當即不假思索回應,心下奇怪,“爹,你怎麼會怎麼問?”

“沒事,你既娶了媳婦,就好好對人家。”宋父慌忙遮過,他慣不是會說假話的。

宋元修應的很是認真,“爹,我知道的,一娘對我好,我也不是不領情的。”

再次陷入沉默,這回,宋父是真的無話可說,兩人隻能安靜等待。

而宋元修,回憶宋父那番話,腦海中的記憶卻是一點點串通成一條線。

一切不正常發生在阮家大姑娘退親的那一天。

原本好好進行的婚事突然要作罷,而後一娘告訴他,是因為大娘夢見他考不中。可是,人真的會因為一個簡單的夢就做出這麼大的決定嗎?

又或者說,那個夢究竟如何才會效用如此之大。

若那個夢並非虛言,一娘又是抱著怎樣的心態嫁給他?

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似攏了一層迷霧,遮掩間叫人看不分明。

且他還有點格外輕微的小心思,瞧見腳上一娘給他做的鞋子,一開始穿上那幾天,似乎格外暖和,可後來,風雪下了幾日,鞋子好像失去一層保護罩,露出原本麵目,他隨後就跟著受寒。

原本隻以為自己想多了,可為什麼不能是這雙鞋子真的有問題呢?

轉瞬又思及一娘今日說要認字時候的認真,不管怎麼看,這個妻子都不會是一般人。

腦海裡進行著劇烈的天人交戰,當著宋父麵卻不露分毫,無論究竟有什麼秘密,他自會去探個明白,就不勞爹娘費心了。

另一廂,阮柔跟著宋母來了主屋,燭光明明滅滅,叫她看不清身邊人的思緒。

宋母說布料也不是假話,她是真有一匹布料,不過先前一直沒舍得給人,如今想想,留著也沒用,索性用上吧。

這是一套淺藍色布料,淡淡的顏色很是柔和,最重要的還是棉布的,足夠做一身外衣了。

“拿去吧,你先做,有不會的來問我或者你幾個嫂子。”宋母叮囑,擔心她第一次上手彆弄壞了。

阮柔第一反應就是推辭,“娘,這不好吧?”主要上麵還有幾個嫂子,單給她,宋母和她都要被說小話。

“沒事,我明兒跟你幾個嫂子說一聲,你身上也沒一件好衣裳,下回再有料子就該輪到她們了。”

“哎。”阮柔這才接了,也是歡喜的,誰不喜歡新衣服呢。

也不全是為了給布料,宋母讓人坐下,“咱婆媳倆今天也談談心,你進門有一陣了,一直沒仔細問過你,感覺怎麼樣?”

“挺好的,”阮柔回,“吃得飽睡得暖,爹娘和兄嫂們也都是性子和善的。”

“你要求倒是不高。”宋母笑,“真心話?”

“真心話。”她肯定道。

這世上看人,不能單看人對自己怎麼樣,還要看兩人是什麼關係。

她是新進門的新媳婦,宋家待她不算嚴苛,這就已經很好了,阮家那樣的親生父母尚且如此,何必對外人過多苛責。

是了,說到底還是外人,就如其他幾個嫂子一般,儘管沒分家,可也不會如宋父宋母這般將整個宋家看做一個整體。

隻要宋元修人好,再安頓好小家,這就成了,不過這些就沒必要跟宋母全盤托出了。

“說起來也是我該謝過你,”宋母話風一轉,“先前元修跟著我們下了一段時間的地,身子骨好了不好,這次縣試才能安然度過。”

“我沒做什麼。”阮柔斷然拒絕,頓時明白了今日宋母找她的意思,試探她先前那番話為何。

試探不出,宋母也不強求,而是耐心叮囑道:“你們是夫妻,以後同甘共苦的,若是元修這次得中童生,以後的日子都好過,我和你爹也不用跟著操心,若是不能中,且還要苦幾年,你心裡要有數。”

“娘,我知道的。”天底下除去那些頂頂有才學的,其他人也不敢打包票說自己中,她嫁過來之前自然也想過,可她要的本也不是什麼高官厚祿、鳳冠霞帔。

這輩子活著一定要勝過阮大娘,這是係統安排的任務,更是原主的怨氣所在,她會儘力完成,而非全然寄托在宋元修身上。

係統賦予的屬性雖然稀缺,可稀缺本身就說明了它的珍貴,利用好,就是她這輩子最大的資本。

“行,時辰不早了,你也早點回去休息吧。”

說著竟要起身來送,阮柔連忙阻止,“娘,你歇著吧,就幾步路。”

宋母果真不再送,離了人,眉頭卻是慢慢攢在一起,皺巴巴的模樣很能顯出主人的幾分愁苦。

不一會,宋父回來,見著這幅苦瓜樣頓時了然。

“彆再想了,本就沒準備非得圖什麼。”宋父寬慰。

“嗯,我就是想不通,你說一樁樁一件件湊在一起,我就搞不懂了。”

“不懂就睡吧,明天田裡還有好一堆活。”

宋母卻是立刻想起另一遭,“對了,老頭子,先前我說過,等田裡忙完,你帶著老一、老三去鎮上。”

“真不帶老四?”都是自己的兒子,宋父多少有所顧忌。

“口子不能開,否則,小六這書也甭讀了。”

“唉,眼看孩子們也都大了。”

“再大也要等幾年,”宋母見他遲疑,提醒道,“咱們先前可是說好的,最少要供元修考三輪,才能考慮分家的事。”

“我記得,就是有些不得勁。”宋父有些難受。

三輪,按縣試來算,最少也得六年,若是六年連個童生都沒中,繼續供他們也沒那個能力,總不真為了讀書考科舉,弄到賣田賣地吧,要知道,宋家的田地可不都是他們兩口子的,幾個孩子都出了不少力,尤其老大老一,年紀越大越吃虧。

宋母知道他的糾結,鬱悶道:“老四那就是該的,老四媳婦家為什麼舍得陪嫁一畝地,還不就是因為生病就是個無底洞,就是沒有小六讀書的事,我也不能任他這麼謔謔。”

“娶都娶進來了。”宋父無奈看她,“當年就沒能攔得住。”

“你養的好兒子,為了個女人要死要活,我還真能看他餓死自己?”

“唉。”又是一聲長長的歎息。

宋母依舊嘴硬,“你彆怪我心狠,小六讀書那會兒咱們就知道早晚有吃苦的一天,要是老四受不住,咱們把該他的那一份給他,再管不了許多。”

“你樂意?”宋父是不樂意分家的。

“有什麼不樂意的,反正我以後不跟四房過。”宋母對養老早已有了準備,“要麼跟大、要麼跟小。要是小六考中了呢,我就跟著老大養老,大房這麼多年是吃虧最多的。”

“要是沒中呢?”

“要是沒中,我就跟著小六,還能幫襯點兒,家產這一塊他們少分,小六又不是下地的料,日子肯定不好過。”

“敢情你都有盤算了。”宋父笑,“還是沒影的事兒。”

“早晚的事,不過,我總感覺小六最少能考個秀才。”宋母信誓旦旦,又將去樂山廟一趟的遭遇說了,宋父也跟著半信半疑起來。

懷揣著對外來的美好幻想,宋父宋母陷入了香甜的夢想。

阮柔拿著布料回去,瞧見的依舊是宋元修伏案桌前的背影,這一刻,她又有了點信心,若是能考中,她的路也會跟更好走。

月光撒下,各家燈火,有的歡喜,有的憂愁。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