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雅玲頓時就興奮了起來:“好的,我就知道莎莎你對我最好了。”
“行了你,我還不知道你哪點心思,不過當初咱們倆也是和薑小白一起認識的,多認識認識,聯絡一下,要是你以後萬一家裡有什麼事情,人家也能夠幫得上忙。”向莎莎笑著說道。
譚雅玲連連點頭,她就是這樣想的。
薑小白回到龍城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七了,臘月二十八,薑小白帶著一家人上街買年貨去,臘月二十九,參加了幾場和生意合作夥伴的飯局,不過基本上是一個場子借著一個場子的趕場。
臘月三十,薑小白、薑子建、薑子軍還有家裡另外三個姐姐,一個妹妹。
帶上各自的家裡人,一大家人呼呼啦啦的回到了老宅子的胡同裡。
薑鐵山一馬當先的走在前邊。
七個孩子,每家最少都是三四口人,三十人呼呼啦啦的,胡同口還停了一輛大客車,這是薑子軍聯係過來的,車上拉的都是年貨。
兩個工人幫著搬運年貨,也跟在薑家眾人後邊。
薑鐵山帶著孩子們一戶一戶的擺放著,鄰居們眼裡都很是羨慕,其實他們家裡孩子們要是都回來的話也不少。
但是都沒有薑家孩子們這麼有出息啊,回來又有什麼用,撐死了大年初一拜年的時候風光一點,誰能夠像人家這樣,一卡車的年會就這麼停在胡同口,挨家挨戶的送啊。
這得多少錢啊,一般人家根本就拿不出來,就是拿出來的都不會這麼高調,因為沒有到那個地步。
薑家是因為有薑小白,人家是世界五百強的公司,人家這麼做,大家隻有感激的份,覺得人家是知道回饋街坊鄰居,是念著街坊鄰居的好。
但是到不了這個位置,你要是張揚的話,說不定背後就有人說你太高調了。
薑鐵山一張老臉聽著人眾多鄰居街坊的誇獎都笑開花了,根本就合不攏。
除夕晚上,照例是老薑家的聚會,眾人濟濟一堂的,挨個給薑鐵山拜年。
煙花不斷的升起,在夜空中暫放,鞭炮聲響了一整夜,預示著新的一年到來。
大年初一早上,薑小白和趙心怡給家裡的幾個孩子發紅包,尹小音不願意要,覺得自己這麼大了,都工作好幾年了,哪裡還要壓歲錢啊,但是趙心怡說沒有結婚就要給,結了婚還要給。
尹小軍今年和張靜文兩個人在京城陪著張靜文的父母過年。
兩個孩子,薑浪浪不用說,收紅包收的比誰都利索,他這個年紀已經知道錢的好處,知道錢能夠乾什麼了。
雖然說拿了紅包以後,轉頭要被趙心怡收走,但依舊是樂此不疲,能夠保管一會也是好的啊。
趙心怡倒不是在乎這點錢,關鍵是薑浪浪這麼大的孩子,什麼都不懂,而每年過年收到的紅包又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