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 “怎麼了?”孫建雲問道。
“老支書走了。”村民說道。
就站在門口說道,屋裡的幾人聽的清清楚楚的。
一瞬間,辦公室的聲音就沒有了。
孫建雲轉身走進了薑小白辦公室裡邊,剛想開口就看見辦公室裡薑小白那悲傷的神色。
顯然是剛才已經聽見了,不過孫建雲還是幫助他們又確定了一遍:“就在剛才黃忠富黃老支書走了。”
辦公室裡沉默著沒有一個人開口,孫建雲把報信的村民給打發走。
然後在等待著薑小白開口。
“走吧,我們去看一看。”薑小白起身了,雖然早就對於這一天有所準備。
從那天回來的時候,就已經接受了,而且今天下午去的時候,更是預料到了。
可是當黃忠富真的走了,薑小白還是有些接受不了。
“小白廠長,等一下。”李老三攔住了薑小白。
“按照這邊的規矩,家裡的長輩去世了,需要家裡的孝子上門磕頭請人去幫忙的。”
這是建華村的規矩,之前的時候,薑小白也見識過。
按照建華村這邊的的風俗,家裡長輩去世,家裡的兒子要請誰幫忙的話,都需要上門給人家磕頭,告訴家裡的長輩去世了,請人家去幫忙。
所謂“孝子頭,滿街流。”說的就是這種的。
尤其對於這種幫忙主持的,抬棺的,做飯的等等各種各樣的幫忙的,都是需要孝子披麻戴孝的站在門口磕頭請人去幫忙的。
這中間尤其墳坑、抬棺材出大力氣的人們,孝子們的磕頭更是一五一十地不能含糊。
因為這些鄉親鄰裡的勞動直接關係到能不能讓死者入土為安的大問題。
而且凡是報過喪的親戚朋友家都要由孝子們趕去謝孝,謝孝就是實實在在的磕頭。
這個磕頭跟拜年還不一樣,拜年磕頭是論輩分,晚輩給長輩磕頭,謝孝則不論輩分,長輩也可能要給晚輩磕頭。
這全部都是村裡的規矩,從薑小白來的時候建華村就是這個樣子。
其實也是孝子在表達自己的一種悲傷。
不光是建華村是這樣,就是龍城也有一些這樣的風俗,當初薑母去世的時候。
薑小白和薑子建,薑子軍哥仨也是一路給鄰居磕頭,請鄰居過來幫忙的。
到現在薑小白還記得那場景,下著大雨,三兄弟一邊哭一邊磕頭大喊著請人去幫忙。
其實這也算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吧。
薑小白坐了下來拿出煙,自己點上一根,狠狠的抽了兩口。
其他人看著薑小白坐下來,他們也坐了下來,如果薑小白準備不顧規矩了,他們當然也就無所謂了。
如果薑小白要講規矩,他們也不會去破壞。
隻不過黃忠富的突然離開,眾人還是有些受不了而已,一個個的伸手從桌上拿煙點上,很快辦公室裡就煙霧繚繞的。
把一張張悲傷的臉,給遮擋起來,仿佛這樣彆人看不清,就可以儘情的悲傷。
孫建雲走到窗戶邊,把窗戶打開一條縫隙,讓煙散出去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