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出新書 寶貝的鄉村世界(2 / 2)

“哇!苗苗,七寶,你們倆都要印進書裡,要出名了!”文琳開心地說。

苗苗和七寶驚喜地問:“真的嗎?媽媽/大媽,這是真的嗎?”

“或許吧,許多人可能會通過這本書熟悉你們這對小姐妹。”佳慧笑道。

外婆和奶奶也很高興。她倆在同一個晚上接受了太多信息,導致大腦有點宕機,奶奶誇讚道:“我們佳慧拍的照片就是好!鎮照相館的都比不上!”

文琳忙說:“關鍵不是拍的照片好不好,而是照片拍攝的內容。”

“這有啥不一樣?”外婆問。

“因為她拍攝了鄉村啊。可以這麼說,這本書提供了一種渠道,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們可以了解到他們的同齡人在鄉村的生活。”文琳文縐縐地解釋。

“這有什麼好了解的?”奶奶不解道:“誰不是打小這麼過來的?”

“當然不一樣啊,”文琳說:“城市的孩子能接觸到的東西,鄉村孩子根本無法想象;但鄉村的生活,很多城市長大的孩子也同樣無法想象。比如說,他們沒有親眼見過雞這種家禽,沒有養過小雞,就無法對老舍那篇《母雞》感同身受。他們也沒有淋過鄉村的雨,所以在讀到課文中的那篇《雨》時,也沒有相同的情感體驗。包括很多古詩,描寫的也是農耕文化中的場景,如果他們對鄉村沒有概念,就很難領略到詩句的美和意境的美……”

眼看著倆老太太都聽懵了,文琳便轉頭問佳慧:“大嫂,我說得對不對?”

佳慧朝她豎起了大拇指,“不愧是我們家唯一官方認證的老師,編輯也是這麼說的。”

當天晚上,文琳自告奮勇說要去廠裡值夜,奶奶不放心,跟她去了。外婆帶著孩子們在外麵納涼時,佳慧獨自進屋開了空調,坐在書桌前,對照片逐一精選分類。

這一年多來,她用相機記錄了諸多的生活場景。女孩們采摘水邊紅蓼、女孩們在溪邊捉蟹、女孩們頭並頭看著燈下剛出殼的小雞、女孩們在花園裡看牽牛花、女孩們在麥浪裡嬉鬨、女孩們在木台上跟狗和貓玩耍,以及新鮮出爐的這一張,女孩們握著第一顆雞蛋……

每一張佳慧都非常喜歡。

葉子君曾說,鄉村的教育資源比不上海市,佳慧對這句話是認可的。閉塞的鄉村裡,很多場景都是固化的,隻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就像馮小河和姑爹到另一個廠裡看了,才會發現自家小廠前進的方向在哪裡。

但佳慧並不覺得,鄉村就沒有好的教育資源。因為所謂教育資源,本身就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就像她的圖書編輯說的,城市的孩子同樣需要走進鄉村來看一看。如果他們沒見過雞,不了解雞對於農家生活的重要意義,那他們就不能理解‘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是何等閒適的生活場景,也無法理解‘千裡無雞鳴’裡,那黎明中的沉寂意味著何等令人心痛的現實。對自然缺少觀察的孩子,即使接觸到優美的文字,又怎麼能發自內心地去感受它領會它?

她的這本書,編輯非常看好,因為它不僅記錄了兩個孩子的生活,更代表著對某種童年方式的懷念。這讓佳慧在選擇照片和文字內容時也變得慎重起來。

她一直忙到很晚,才去衛生間洗漱。臨睡前她到陽台上透了會兒氣。就見廣闊天幕中,繁爛的銀河清晰分明。星光裡的小院寂寂無聲,樟樹下的蚊帳中,人們都已睡熟。不知是臘梅還是牡丹,瘦長的身影從曬穀坪上迅疾而無聲地跑過,隱入了屋後的黑暗中。

就在她關好紗門準備回房睡覺時,電話突然響了起來。佳慧看了看,號碼很陌生。她疑惑地接起來,喂了一聲。

那邊卻沉默著,就在她要掛斷時,一個年輕的女聲猶豫著說:“姐……”

佳慧的第一反應是詐騙電話,愣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那可能確實是自己的妹妹打來的,她詫異道:“吳蕊涵嗎?怎麼了?”

吳蕊涵在那邊支吾了一會兒,才問:“我媽去你那兒了嗎?”

“沒有啊,”佳慧說完才意識到什麼,問:“你媽不在家?到底怎麼了?”

“我媽跟我爸吵架了,”吳蕊涵說:“然後她就走了,手機也關機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