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采菌子 後山裡能撿到這麼多菌子(2 / 2)

佳慧便進屋換了長袖長褲,戴了頂帽子。出來時就見姑姑也已經裝扮整齊,背了個小背簍,還提了一把五齒釘鈀。佳慧奇怪道:“撿菌子還拿這個?”

姑姑說:“我路上順便找找,看有沒有蜈蚣。”

姑爹在樹下擇菌子,聞言笑道:“現在這個季節刨蜈蚣正好,你姑就靠這個釘鈀,一晚上能掙百把塊錢,那還不是走哪兒提哪兒?”

奶奶和外婆兩個財迷都詫異了:“捉蜈蚣一晚上能掙那麼多錢?”

“聽他吹牛!”姑姑謙虛:“就隻那一晚運氣好些,賣了一百多塊錢。平時也隻能掙個一十塊。”

佳慧也背了個背簍,跟姑姑繞過南邊山牆,從林間小木屋旁邊一條被荒草覆蓋的小路,朝山後走去。幽深的山林裡,樹下滿是灌木和腐質落葉,四處不時傳來鳥兒咕咕的叫聲。兩人一前一後地走著,在路邊灌木叢中仔細搜尋。沒走多遠,姑姑就驚喜道:“看!”

“在哪兒?在哪兒?”佳慧把頭晃得像撥浪鼓,左看右看,啥也沒發現。姑姑笑彎了腰,指著一堆鬆毛針說:“看這裡!你朝哪兒看呢?”

佳慧這才發現,落葉間有幾個白點,扒開葉子,露出了大大小小的幾個白傘蓋。

“哇!”她很驚喜地拿出相機,蹲下來對著那叢菌子左拍右拍。

姑姑便提著釘鈀,把旁邊的石頭翻開,仔細搜尋。偶爾石頭下麵會爬出一條五彩斑斕的蜈蚣,她忙一個箭步上前踩住,掏出小刀,把蜈蚣頭上的毒牙去掉,裝進一個打了孔的塑料瓶子裡。

佳慧采完菌子,看她抓蜈蚣,簡直頭皮發麻。她最怕這些多腳長蟲,站得遠遠的,偏姑姑還把瓶子蓋好遞給她:“這都是錢!給你抓著玩,蜈蚣爬在手上癢酥酥的。”

佳慧瘋狂搖頭,“彆拿過來!我不敢!”

姑姑哈哈大笑,把瓶子丟進背簍,“這有什麼好怕的?去了毒牙的蜈蚣,連苗苗都敢抓。”

佳慧頓時對苗老師湧上欽佩之情,兩人繼續往前走,路上姑姑教她:“先前長過菌子的地方,過段時間會再長。你把這個地方記著,下回再來找菌子就快多了。”

佳慧答應了,笑道:“你們上山采菌子,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藏寶線路圖?”

姑姑竟然聽懂了,感歎道:“有時候看好的地方還不是被人截胡!撿的人多了,就要趕早趕巧,最好是頭天落一場雨,第一天趕早上山,那就沒有撿不到的。”

“呀!”這回是佳慧先發現了一窩菌子,“姑,你快來看,這顏色紅紅的,能不能吃啊?”

姑姑過來看了一眼,很老練地說:“能吃,這是紅菇,味道可好了!”

遮天蔽日的山林裡,樹下常年陰涼潮濕,厚厚的落葉成了腐殖層,最易生長各類野生菌。鬆樹菌、紅菇、灰灰菌和奶漿菌是這裡最常見的,運氣好的話能撿到雞樅菌和牛肝菌。在一根倒地的樹乾上,佳慧和姑姑還發現了密密麻麻的黑木耳。

“好大一盤菜!”等佳慧拍好照片,姑姑喜滋滋地把木耳揪下來,“新鮮木耳涼拌我最喜歡吃了,跟吃肉一樣!”

“要是我們香菇廠也能種這些菌子就好了。”佳慧說。

“那種不活,村裡也有人試過。”姑姑說,“野地裡下一場雨,它們就冒得到處都是,但若說特意去種它,反而種不活,也沒產量。誰願意費那個心……”

兩個人在林間不知穿行了多久,各自摘了半背簍菌子,才慢慢往回走。路上佳慧又在一棵樹旁發現了幾株形狀奇特的菌子,肥碩的菇柄上,包裹著蜂窩狀的傘蓋,看著跟羊肚似的。這個她認識,是羊肚菌。

這一次,連姑姑都誇她運氣好,“這個菌子好吃,曬乾了也特彆好賣!我們那邊山上很少碰到,這邊林子裡說不定還有,下回再來仔細找找!”

兩人滿載而歸。到家後佳慧把剛摘的菌子拿給外婆和奶奶看,外婆很是驚喜,拿著一朵比手掌還大的鬆樹菌問:“後山裡能撿到這麼多菌子?”

“再多您都彆去!路難走,還滑得很,我都摔了一跤!”佳慧撣著身上的落葉和泥土,給躍躍欲試的外婆潑了盆冷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