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新年到(2 / 2)

佳慧問:“你們都吃了嗎?馮小河呢?”

“我們都吃過了,小河到廠裡放鞭去了。”外婆給她端來一碟腐豆腐,又問:“吃香腸麼?給你切幾片放碗裡?”

“不要了,這個就很好。”佳慧嗦著麵條,看著熱氣騰騰的廚房,她深愛的老人們在灶台上忙碌,她深愛的孩子在和狗炫耀紅包,而她深愛的男人正在回來的路上。她忽然就覺得昨晚那些夢變得模糊不清。在山村的這間小屋裡,一碗清湯麵,吃得人心滿意足。

九點多鐘,姑姑家趕著第一撥來給他們拜年了。上台階時,姑姑是被文琳攙上來的,幾步路走得她跐牙咧嘴,一步一“哎喲”,奶奶和佳慧都吃驚道:“這是怎麼了?”

“哎喲我的媽也,”姑姑瘸著腿,艱難地走上曬穀坪,說:“昨天踢了幾個毽子,比挑了幾擔穀還累!晚上睡覺我這腿子就酸酸的,不得勁兒,今早還疼起來了!”

大家都哄笑起來,奶奶嗐了一聲,說:“叫你踢!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年紀了,還跟他們年輕人比!”

林芬在後麵牽著苗苗,笑道:“都怪文佳和文琳,昨晚上回家了,還纏著讓媽教他們踢毽子。踢了半夜呢,我都跟他們說彆累著了,非不聽!”

雖然昨天剛見過,但這畢竟是新的一年,大家於是說著新年的吉祥話,相互拜起年來,大人忙著朝對方孩子手裡塞紅包,這過程自然免不了一番撕扯。姑姑因為腿疼,在和奶奶及外婆的撕扯中沒能很好發揮實力,被拉進屋裡喝茶時很是不情不願。

客廳開著電視,茶水瓜籽點心水果一應俱全,但大家還是更喜歡往廚房鑽,這裡乾淨又暖和,實在是聊天的最佳場所。奶奶隻好讓馮小河把茶水端到廚房的長桌上,讓大家隨意吃喝。沒聊幾句,外麵傳來三妹的狂吠,原來是第一撥拜年的人到了。

三妹還從未在家裡看見這麼多人,激動得汪汪亂叫。佳慧忙道:“苗兒、七寶,把你們妹妹帶到樓上房間裡去!彆讓它把嗓子給叫啞了。”

兩個孩子便領著躁動的狗上樓去了。從院門外走進來七八個人,男女老少都有,老遠就給大家道新年好。領頭的是馮小河的一位堂伯母,快七十歲的人了,上了坡,拉著奶奶的手就親熱地叫三孃,說:“去年就聽說您搬過來了,一直要過來看看您,總也不得空!您這小院真齊整,在這邊還住得慣麼?”

奶奶忙說:“難為你惦記著我,你天天要在家哄孫子,哪裡來的空?我這邊住著蠻舒服,就是離村子遠了些。得虧我們親家太太也過來了,這才有個聊天的人!”

堂伯母忙又向外婆問好,又問奶奶的身體,奶奶忙把自己新裝的假牙——現在已經不算新了,但這些老親老戚們好多都沒見過——趁機炫耀了一遍,雙方沒完沒了地聊起天來。這時也不論什麼早飯午飯,湊夠一桌人便開飯。文佳文琳幫著端菜,林芬佳慧在灶頭照看,奶奶外婆陪客,大家正吃著,又一撥拜年的人進來了,照例是問奶奶的身體,又誇小院收拾得乾淨齊整,大家忙著添碗筷添菜,一桌人擠著坐下,一起吃飯。

女人孩子不喝酒,吃完就下桌,在院子裡玩耍曬太陽。男人們則喝著酒,聊著去年的收成,打聽馮小河的香菇廠掙了多少錢。這時候便顯出奶奶這個農村婦女的智慧了。雖然奶奶逢人就吹噓佳慧寫稿掙了錢,但她卻從沒跟人說過香菇廠的真實收入,還特意囑咐馮小河和姑姑,讓他們“財不露白”,免得惹得鄉鄰們眼紅。因此一頓酒喝下來,馮小河沒說多少話,倒是聽了不少新聞,都是親戚鄰裡間誰乾什麼賺了多少錢等等的故事。

姑姑吃完飯就讓文琳在這裡幫忙,她和文佳林芬帶苗苗走了,他們家也要待客,也要去各處拜年,姑爹一人留在家忙不過來。一上午斷斷續續有人來拜年,奶奶忙著發紅包,馮小河和文琳端茶倒水,佳慧和外婆便在廚房忙碌。等中飯吃完了,拜年的人少了,一家人這才歇了下來。

第一天馮小河便也帶著七寶,挨家挨戶地回拜。七寶穿著嶄新的棉襖,紮兩顆丸子頭,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去,回來時玩得丸子頭也亂了,臉也臟了,帶回來不少紅包,還認識了很多小夥伴。年初三她回家來,驚奇地問佳慧:“媽媽,我怎麼還有一個侄兒?”

奶奶哈哈大笑,道:“這有什麼稀奇?“大房人大,幺房輩高”,我七寶雖然才不到四歲,按輩份算,還有個八九歲的侄女呢!”

七寶雖然聽得半懂不懂,但不影響她興奮地給幼兒園同學打電話,“端端,跟你說喲,我有一個侄子!他比我還高,讀大班!”

“劉子健,新年快樂!……你知道嗎?今天有人叫我姑姑!他還是幼兒園太陽班的大哥哥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