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躺在床上,馮小河睡不著,眼望著帳頂,跟佳慧商量,“咱們給姑姑家買台電腦吧,孩子跟她爸媽視頻也方便。一年上頭也見不到幾麵,看著怪可憐的。”
說著長歎了一聲。佳慧翻個身看他,說:“用不著買電腦。他們也不會用。過段時間,說不定手機都能打視頻電話了。到時給大姑買個智能手機,那個更方便。”
再等等,微信視頻馬上就能出來啦。佳慧想到苗苗的淚眼,心裡也是忍不住地疼。她看了看身邊蹺著腳呼呼大睡的七寶,心想,就算能視頻,那又怎麼樣呢?畢竟跟陪在孩子身邊還是不一樣啊。
六月將近,天氣時晴時雨,柴禾灶也做好了,貼了瓷磚,靠灶的那麵牆上還安裝了排氣扇。現在的柴禾灶跟從前比精致了很多,灶台的一邊連著一溜櫥櫃。櫥櫃也是蔡師傅出品,裡頭用磚砌了隔斷,貼了瓷磚,牢固還省錢,外麵是木櫃門和白色台麵,台麵上嵌著水槽,還安裝了液化汽灶和抽油煙機。這也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柴禾灶做一家人的飯菜比較劃算,但倘若急等著炒一兩個菜,是沒必要點柴禾的,畢竟,把灶膛燒熱也需要時間。
粉刷牆麵的工作也完成了,現在是請了幾個人在屋後幫忙砌化糞池。師傅按佳慧的要求,砌了四四方方的幾個池子,做了防滲漏。投入使用後,糞水依次經過三個池子,發酵腐熟,不僅能殺菌滅蟲,也沒那麼大的臭氣。
“這個真有那麼好用啊?”兩個師傅邊砌池子邊質疑,完了又說:“好的話等我蓋了新屋,也照樣做一個。”
“不信你過段時間來看,”佳慧說:“以後農村的旱廁都要這麼改的。房前屋後乾乾淨淨的不好麼?”
“那是的!”師傅也很認同,“是要改造一下。每次下雨,那個茅廁就臭得厲害,蒼蠅飛得討人嫌!到底是你們大城市呆過的人有見識!從哪裡曉得這種五格池的!”
三格化糞池在圖紙上幾經修改,成了五格池。前三個池子是化糞池,後麵兩個池子連著廚房的下水道,是用來處理生活汙水的,一個池子沉澱,另一個池子進行生物降解,到時候種上大片水葫蘆、銅錢草和美人蕉,不僅能淨化水質,還好看。水葫蘆還有個名字叫作鳳眼藍,光聽名字就知道它的花朵有多美。
因為下雨,佳慧的打磨工作轉移到了室內。有了砂紙機,乾活兒就輕鬆多了。那些舊家具上,陳年的汙垢洗乾淨後,斑駁的油漆被磨掉,露出了木頭原本的紋理。佳慧本來還在考慮用什麼顏色的油漆,看到木紋也挺漂亮,便隻刷了兩層清漆。
等漆麵乾透了,她給櫃門換上新合頁、新拉手,抽屜安裝上新滑軌,再根據老家具不同的成色進行改造。老衣櫃的六條短腿瘸了兩隻條,那就全部鋸掉,換上新買的矮木腿;那個八仙條案有條腿被蛀空了一半,佳慧索性把四條腿都鋸短了,變成一個結實的電視櫃;碗櫥的上層櫃門,本來鏤刻著喜鵲踏枝的花樣,都爛透了無法修複,佳慧便從網上定製了鏤空小方格的櫃木(感謝萬能的某寶),安裝了防蚊的紗網,裝好後看著更為樸素大氣。
那兩扇從豬圈抬上來的木門被拆卸後,由姑爹親自動手,用刨子把每塊木頭都刨得一點木刺也沒有,重新組裝好了。佳慧刷了兩遍清漆,安裝好四條腿,和馮小河搭手,抬著放到了廚房。明亮的廚房窗明幾淨,水磨石地麵光滑平整,配上新打的灶台和櫥櫃、古樸厚重的長桌、被刷成青綠色的漂亮碗櫥,大姑和姑爹看過後,都發自內心地認為,就算放在城裡,這也是頂氣派的了。
佳慧用砂紙機磨出了經驗,家裡樓上樓下的門框和窗戶,裡裡外外全都打磨了個遍。除了兩個衛生間換上了防水的合金玻璃門,其餘門窗、樓梯,全被她刷成了藍綠色。她調了半天才調出來這種天藍色中帶點綠的顏色。樣式古舊的窗欞刷上這種藍色,格外有種樸素的美感,跟整幢房子的風格很契合。現在農村新蓋的小樓,外牆都流行貼瓷磚了,但佳慧更喜歡自家這種水洗石的外牆和陽台圍欄。水泥麵上嵌滿白色的細碎石子,刷洗乾淨了,有種天然的質樸厚重,這樣的房子才適合周圍的青山綠水啊。
到了六月中旬,香菇廠那邊,房屋漸漸修繕得差不多了,漫水橋的裝修也接近尾聲。佳慧終於從網上挑到了合適的複合木地板。她先後挑選了價格相似的七八款地板,分彆買了樣品,拿回來幾經比較,最後選中了其中一款米白色的。鋪地板是最簡單的,鎮上請個師傅,半天時間就把樓上幾間房都鋪好了。樓上樓下亮堂堂的,讓人再難想象出這裡幾個月之前的陰森。
半坡下的小路也已經鋪設完畢,馮小河和姑爹先把路麵修平整,再鋪上豬圈裡拆下的石塊,最後用水泥和砂漿找平。大姑有空了也來幫忙,幾個人整整乾了兩天,才把一米寬的小路從坡下鋪到門前的水泥路旁。水渠上的那幾塊條石,被抬到坡上做了寬寬大大的石階,因為姑姑覺得老石頭不夠結實,也不夠平整。他們另外用水泥和鋼筋做了更結實的踏板,寬寬綽綽的,放到溝渠上充當小橋。
路修好的那一天,他們把水渠也打通了。溪水從上遊的那一端湧進來,流過硬化好的U形渠,繞過菜地,又從下遊的那一端流進了溪裡。起初水還是渾濁的,沒多久,水渠裡的水就清可見底了。這讓姑姑非常興奮,本來,她對大費周章在園子裡修一條水渠頗有些不以為然,現在卻滿心歡喜地猛誇了一通,還建議他們在渠裡養幾條魚,這樣就什麼時候都能吃到新鮮魚了。
現在站在樟樹旁朝下望,彎彎的水渠在太陽下閃著光,像條明亮平滑的緞帶繞過坡下的空地;而大大小小的石頭鋪成的路則像一條豹紋的緞帶,從路邊一直延伸,依次從兩段水渠上穿過,來到半坡下的石階。
路通了之後,佳慧把奶奶和七寶帶來參觀新房子。七寶之前來過兩次,每次被問到她的茉莉花要栽到什麼地方,小丫頭都掉頭就走,意思是根本不承認這個破爛地方就是她的新家。但裝好的房子改觀了她的印象,她在樓上樓下跑來跑去,最後鄭重地在樟樹旁找到一塊位置,要大姑幫她把寶貝花種在那裡。
佳慧帶奶奶看了一樓靠南的兩個房間,說:“這兩間房是您和我外婆住。您先來的,您先挑!”
奶奶笑得合不攏嘴,謙遜道:“說的什麼話!這麼好的屋,我挑什麼?我住哪間都是享福!”
她唯一不能理解的是廁所的那個抽水馬桶。“這是個什麼東西?……坐在這上頭屙屎?這多不方便!到時候屋裡臭烘烘的,還怎麼住人!”
“奶奶,馬桶才方便!上廁所不用蹲著,年紀大了站起來也吃力。”馮小河親自給她示範了一遍,“你看,一按這裡就衝得乾乾淨淨的,旁邊牆上還有個扶手,站起來的時候可以抓著扶手。這好不好?都是佳慧設計的,就為了方便你們兩個老人。”
從漫水橋回來後,佳慧和馮小河盤了一下賬,兩處地方的人工費花了五六萬,材料費十多萬,再加上購買潔具、太陽能熱水器,所有的花費加起來才十八萬過點。再加上香菇廠修繕屋頂和搭建大棚的六萬多,總共花費不到二十五萬元。
當然,這其中不包含姑爹和姑姑的人工費,還有姑姑包飯時用到的蔬菜和臘肉。他們即使給了,姑姑也絕不會要,甚至還要吵佳慧,“你幫我插秧栽紅薯,我是不是也要給你算錢?”
這年月的人工和材料還是便宜啊,佳慧算完賬,內心不由感慨。到了現在,她才真正放下心來。這段時間花錢如流水,她每次都心驚膽戰,因為七月份菇廠就要買原料製香菇棒了,得留一筆啟動資金。如今還剩近十萬,廠子正常啟動應該沒問題了。
他們的房子還有很多收尾的工作,路邊要修車庫和圍牆,房前屋後要收拾利索,坡下菜園要儘早開墾……,但佳慧等不及了,從新房回來的第二天,她把孩子丟給奶奶,把圖紙扔給馮小河,自己開車出了門,到鄰縣接外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