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村裡有沒有合適的地方呢?”張慶波問。
“有,有好幾處。我找村裡李書記帶我看的。”胡春平說:“我自己是比較中意上灣六組旁邊的那塊地。跟村裡的房屋隔著一條河。那邊有兩三百畝地。就是如果基地建在那兒,還得修橋。另外還有二組那邊也有連片的旱田,是個斜坡,不過坡度不大,蓋大棚也沒問題……”
他把自己看過的幾塊地的優勢和劣勢都介紹了一下,又道:“下午咱們一起去看看,都參謀參謀。合適的話咱就跟村裡定下來。李書記這人,我跟小河都打過交道,為人不錯,有上進心,倒是很想把村裡的產業發展起來……”
幾個免費勞力在廠裡足乾了一上午活兒,才回漫水橋吃飯。奶奶和外婆又準備了一大桌子菜,還專門煎了胡春平愛吃的韭菜盒子。奶奶百般不過意,責備馮小河說:“人家來拜年的,你們倒好,硬拉去乾了半天活兒!哪有這樣待客的?”
“奶奶,不用跟他們客氣!”馮小河笑,“過兩天這廠子就成他們家的了。乾點活也是應該的。”
“三婆莫要聽他胡說,”胡春平忙說:“廠裡的董事長還是馮小河,咱們跟著沾光發點小財……哎喲,韭菜盒子!還是我三婆最懂我!”
他說著也不嫌燙,用手拈起一個韭菜盒子先吃起來,邊吃邊誇好。周梅捶了他一拳,抱怨說:“跟你出門丟死人了!大家都沒上桌你就先吃上了?有個正形沒有?”
奶奶笑道:“來我家還講什麼客套!跟回自己家一樣。來,小波也坐,都彆講客氣!自自在在的我才喜歡!”
幾個人團團圍坐下來,熱熱鬨鬨地吃了一頓飯。因為下午還有事,便都沒喝酒。吃完飯胡春平便開車帶著周梅和佳慧,張慶波開車帶馮小河,又把姑爹叫上了,一行人朝上灣村迤邐而去。
在山路上行駛了半個鐘頭,便到了上灣六組。村莊有幾十戶人家,座落在兩山之間的開闊地帶。一條十米寬的河流將村莊一分為二,河的一邊是村民住房和一塊塊水田,裡麵種著紫雲英和油菜苗;另一邊是起伏的小山,山下也有一大片旱地,種著綠油油的小麥。
到了村頭,胡春平找地方停了車,幾個人走到河岸邊的田埂上。他指著對岸的小麥地說:“就是這一片。加起來籠共三百畝地。基地建在這邊,連圍牆都不用砌,三麵是河,一麵是山。就是得修一座橋,憑空要多出來幾十萬的開支……”
幾個人都望向那塊土地,姑爹說:“倒是個好地方,每年發洪水時,最高會漲到什麼地方?”
胡春平忙說:“這個我也想到過,李書記說,前年雨水最多的時候,我們站的這塊水稻田被淹過。那邊地勢比這邊高,應該沒問題。”
馮小河看著對岸好一會兒,才說:“我們要在新基地建連棟溫控大棚,建簡易栽培大棚,建栽培試驗大棚。到時我們不止要種香菇,還要開發木耳、羊肚菌和牛肝菌。”
“對!”張慶波受到他的感染,也開始暢想美好未來,“新廠區要好好規劃,到時咱們打造成食用菌栽培示範基地,請領導和業內人士都來參觀,擴大企業影響力,說不定能爭取到農業項目補助。”
胡春平也豪情萬丈起來,“對!我們也要搞得跟東省那些廠一樣!做大做強!”
“我們到時把農大的殷教授聘來做顧問,”馮小河又興致勃勃說,“今年開春我跟姑爹就去跟殷教授聊聊,順便再進修一下,爭取考個菌類園藝師證回來。姑爹,到時技術開發推廣、實用技能培訓這一塊就交給你。”
“姑爹,到時可就靠你了!”張慶波也說。
姑爹便興奮地笑,說:“難為你們看得起我,我爭取努力吧。”
胡春平又說:“以前的老客戶,我現在都聯係起來了,再就是我還想搞一搞出口生意。前幾年我那個郊區的廠子還在的時候我就想做出口。不是腦殼進水跑去搞房地產,說不定我都搞成了。還有小河說的那個電商,這一塊我倒是了解得少,弟妹,這方麵你是行家,到時你就把這副擔子幫忙挑起來吧。”
大家便把目光投都向佳慧,佳慧笑道:“你們的事我不摻和,我自己的生意還忙不過來呢。不過一家人不說兩家話,到時候你們的網店需要推廣什麼的,我一定儘力幫忙。”
張慶波和胡春平便語重心長地拍馮小河的肩膀:“兄弟,這事全靠你了!回家把弟妹伺候好,多端洗腳水,多吹枕頭風,人家幫咱們的忙才會儘心儘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