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第二百七十章(2 / 2)

“仲達兄以為,而今袁紹大軍既退,袁譚孤軍深入,無後援之兵,圍城許久,尚不能攻破下邳,料來已無戰心,所畏不過軍令爾。”

她有點迷惑,“袁譚畏什麼軍令,軍令是他阿耶下的,那都是自家人。”

“不錯,”諸葛亮笑道,“所以大將軍何妨請明公修書一封,料來必能退敵。”

在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所以談判有什麼用呢?

……談判的用途可大啦!

比如說現在,她確實給袁紹趕跑了,但自己的士兵也打得差不多了,根本沒餘力打跑袁譚。

但這種事袁譚怎麼會知道啊?誰給他一份絕對精確的戰損比報告啊?

所以袁譚會猜,會焦慮,會蹲在下邳城下大半夜睡不著覺,生怕一覺醒來陸廉千裡奔襲已經衝進他的帳篷裡,第三次給他吊起來打。

就算她一時沒跑過來,他圍攻下邳的行為又有多大意義?真就攻破下邳,給小皇帝裝麻袋裡帶走,他也沒辦法以區區萬餘兵力應對一波接一波的勤王義軍——到那時可真是天南海北哪裡的蟊賊都能扯上一麵大旗說自己是來勤王了!說不定他的車馬還沒跑到鄴城,陸廉就追來了!

陸廉就追來了!

陸廉就追來了!

她有點尷尬地擺手,“不要這樣誇大其詞,我確實勝過他幾次,但他也未必畏我如虎。”

悄咪咪接過話茬的司馬懿又是小臉一繃,含恨將繼續往下講解的職責還給諸葛亮。

“袁本初雖興不義之兵,卻畢竟仍為漢臣,食漢祿,祖上又是四世三公,若天子下詔,加封他一個官職,要他罷兵養民,他豈能不守臣節,一意孤行?”

“臣節是什麼東西?”她隨口問。

青蔥少年諸葛亮眨眨眼,沒能答上來。

“如此一來,袁譚當可引兵而退,下邳之圍自解,”機智的司馬懿立刻補充上最後一句話,“大將軍以為如何?”

桌上的夜宵被撤下去了,有仆役端上茶湯,又有一碟水晶棗,晶瑩剔透,閃著油汪汪的蜜糖光澤。

……這麼昂貴的蜜餞斷然不是諸葛亮帶著的。

果然司馬懿見她多看了那碟蜜餞幾眼,立刻微笑著向她解釋,“父祖有書至,順路帶上的河內蜜棗,請大將軍嘗一嘗。”

她拿了一顆蜜棗嘗嘗,想了又想。

“寫封信總是不花錢的,”她說,“要是下邳能撐得住,也行。”

兩個年輕人一起露出微笑。

“將軍勿憂。”

戰後要處理的事情很多,想立刻北上確實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說這裡有好幾萬的俘虜,人頭攢動,人聲鼎沸,人千人萬,人山人海,很讓陸懸魚頭疼。

放是不能放的,他們和之前那群江東兵不一樣,江東民心未附,她放掉那些降兵,讓他們回去江東,他們念起她的恩德後,就不願再三來犯了。

而河北這邊就完全不同。

民夫可以放,這些民夫是被強行征募而來,吃得差,乾活多,沒錢賺,一冬天沒鞋穿的大有人在,因此許多人瘦骨嶙峋,一看就是隨時要死去的模樣。

甚至在剛被俘虜的這幾日裡因為戰場上死屍太多,處理又不及時,引發起疫病之後,民夫立刻有不少人染了時疫,陸陸續續開始死亡,越死越多。

燒是沒得燒的,哪來那麼多柴。

但地還很硬,所以隻能拉遠了淺埋,體麵和葬禮是沒有了,會不會被野獸拖走也是沒準的事,她最多隻能派人儘力問清每個人的姓名籍貫,再立個木牌做記號,算是一點心理安慰。

所以民夫很快就被她放了,每人給幾塊餅子當路上的乾糧。

民夫們病得尚輕的就走了,病重的走不得,央求著想留下來,但軍營沒辦法收容他們,隻好在附近又給他們新建一個小小的營地,讓他們自己互相照看,聽天由命。

雖然很慘,但降卒們是沒有這樣的待遇的。

他們雖然降了,且很想家,流著眼淚喃喃念著妻兒老小的名字,賭咒發誓隻要能回河北,絕對不會再來侵擾。但拿了軍中士兵名冊一對比就知道,這些士兵裡,許多人是世家部曲出身。

這意味著他們祖祖輩輩都是依附著主君生活,他們的土地是主君的,財產是主君的,父母妻兒也是主君的。

他們不僅可以吃飽穿暖,甚至其中有些人在家中高堂病倒時,還能求來一個醫師為他診治,再開幾副藥讓老人煎了吃下,隻要想到這樣的恩德,他們就會淚水漣漣。

他們的主君,那位高高在上的貴人,待他們真的是極好的!

隻要他們願意為他而戰,願意將這條命給他,隻要他們的父母妻兒不辭辛勞地為主君耕種紡織,他們就能得到安穩度日的資格!等到他的弟弟長大了,兒子長大了,也可以像他們一樣,先娶一個妻,生一個子,再上戰場去——!

這不合理。

但陸懸魚很難給他們講明白,況且就連她自己也不能理解河北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豪強,似乎自劉秀光複漢室之後,河北世家就同其他地方格外不同了,樹大根深,難以撼動,久而久之,就連這些被兼並土地後被迫賣身當了奴隸,世世代代給豪族當牛做馬的窮苦人也覺得這就是世間的道理,這道理是沒有錯的,甚至應該被繼續捍衛下去的。

這些部曲兵拿出的最最強有力的證據,就是那些民夫——看看那些不受貴人庇護的黔首蒼頭,他們慘到什麼樣啦!他們缺衣少食,悲慘死去,但即使僥幸活下來,當他們歸鄉時,看到的也絕不會是倚門而望的父母妻兒,他們的家人早就凍死餓死在這個冬天啦!連屍體也會被野狗啃得乾乾淨淨!

所以,有什麼理由不對自己的主君忠心呢?

……有點洗腦。

所以司馬懿和諸葛亮建議她不要再打下去,也有這個原因。

她要是能組建起一支教他們新文化的教師隊伍,教上幾個月,說不定就能給這些人正一正三觀。

但現在的問題是,放走了民夫之後,還有近三萬的俘虜,每天吃飯就是一大筆開銷。

而她糧草將儘。,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