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第九十四章(2 / 2)

她端起飯碗,“你也覺得蹋頓是懼怕我嗎?”

“我們將軍天下無敵!”趙六想也不想,聲音洪亮地吼了出來!

……這個飯碗就差一點掉地上。

兩萬人的軍隊行軍時是非常不便的,一千人一座小營,五千人一座大營,這就是四座大營,還不算輜重營與民夫營。因此出帳望一望,連綿不絕的帳篷與柵欄似乎一眼望不到邊。她想尋太史慈和張遼說說話,要麼找人去他們營中喚他們過來,要是人家在巡營呢,一來一去就得天黑。

她就機智地跑過去了。

……太史將軍還沒吃飯,剛洗過澡,整個人濕漉漉的,臉也紅彤彤的,見到她就不自覺後退了一步。

“辭,辭玉何來?”

“蹋頓一路躲,我一路追,這樣行軍,我心裡不踏實,”她說道,“想尋子義說說話。”

太史慈的眉頭輕輕皺了起來,剛想說點什麼,一瞥見她身後的張遼,又立刻調整好狀態了。

“將軍莫不是擔心他設伏於途?”

“他也許是在路上埋伏,也許是想要尋一個決戰的好地方,”她說道,“總歸不是懼我。”

他走得很慢,但並不慌張。斥候們又報告她說,蹋頓行軍時頗為仔細,無論輜重還是民夫,都不見分毫散漫,雖然比不上中原這些諸侯們的軍隊,但已經是難得的軍容肅整了。

比起烏桓人,鮮卑已經衰落之至,魁頭和騫曼都還想跟她較量一下,何況是烏桓最為強盛的蹋頓大單於呢?他這樣行軍,怎麼會沒有野心呢?

“既如此,將軍或可謹慎行軍?”

“若是咱們再這樣緩行,多半軍中會有怨言,但這也不算什麼,子義治軍我是放心的,”她說道,“我隻擔心蹋頓在等一個時機。”

行軍時再如何謹慎,這幾萬人是絕不可能踩著方陣前進的,他們一定要變成一字長蛇,於是前後軍之間隔個幾裡地都是常見事。

“若蹋頓設伏於途,”張遼忽然說道,“多半要有騎兵接應。”

“而且須得是一支能令我首尾不得相顧的精兵。”太史慈也立刻反應了過來。

再考慮一下袁紹的騎兵,她也明了了。

“文醜,或是鞠義。”

蹋頓的確在慢吞吞地同她兜圈子,這支烏桓主力穿過一片大澤時,甚至因為蚊蟲與泥濘多出了不少病號和傷員,這些人當中一部分還能繼續堅持著前進,還有一部分不免就要被拋棄於野。

比起陸懸魚的兵馬,他的手下自然抱怨的人更多,但這些聲音絲毫差傳不進他的耳中。

大單於雖然是個粗豪仁義之人,但也不是沒有雷霆手腕,誰也不想挑戰他的權威,因此烏桓人至少在他麵前還是保持了乖巧的沉默。

但外表粗豪的蹋頓比誰都精明清醒。

他這樣耐心地等了很久,每天都仔細地聽取斥候們的回報,然後對身邊之人感歎:“陸廉行軍果然整齊有度,她要是願意來依附我,我這些兒子她隨便挑!”

……這個話就不太好接。

但蹋頓還在繼續讚歎,“她若是願意來教一教我如何行軍,如何排兵布陣,我這些兒子也隨便她挑!”

心腹終於聽不下去了,“陸廉出身卑賤,哪比得過袁氏女呢?大單於同袁公聯姻,來日所獲豈止兵馬數萬!”

“這話自然是不錯的,”蹋頓笑道,“但總歸要勝過這一場才有來日。”

袁公的兵馬還未見蹤跡,陸廉可是追著他一路跟了百餘裡。

他這句半真半假的抱怨似乎起了效力,因為下一刻就有親隨進了帳篷:

“大單於!文醜將軍有信至!”

“有信至!”蹋頓罵道,“有信有什麼用,他的騎兵呢?”

但大單於的抱怨第二次靈驗了!

他看完這封信,一骨碌就從毯子上爬起身,滿臉激動地高喊,“升帳!升帳!咱們不躲嘍!”

“大單於?!”

這位占據並州的烏桓大單於叉著腰哈哈大笑,“陸廉有神兵,咱們烏桓人的長刀也未嘗不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