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十三章(2 / 2)

大道已廢,亂世已至,百姓流離顛沛,才會顯現出仁義之士。

陸懸魚便是如此令他知悉的。

此時並州兵馬即將開拔至雒陽,關東聯軍割據之勢漸成,無論誰勝誰負,漢家江山恐怕危矣。

若當真有那一日,他們這些並州將領也不得不考慮出路才是。

這些紛亂思慮在頭腦裡竄來竄去的時候,他又看了已經睡熟的那個少年。

……這人頗喜歡照顧街坊鄰居,尤其是失了丈夫的寡婦,但為何卻說自己喜歡美少年呢?

……他又不姓劉。

鹹魚是被隔壁的聲音吵醒的。

人是十分堅強的種族。

不管經曆了多少苦痛和告彆,都會從悲傷中走出,堅定地、勇敢地……

天啊,孔乙己已經不在了,為什麼蕃氏還會爆炸呢?三郎挺乖的罵他作甚?

她從床上坐起來,撓撓頭,頭皮突然炸了一下!

身旁還躺著個男人!

雖然立刻想起來這是昨晚借宿的張遼,但感覺還是很不對勁啊!

還好張遼還在酣睡未醒。

她躡手躡腳的爬出被窩,被冷氣逼得打了個激靈。

撥撥火炭,拿起一隻陶杯,倒扣在牆上,專心致誌地聽一聽隔壁到底在吵啥。

耳朵剛貼上,蕃氏的哭罵聲便傳過來了。

“你這不知廉恥的逆子!”

……………………至於嗎?

然後三郎的聲音傳進了陶杯裡,十分驚慌,“母親!不是你想的那樣——!”

“人都在這裡!你仍要狡辯!”

“母親!兒子可以解釋的!兒子當真不是無恥之徒!”

她聽得滿頭霧水,正在思考該不該去隔壁勸架時,身後忽然傳來了一聲咳嗽。

榻上的張遼已經坐起來了,正神情複雜地盯著她看。

“……那孩子身體弱,”她收回了陶杯,有點尷尬地說,“我怕他阿母氣急攻心,打壞了他。”

“若如此,賢弟何不現在便去呢?”

“……我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好像他家裡藏了什麼人,貿貿然拜訪,多尷尬啊。”

隻穿著中衣,裹著被子的張遼在揉眼睛,這個畫麵看得她有點不自在。

要是誰現在登門拜訪,那也是很尷尬的,她想,但她確實是清白的。

她很快就不必猶豫要不要登門拜訪這件事了,因為陸陸續續有晨起打水的街坊圍在蕃氏家門口,雖說暫時沒人好意思敲她家的門,但是有人敲到陸懸魚這裡來了。

……等她開門時,還往裡探了探頭。

“陸郎君這也有客?”

……她僵硬地轉過頭,隔著一層窗絹,張遼在那裡穿衣服的身影清晰可見。

“把這個忘了吧。”她說。

“……啊?”

“沒事,我是說那是軍營中的好友,昨夜過來同我喝酒。”她板著臉說,“李二哥,你究竟有何事?”

“三郎身子骨弱啊,這天氣跪在院子裡怎麼成,”李二的脖子終於抻了回來,“你不能去勸勸陳家嫂子?”

她聽得更迷惑了,“究竟何事?”

“其實也是這孩子行事確有不當……”

這幾天不停地在下雪,家家戶戶都要多燒些木柴火炭,因此三郎昨日也出城去撿柴了。

然後他柴沒撿回來,撿回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

城外至今仍然有許多流民滯留,一場雪過去,便僵了一批,這也並非什麼新鮮事。

那女孩兒的母親見到三郎是自城內而出的,便求他帶走自家女兒,為妻為妾、為奴為婢都不要緊,隻要讓她進城有屋住有飯吃便好,留她一條活路便比什麼都強。

也不知道三郎是情竇初開還是惻隱之心,總之是把這小姑娘帶回家中,卻又不敢同母親講,蕃氏操勞整日,疲憊不堪,整治過飯食後便睡下了,至於睡著之後,她兒子從院外將小姑娘接回家中的事,一概不知。

但這事兒怎麼可能瞞得住人呢?今早蕃氏一起床,看到這小姑娘,立刻就氣炸了。

她聽得正發蒙時,那邊蕃氏的嗓門更高了。

“你立刻將她送回去!”

“阿母,兒子既應了她家人,便該照顧好她……”

“你照顧她?你拿什麼照顧?我每日操勞供你吃喝,家中不過勉強溫飽,你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書生要拿什麼照顧她?你是要氣死我嗎?!”

……十三歲的陳三郎撿回來個十一二歲的小蘿莉,這個事聽起來確實有點麻煩。

她扒著牆往那邊兒看了看,三郎當真直挺挺跪在門口,那個瘦弱的身板看著都讓人於心不忍,但是他仍然堅持著給他媽磕了個頭。

“阿母,孩兒可以出城撿柴賣錢,也能替人抄書換些柴米,”他滿眼哀求,“求你留下阿浣吧。”

……早戀真是危害不小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