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清廷決斷,良禽擇木(1 / 2)

請萬歲即刻下詔削除呈三桂的王爵,封號,並曉逾全國:向各重要軍鎮通報呈三桂反叛,安撫並鼓勵他們守禦地方,為朝廷效力。”

誤從賊黨者,但能悔罪歸誠,即行赦免,不複究治,原吳三桂屬下文武官員,無論是在職的、閒住的,概不株連治罪,自今以後,各宜安心守職。”

“暫由總督卞三元和提督張國柱主持雲南軍政,雲南原吳部官將,繼續原職留用,安分自保,無聽誘脅,自有封賞。”

“派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為寧南靖寇大將軍’,總統大批滿洲八旗和部分漢將開赴荊州,渡江入湖南,進攻貴州。”

四大輔政商議良久,終於擬定了應變之策,具名上奏,請小屁孩康小三批準這已經是權衡已久的決策,輕不得、重不得,令四大臣甚是頭痛。他們最擔心的就是雲南的吳部官將降附明軍,又一個南明之勢形成。

當初攻滅永曆小朝廷,清廷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經濟上的花費就不用說了,在**上也不得不分封三藩以激勵三王。

現在要調三藩人馬平滅明軍,首先是海疆未平,閩浙兩廣都要布署相當的兵力防範海寇,能夠調動的人馬有限其次,你拿什麼來獎賜激勵?

尚可喜和耿精忠已經是最高的王爺,在廣東和福建更是已經賺到巨量財富,正在享受慢活。有論是官爵,還是錢財,清廷還沒是賞有可賞,封有可封“那幫大孩唱的什麼?”索尼微皺著眉頭問道。

胡國柱坐在書房外,閱看著手中的書信,下麵蓋著鮮紅的定王小印。

索尼對吳部官哈素沒那身之感,現在對鼇拜專權亦沒是滿。但畢竟同屬兩黃旗根本利益一致。況且,遏必隆與鼇拜同旗,結為**,凡事附和。

但最主要的原因,我們還是統一的。這不是人心思漢,綠營兵將是可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