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當然知道貴州的地理特點,水西更是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地形複雜,穀壑縱橫。
沒有擅長山地作戰的軍隊,沒有熟悉地理的向導,深入水西確實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情。
曆史上的奢安之亂,打了十幾年,四川巡撫、貴州巡撫、貴州總兵,還有西南大將之冠的總理魯欽,都死難殉國。23sK.
但安坤不是奢崇明、安邦彥,吳三桂手下的兵馬也不是明軍。曆史上,吳三桂平定水西,根本就沒用上一年。
雖然具體作戰經過,黃立不是很清楚,但時間卻能確定,也是讓他猶豫的原因所在。
在還沒有穩定根據、發展壯大之前,儘量少樹強敵。
特彆是對吳三桂,能不招惹就不招惹,彆耽誤他爬科技樹,打造厲害的武器裝備,使本部的明軍更加強大。
“如果水西難堪大用,調動主力入黔作戰,似乎是不智之舉。至少,與自己已經設計好的作戰計劃和發展思路相悖。”
黃立暗自歎了口氣,垂下眼簾,開始了長長的思考。
實力有多大,就占多大的地盤,倉促擴張,不僅會過早地招惹強敵,分薄兵力也是大忌。
“就算水西能牽製住吳三桂相當長的時間,立足川東川西發展的我軍,摻和貴州的作戰,好象也是力有未逮。”
“但置之不理的話,不僅傷了抗清義士之心,傳揚開來,對其他有可能舉旗抗清的義士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打擊。”
“而且,放過削弱吳逆實力的機會,也有點說不過去。畢竟,吳逆是敵非友,是可以確定的事實。”
“之前自己也作過布置,探悉桐梓、遵義方向的道路,防範吳逆可能派兵入川攻打。說不定,能夠借水西之亂,順勢完成布署。”
常金印和倪生龍眼巴巴地等待著,他們雖然有膽卻無識,不明白目前川東明軍的處境,隻覺得抗清的聲勢越大越好,才四處煽風點火。
黃立思之再三,才緩緩說道:“就目前的形勢,我軍實在抽不出多少兵力增援水西,甚至連牽製都做不到。如果能給我數月時間準備,或許能援助水西抗清。”
“鬥膽敢問殿下,這數月時間具體是多少?”常金印心中忐忑,拱手問道。
黃立略微估算了一下,說道:“最少也需要三個月,四五個月更好。”
常金印和倪生龍對視一眼,都顯出無奈和失望的神情。
“安坤是不是在等你們回信兒?”黃立笑了笑,開口問道:“沒想到某的名聲,都傳到了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