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長安回家幫著顧老太準備了一桌子好飯好菜,等顧老頭起床之後拜過祖先,燒了鞭炮,一家人就吃起來,顧老頭就拎著他的煙杆子,慢悠悠的出去晃悠了。
顧老太則是和顧長安將家裡準備的東西都用筲箕裝起來,等會兒大家來的時候用來招呼客人。
不過這個時候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糧食也都是有限的,即使顧長安家裡富裕,要讓他們將糧食拿出來招呼人,也沒那麼土豪。
但相對於村裡人來說,顧家擺出來的點心還是很拿得出手的。
有昨天晚上做的發糕,切成薄薄的一片,黃橙橙的,孔洞分明,看著就讓人喜歡。
還有拜神用的福餅,平時積攢起來的南瓜子,用糖炒一炒,也香得很,很受大家的歡迎。
當然,對於孩子們來說,最喜歡的永遠都是糖果。
顧家莊村子大,孩子多,顧家就算是家裡有粵都那邊寄回來的糖果,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擺出來讓大家肆意品嘗,這種款誰都擺不起。
不過顧老太曆來心細,又心靈手巧,每年都會將橘子皮收集起來曬乾,又將平時種的冬瓜留下一兩隻,等到了將要過年的時候,就開始熬製陳皮糖,冬瓜糖,正好過年的時候就拿來招呼客人,又便宜又體麵,孩子們也很喜歡。
吃過早飯,就有小孩子陸陸續續的過來拜年,顧長安笑眯眯的給每人分了點東西,孩子們就又呼啦的跑去彆家了。
雖然不是沒一家都像顧長安家裡準備這麼多東西,但其他比較富裕一點的人家也會像他們一樣準備一些糖果瓜子之類不怎麼花錢的東西來招呼孩子們,他們到處跑,一天下來也能得不少好吃的,都特彆的高興。
孩子們之後,就是大人們了。
顧老太的身份地位擺在哪裡,又是長輩又是英雄,還有個兒子位高權重,所以每年的大年初一到他們家來拜年的人都很多,可以說是絡繹不絕的,更彆說今年還有個考了市狀元的顧長安,大家都覺得他們家的祖墳埋得好,有福氣,過年自然也願意過來沾沾福氣。
這一天顧長安招呼客人從早笑到晚,整張臉都快要笑僵了。
第二天是親戚之間探年的日子,媳婦們都紛紛帶著娃回娘家拜年,顧長安家裡倒是挺冷清的。
她家沒有姑奶奶回來探親,她也不用去外祖家探年。
顧老頭和顧老太年輕時候也生過幾個孩子,但那年頭,兵荒馬亂的,又缺衣少食,前麵生的幾個孩子都沒了,隻留下一個顧流鳴,至於顧長安的外祖家,就更是一個人都沒有了,至於老家還有沒有親人,顧長安就真的不知道了。
說起來,她媽宋小薇算是顧家的童養媳了。
當年宋小薇跟著她外公外婆從外地來,誰知道到了這邊水土不服,兩老的都一病不起了,正好遇上顧老太,那個時候宋小薇雖然生得有些瘦小,但人還是很好看的,顧流鳴一眼就喜歡上了,外公看她爸人生得人模狗樣的,顧老太這人雖然潑辣了些,卻也是個心地善良,為人正派的,因此臨死前將女兒許給了顧流鳴,還將身邊的財物也都留了下來給宋小薇做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