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盂蘭盆會 袁皇後的反擊(2 / 2)

“可就在湘東王八歲那年,一場風寒襲來,湘東王病重,當時太醫也並非束手無策,隻是陛下非要親自給湘東王親自診治。陛下醫術雖然尚可但比太醫卻是不如,最後也不知是用錯了哪味藥,湘東王越發病重,等太醫再來診治時已經晚了。”

“最後太醫用儘全力將人救了回來,可湘東王雖然病愈,但卻一隻眼就此患上眼疾,幾近失明。”袁皇後道,說來也算是可憐孩子。

沈舒聽到這個故事,還是覺得哪裡不對。

“您覺得是太子?”沈舒對袁皇後問道。

袁皇後搖搖頭:“我不知,隻是有些懷疑罷了。”

沈舒卻道:“我覺得不是太子。”

她給出了自己的理由:“湘東王隻有八歲,還是一男童,如何會對太子構成威脅?且湘東王就算生有異象又如何?他一非嫡二非長,若非有大雍有大變故,就算太子被廢也輪不到他。”

“朝臣難道隻會因為一個異象就支持湘東王上位?”朝臣又不傻好嗎?

“湘東王早慧,有才名。”袁皇後又道。

沈舒道:“太子就不早慧?就沒有才名了?”雍帝的哪個兒子沒才名?況且太子還是東宮三師花了無數心血教導出來的賢王,滿朝讚譽。

袁皇後一想覺得也對,隻是此事的受益者是太子,大家難免都往太子身上懷疑,就連石修容和湘東王不也這麼認為嗎?

“從母,我視太子為死敵,不可能為他辯解。”沈舒歎了一口氣,“隻是阿翁說太子多走皇皇正道,想來這種陰私手段他應該不屑用。”

除開孫貴嬪和孫氏做的陰私蠢事外,太子走的基本都是陽謀。比如直接擼了母舅孫渚的所有官職,令朝野稱讚他大公無私。比如孫貴嬪和六皇女,太子則直接大義滅親。再比如即將發生的盂蘭盆會跪經,這些都是光明正大的手段。

有時候比起陰謀詭計,這種陽謀才最難解。

沈舒這些日子苦苦思索,袁皇後究竟該在盂蘭盆會上如何做才能壓住太子風頭,隻是至今無果!

“太子處事確實喜歡走大道。”這點袁皇後也承認。

但她也道:“就算不是太子,是孫貴嬪做也不無可能?太子也沒少給孫貴嬪收拾這種爛攤子!”

沈舒無言以對,但她覺得此事怪異,不過她也沒有反駁袁皇後,因為七皇子出事受益最大的確實是太子。

“不說這些,還是說說湘東王吧。”袁皇後道。“石修容是個妙人,她當婆母應當還不錯,八娘也不算難相處。八郎太年幼,六郎也是孫氏子,我覺得還是七郎最好。”

沈舒卻道:“從母,若你手中有一明珠,你覺得該如何賣出?”

“自然是價高者得。”袁皇後理所應當。

沈舒道:“可他們給的價都不夠高啊!”時到今日,不管是太子還是湘東王都沒有拿出實質性的籌碼,她為何要這婚約?

“從母,這蚌中的明珠隻要不取出是能夠不斷長大的,你說等我再大一些,這價格會不會更高?”沈舒道。

袁皇後懂得沈舒的話:“待價而沽。”

“隻怕是陛下等不得。”袁皇後道。

“我和阿翁商議好了,一個月後我會回袁家讀書。之後我會病弱,前往彭縣或是京口養病。”沈舒道。

這下袁皇後不同意了:“彭縣那裡能有什麼好的女師教你?來往的能有幾個士族女?不行,我不同意,不在台城也得留在建康。”

說完就直接哭了:“我好不容易盼你歸京,這才幾日,你就棄我而去了!”

沈舒:她突然覺得自己是個負心漢!

最後沈舒好說歹說把袁皇後哄好了一些,但袁皇後就是不鬆口讓沈舒去彭縣,最後沈舒決定將此事交給袁充解決。

她昨日和袁充談過自己買糧的事後,她就知道袁充默認了自己對彭縣的經營。

因著明日還要舉行盂蘭盆會,袁皇後鬨了一會兒後就去休息了,但這次她不願意和沈舒分開了。

臨睡的時候沈舒還問袁皇後明日打算如何應對,可袁皇後卻讓她乖乖睡覺,不要操心。

看袁皇後胸有成竹的樣子,沈舒合上眼睛。

她應該對袁皇後有信心。

第二日三更天的時候,沈舒就被叫了起來,和袁皇後一起被梳妝打扮。

她倒是還好,年紀也小,被換上了一身縣公主禮製的展衣。

可袁皇後就麻煩了,盂蘭盆會雖不用穿禮製最高的褘衣,但卻要穿闕翟。

闕翟也是王後六服之一,是從先王祭群小祀而穿的禮服。盂蘭盆會本就是為感念父母之恩,自然要祭祀超度被雍帝追封的先皇。

沈舒坐在一旁靜靜地看著袁皇後更衣、上妝,梳頭、戴發冠,最後從明媚的少婦變成了威嚴的國母。

看著袁皇後頭上的鳳冠,沈舒都覺得壓得脖子疼。

想想雍帝簡單的冕冠,她覺得就是為了自己脖子,也得努力當皇帝!

在袁皇後上口脂之前,沈舒趕緊遞了一塊糕點給袁皇後:“從母,先墊一墊。”

袁皇後接過,囑咐道:“今日委屈一些,多用些糕點,少用水。”

沈舒點頭,她知道今天一上午估計都沒更衣的時間。

果然不管是哪個時代,搞這種大型集體活動都是受罪!

大約卯時左右,內庭妃嬪都來到了顯陽宮,沈舒也終於得見雍帝的所有高階妃嬪,可以說環肥燕瘦,各有特色。

她這一刻突然有些明白為什麼人人都想當皇帝了!

半個時辰後,袁皇後就帶著妃嬪上了鹵簿。

《獨斷》雲:“天子出,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時至今日,不僅帝王有鹵簿,皇後、皇太子和公卿出行皆有鹵簿。

天子出行分很多種,大駕、法駕和小駕,隻有郊祀天地時用大駕,一般出行都用小駕即可,畢竟天子大駕太過奢靡,需公卿奉引,太仆禦,大將軍參乘,隻參車就要有八十一乘。

帝王大駕出行的場麵太過震撼,就曾有人有感而發“彼可取而代之”一語。

這次雍帝舉行盂蘭盆齋會自然不可能用大駕,甚至連六駕的金根車都沒用,隻用了一輛四駕的金根車,上麵有十二旒。

雖然參車的數目也減少了,但屬車、司南車、禦衣車、禦書車等依舊有幾十車,這還不算各種旌旗和護衛軍,緊接著後麵的皇後鹵簿、太子鹵簿也是如此,後麵還有公卿鹵簿,一行人巍巍壯觀。

沈舒第一次知道原來出行一次這麼麻煩。

她也如霸王一般真切地感受到帝王在這個時代所享有的威儀和權勢!

其實出行的地方並不遠,就在雍帝之前舍身的大通寺,這裡離台城很近。其實想想也是,如果不近的話,雍帝豈會整日在這裡參禪悟道,最後還在這裡舍身了。

話說回來,雍帝要是真想出家,也不會選離皇宮那麼近的大通寺。可見就是作秀,放不下這台城的權勢。

大通寺作為皇家寺廟,又是梁武帝舍身的地方,自然和一般的寺廟不同。寺內樓閣台殿,九級浮圖聳入雲表,琉璃雲母,金身佛像,奢靡絢麗。

沈舒禮同縣公主,其實就是前漢的翁主。隻是大梁規製,不管是皇女還是王女都需在及笄之後或是出嫁前才會冊封,所以沈舒倒是個特例,她站的位置旁邊都是已經出嫁的婦人,倒是她一個小豆丁顯得格格不入。

盂蘭盆會的日子是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隻不過南雍的中元節和鬼節不搭邊,沈舒也沒感覺到後世傳說中的鬼節的陰森感,她隻覺得熱。

對,就是熱!

誰頭上頂著個大太陽不熱啊!

特彆是還不給穿短袖,她低頭看了看自己這身衣服,裡三層外三層,她覺得自己都快中暑了,至於上麵念得什麼經文,她基本聽不進去。

她隻知道跟著眾人一起跪,然後肅手站在一旁當雕塑。

此時她是真心羨慕雍帝、袁皇後和太子,因為這三人可以進到大殿進香聽經。

她覺得就是為了以後每年少遭些罪,她也不能隻當個縣君!

正當沈舒覺得自己快忍不住的時候,一道清雅的男聲想起。

“臣有表奏。”太子起身道。

沈舒精神一震:來了!

“奏!”

“臣為儲君,當為天下臣民之表率,當此盂蘭盆齋會之際,兒願效目連之孝道,為母跪經祈福,以求母親鳳體康健,平安無疾!”

聽到這話雍帝大笑:“太子大孝,你母親雖未於你有生育之恩,卻於你有養育之恩,為兒女者孝順嫡母,是為人倫綱常不可錯也。吾兒大孝!”

一時間朝臣都對太子跪經未袁皇後祈福一事大為稱讚!一時間都快把太子誇成天下最大的孝子了!

沈舒覺得要不把事情寫進二十四孝都對不起這些人的賣力誇讚!

聽著雍帝的笑聲,沈舒明白雍帝是希望看到太子此舉的。太子得仁孝之名,又能緩解和沈氏、袁氏的矛盾,讓北伐諸臣同心同德,可以說一舉多得。

這是雍帝最希望看到的政治場麵!

袁皇後絕不能阻止太子展現仁孝,不然第一個惹怒的就是雍帝。

這是一個僵局。

就在此時,隻聽到袁皇後緩緩開口。

“太子一片孝心,予甚為感動,隻是予為繼後,受此大恩深感不安。長幼有序,嫡庶有彆,太子若要祈福,也當先為先皇後祈福。”

說完,袁皇後也是一揖。

“先皇後薨逝多年,予懇請陛下和太子顧念先靈,勿忘先人。”袁皇後道,“予身為繼後,願陪太子一起先為先皇後跪經祈福。”

這時先皇後所出的三位嫡公主一起出來請命道:“皇後賢德,太子仁孝,兒汗顏!願隨皇後太子為母祈福,再隨太子為皇後祈福!”

緊接著其餘的庶子女也起身附和。

雍帝倒是很高興:“朕之子嗣皆大孝!皇後賢惠,母慈子孝,兄妹和順,古來皇族未有也!”請牢記收藏:,網址 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