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時候,宣傳部門找過大江衛視和青藍衛視的消息也被傳了出來。
“Emmm……大江衛視也就算了,青藍衛視是怎麼想的?”
“如果《百歸記》同時在青藍衛視和星洲衛視播的話,收視率這塊,青藍衛視好歹能壓一壓星洲衛視。”
“大江衛視不尷尬,《射天狼》成績不錯的,請問青藍衛視,對於前方兩部《百歸記》有什麼想法?”
“問題在於,大秦衛視現在的收視率隻比青藍衛視低0.13%,按《百歸記》的爬榜速度,青藍衛視上麵會不會有三部《百歸記》?”
網友們看熱鬨不嫌事大,然而,一天之後,正如網友們所猜測的那樣,在這一天的衛視收視率排行榜上,前三的《百歸記》整整齊齊,第4位是大江衛視新上的《黎明1973》,青藍衛視的《冬日之約》目前排在第五。
青藍衛視:“……”
原以為掉出前一已經是躺平了,事實證明,隻要想掉,依舊可以掉得更低。
……
星洲衛視的收視第一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收視率卻始終沒有突破4%,畢竟大秦衛視和旭日衛視分散了一部分觀眾。
大江衛視的《黎明1973》倒是來勢洶洶,然而,論質量,《黎明1973》比起《射天狼》還是要遜色一些——《黎明1973》播了一小半之後,《百歸記》的時代背景也由近代轉換為現代。
《百歸記》和《射天狼》競爭時,兩部劇所處時代不同,卻都展現出了厚重的曆史底蘊,兩部劇各有擁躉,《射天狼》贏在單一衛視收視,《百歸記》贏在總收視。
可《黎明1973》不同,它和《百歸記》目前劇情所在的時代背景很接近,觀眾們隻要稍加對比,就能看出兩部劇之間的差距。
一部劇質量好與壞,用文字或許很難描述得清晰,但隻要有可以作為比較的對手存在,它的好就可以凸顯出來。
同樣的時代,論劇情的流暢度,論畫麵的色彩與劇情的節奏,顯然都是《百歸記》更勝一籌。
《百歸記》眼下已經播到了劇情的後半部分,追劇的觀眾卻越來越多,劇集的口碑也在各大平台不斷發酵。
如果是《射天狼》那樣的作品,或許有和《百歸記》對抗的實力,但《黎明1973》並不是射天狼,《百歸記》也不是剛播出時那般不被看好。
“《百歸記》真的好強!”
“不是,它不會打算三台進前五持續到大結局吧?”
“……如果星洲衛視收視上4%,大秦衛視和旭日衛視都上3%的話,是不是意味著,隻要有十個人看劇,就有一個人在看《百歸記》?”
“咳……其實我周圍認識的人都在看《百歸記》。”
“我也……”
星洲衛視登上收視率第一的寶座,要從劇集播到21集起算,從那之後,所有平台的劇迷和劇評人都在猜,星洲衛視這個第一什麼時候掉下來。
劇迷們給過《黎明1973》期待,給過青藍衛視接檔《冬日之約》的諜戰劇《諜蹤》期待,可星洲衛視就像被釘在了收視率榜上一樣,壓根沒動過位置。
不僅如此,大秦衛視和旭日衛視在收視率榜前五的位置也很穩固,旭日衛視對此倒很淡定,畢竟《代號11》大爆過,大秦衛視就不同了,《百歸記》播的這段時間,大秦衛視總忍不住放出各種表情包,興奮之情所有人都看得出來。
“話說,《百歸記》播完之後,小林會不會是圈內最搶手的編劇?”
“準確地說,不用等劇播完吧?現在不就是了?”
“仔細想想,《百歸記》如果隻在某一家衛視播,收視是不是可以破6?”
儘管林濟微博的簡介部分隻有“編劇”兩個字,儘管他給自己的劇打廣告並不是十分積極,但在不知不覺中,林濟已經成為了編劇圈中粉絲最多、最受矚目的編劇。
“小林粉絲爆漲,而且關注他的明星好多。”
“不是已經有營銷號列出了表格,專門統計那些明星關注了小林嗎?我覺得彆人我可以理解,秦翼又怎麼好意思的?”
“新劇又撲了,沒辦法的……”
林濟同樣在看誰關注了自己的八卦,主要是圈裡的明星實在太多,他認識的很少,總不能去粉絲列表裡一個個搜索。
如果不是看八卦,林濟都不知道秦翼新劇上了,還是在《百歸記》同一檔期,隻是《射天狼》《百歸記》和《冬日之約》幾部劇的防守實在太牢固,秦翼新劇壓根沒有出頭的機會。
看完八卦,林濟掏出手機,開始編輯微博。
他的粉絲們第一時間看到了微博內容。
隻見#多位明星關注林濟#這條tag下,林濟主頁有一行字:【No未來娛樂,謝謝。】
#知名編劇林濟下達重要指示#
#簡單翻譯一下:未來娛樂,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