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二章 藝術源於生活(1 / 2)

大宋女術師 悠然南菊 5030 字 2個月前

四月十一日,是衣尚坊分店在登封縣開張的日子。

在登封縣,他們根基尚淺,並無熟人。

高歌正是想到這一點,才從青羽宗過來給好友撐撐門麵,當日按照前世開張的樣子,提前定製了許多鮮花籃擺放在衣尚坊兩側,還用紅布拉了橫幅,再用靈氣製造一些類似八發禮炮的東西。

這氣氛,一下子就起來了。

這樣的開業形式,土生土長的古人哪見過,都駐足觀看湊熱鬨。

見氣氛烘托到位,蘇亦欣不疾不徐的開口:“歡迎父老鄉親們前來捧場,小店主營女子成衣,鞋襪,夫妻情侶款成衣,款式新穎,價格公道,最重要的一點,隻要是私人訂製,絕不會撞衫,各位感興趣的,可進小店看看,今日開張,所有衣品服飾一律廉平,隻限今天。”

蘇亦欣說完,安蘭帶著幾個繡娘,將準備好的展品拿出來,就放在門口。

這些成品,是五個繡娘這一個多月精心繡出來的精品,每一件都美的無可挑剔,不管是年輕姑娘,還是當家主母,或者是家裡的老祖宗,各式各樣都有。

一位中年婦人圍著拿出來的十二件展品,每件都仔細看過,最後道:“這衣裳,確實好看。”

“對,與我們平時見過的不一樣,就是怪好看。”

出聲的同樣是一位三十出頭的婦人,頭上簪滿了朱釵,一看就知道這人有錢,她身邊還站著一位十四五歲的姑娘。

那姑娘個子與蘇亦欣差不多高,約五尺二(一米六二),很瘦,襯的那對眼睛格外的大。

前朝以豐儀為美,宋朝以清瘦為美。

是以,宋朝的婦人,普遍都比較清瘦。

她看著其中一件嫩黃色的羅紗裙:“這裡的繡娘可真厲害,能想到這麼漂亮的衣服款式!”

站在一旁的安蘭,聽到最後這一句,笑意盈盈道:“姑娘,這些衣衫,可都是我們東家自個設計的,隻此一家,彆無分號。”

“這樣啊!”

女子央求身旁的婦人:“娘親,我喜歡這件裙子,你給我買嘛!”

他們家就不差錢,女兒眼光高,一般的裙子還真看不上,是以婦人痛快的讓安蘭將那件嫩黃色的裙子包起來,連價錢都沒問。

發言之後,蘇亦欣就帶著高歌進到店裡的二樓。

兩人靠著窗戶,聽到下麵的對話,高歌嘖嘖兩聲:“難怪你選擇今日開張,的確是開張大吉啊!”

這麼痛快的主顧,可不多見。

有一就有二,今日開業,現場就賣出去四條裙子。

還有兩位是因為尺碼不合適,讓繡娘重新給她量了尺碼,專門定製。

這六條裙子,價格參差不一。

最貴的要四十五兩,就是最開始那位小姑娘看中的嫩黃色裙子,最便宜的也要十兩銀子。

今日剛剛開張,就入賬一百八十一兩銀子。

繡娘們欣喜不已。

因為東家說過,裙子賣出去了,立刻就有提成,說他們的薪資結構,屬於底薪加提成,先前與他們說了好幾遍才懂。

一開始還不太樂意。

現在想想,隻要生意一直如此,那占便宜的其實是她們自己。

不由得乾勁十足。

恨不得立刻就埋頭去後院繡花去。

但蘇亦欣到申時末刻就不讓她們繡了,說是天黑對眼睛不好。

“東家,我們這些繡娘,吃的就是這幾年的飯,眼看生意這樣好,我們還不得抓緊時間,多做些衣服出來。”

“你們的想法,我知道。”

蘇亦欣點頭道:“隻是,不管做生意還是如你們賣手藝,要的就是一個細水長流,你們要是熬夜刺繡,要要不了兩年,眼睛就壞了,到時候損失更大。

還不如一開始就保護好眼睛,繡個十年二十年,都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