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一個商場職員的孩子得了重病,醫療費十分昂貴,家庭負擔不起,商場負責人就同意以這樣的方式向社會募捐。
“爸爸,媽媽,有人生病了,很可憐。”喬斯澄率先說道,臉上一副擔憂的樣子。
“那我們要不要幫幫他?”喬一鳴問道。
“要。”喬斯澄肯定地回答。
“真是一個好孩子。”魏詩詩忍不住誇獎道,沒想到小小孩子就知道助人為樂。
魏詩詩掏出了自己的錢包,遞給喬斯澄說道:“去吧,這裡麵的錢,你想拿多少捐出去都可以。”
喬斯澄看了一眼喬一鳴,喬一鳴點了點頭,喬斯澄還是接住了,他跑到捐款箱前麵,踮起腳尖,從魏詩詩的錢夾裡掏出三張一百大元塞進了捐款箱。
然後跑出來又將錢包還給了魏詩詩,說道:“謝謝媽媽,有我們的幫助,他一定會好起來的。”
魏詩詩笑著摸了摸他的頭,十分欣慰。
剛才她還擔心這個孩子,小小年紀花錢沒有節製,長大後容易形成揮霍的習慣。可是現在看到他這麼有愛心,才明白,他花錢多是因為不缺錢,而且懂得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
比如剛才花錢是為了儘孝心,現在花錢是為了助人為樂。
這時候喬一鳴也掏出了自己的錢包,遞給喬斯澄說道:“剛才那份兒算媽媽,現在你替爸爸也向那個小朋友捐點錢,你想捐多少都可以。”
“好。”喬斯澄接過錢夾,再次跑向捐款箱。
他看到喬一鳴的錢夾裡麵錢比較多,於是就拿出了一遝投了進去。
雖然錢數比較多,但是這一次魏詩詩並沒有阻攔喬斯澄,因為這錢花的有意義。
古人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據魏詩詩所見所聞,喬氏不僅擁有龐大的賺錢企業,還開設有慈善機構,比如福利院,而且喬氏旗下的醫院能在短期內迅速獨占鼇頭,一定有它存在的道理。
喬父喬母雖然隱退,但是每年都會向社會各界捐出一筆錢,用於救助那些需要的人。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喬氏夫婦受人尊敬,這麼多年一直成為佳話被流傳。
喬斯澄長大以後,肯定要繼承喬家的家業,她希望他也能夠像祖輩那樣能夠擁有這樣的胸懷,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企業家,而不是一個單純的賺錢機器。
喬一鳴明白魏詩詩的心思,就像他明白程琳一樣。
她們都是極其善良的女人,女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絕對不吝嗇。
喬一鳴也想送魏詩詩一件禮物,在他的印象裡麵,好像從來沒有送過她東西。每次幫助她,她都心心念念要還清這份兒人情。
現在他們即將成為一家人,這份情就讓她一輩子慢慢地還吧。
喬一鳴聽母親說過,在他們老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一個男人要為一個女人買雙鞋,鞋子合不合腳隻有女人自己知道。
如果女人對鞋很滿意,也就是對這個男人很滿意。,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