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王守仁已經被自己派去了高麗‘實習’。
再加上這一次自己反應極其快速的緣故。
按理說不應該有其他人搶占了自己的功勞才是。
那眼下這般情況,貌似除了寧王已然逃離之外,再也沒有其他合理的解釋。
說到王守仁。
之前朱厚照,還不解當年的他。
為什麼會在王守仁抓住寧王之後,還下旨讓他放掉。
原本他也和看過史書的眾人一般,以為這隻是當年的他性子頑劣,非要奪下這平叛的功勞罷了。
可是在經曆了如今的種種看來,朱厚照已然明白,當年的他之所以那般對待王守仁,貌似是為了他好。
真的!
在現在的朱厚照看來。
當時的他之所以那般舉動。
根本就不是後世史書所言的搶功一事。
而是確確實實的為了王守仁著想罷了。
當年的王守仁,在正德十二年的時候。
就已經官至都察院左僉都禦史,負責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
在這期間,王守仁奉旨征剿南中地帶的盜賊匪患。
可是等時間到了正德十四年,也就是寧王準備要造反之時,王守仁已經平定了大部分的匪患,兵符都上繳給了朝廷。
也就是說他在這個期間內,手中就好似之前南直隸的一眾官員一般,根本就沒有調兵的兵符。
那寧王之亂他又是如何平定的呢?
按著史書的記載。
王守仁在得知寧王叛亂的消息後。
立即趕往吉安,募集義兵,發出檄文,出兵征討。
若是適逢天下大亂,這般勤王的舉動,倒是也還可以說的過去。
可是不要忘了。
當時的大明雖然不算是四海升平,但是也差不哪去。
在沒有皇上旨意到達之前,王守仁這般肆意妄為的舉動。
募集義兵!
私自出兵征討!
如此誅心之舉,試問天下那個君王能容下他?
可到最後。
朱厚照容下了他。
而且還幫著他善後清理掉了這後患。
到頭來,王守仁成為一代聖賢,可朱厚照卻得到了一個遺臭千年的惡名。
滿朝文武或許都能看清楚這裡麵的種種,但是在為其立書立傳之時,無人敢出麵道明這一切。
當然,這和朱厚熜的上位,也不無關係。
要知道若是前任帝王那般英明的話。
又豈能輪到他這麼一個叔叔家的弟弟上位。
而在朱厚熜登基為帝之後,明麵上是對王守仁有過短暫的‘賞識’。
可是這般給大家看的‘賞識’,也並未維持太長的時間,畢竟不是所有帝王都如朱厚照一般大氣。
也並不是所有的帝王,都能容忍自己的朝中,出現一個可以隨意在民間招募兵丁的權臣存在。
於是一來二往之下,朱厚熜漸漸冷落王守仁,將滿腔抱負的他,變成了一個閒置的伯爵。
王守仁心灰意冷。
在嘉靖元年的時候。
借著父親去世需要回鄉守製的借口,退出了朝堂。
後續雖然又被朝廷招募平定匪患,但是在平定之後,也因為身體緣故,病逝於歸鄉的船中。
一代名臣,就這般劃上了帷幕。
朱厚照暗暗思索。
思緒更是胡亂飄飛。
就在他暗暗琢磨這件事情的時候。
一匹快馬也從南邊疾疾馳而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