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緣由所在(1 / 2)

正德崛起 何氣生財 5420 字 2024-04-17

吳一傑看著對麵靜靜站立,沒有離開意思的劉養正。

大概也能猜測出來,這‘柳幕僚’應該是對這件事情很感興趣。

所以稍稍沉吟了幾息的他,一邊邀請劉養正去屋中就坐,一邊繼續說道:

“在您前來王府之前。

王府之中是沒有這麼多的護衛的。

那時候的王府上下,也就是僅有府邸大門站崗那些護衛,還可以衝衝門麵。

不過他們的人數,也就才百人多點而已,可謂是少的根本就不像是一處王府所在。

至於王府之中的其他地方,可以說是一個府兵也沒有,大多數都是雜役和奴仆,充當了護院的職責。

唉!”

說到這裡的吳一傑。

輕輕的歎了一口氣之後,繼續說道:

“而且這般情況,隨著劉養正劉大人的外出公乾,就開始變得更加嚴重起來。”

對麵的劉養正沉默不語。

不過吳一傑所言的這個情況,他倒也算是知情之人。

畢竟當初是去大同和韃靼小王子進行交易,此事事前雖然已有商榷,但是此去大同,安全與否也未可知。

寧王擔心劉養正的安危,所以乾脆將那些護衛之中的精乾之輩,儘皆都抽調了出來,一起跟著他北上離開了。

他若是沒有記錯的話,那時候偌大的寧王府,護衛已經開始變得屈指可數了起來,要不是必須留下一些充當門麵。

估計那時候的寧王爺,讓自己將整個寧王府的護衛全部帶走的心情都有。

當初的劉養正因為寧王此舉感動不已。

如今劉養正因為吳一傑的提醒,再度想起此事的時候,心中依舊難免有些激動。

要知道當初的寧王府,因為受前任寧王罪責的拖累,府中的護衛基本已經被裁撤皆無。

區區剩下的那些,也僅僅隻是皇上為了維護寧王的皇族身份,沒把事情做的太絕罷了。

畢竟按著大明藩王的護衛製度。

當年太祖之時,分封各地的諸位王爺,除了幾個年齡較小的就一個護衛編製外。

其餘那些諸如秦、晉、燕、周、楚、寧等年齡較長的兒子,基本上都有三個護衛編製。

莫要小瞧這區區個位數的護衛編製,若你知道這一個編製名額,可能代表著三千到六千的兵丁數目時,你又作何感想?

但是這般風光的歲月,隨著朱棣的‘清君側’,而開始變得一去不複返。

寧王一脈不僅從大寧被改封到南昌不說,手下的護衛更是一裁再裁。

護衛數量也從原來的兩萬餘人,變成了後來的幾千。

之後更是被各種巧立名目,到了方才吳一傑所言的百十多人。

聽到這裡的劉養正,已經大概猜測出來了其間緣由。

畢竟之前自己帶著護衛離開,寧王府上下就變得護衛不足了。

這般巨大的王府,就靠著那些奴仆和雜役來負責守衛之責,總歸不是長法。

一旦王爺急需用人的話,想要從城外諸處調動,那在時間上根本就來不及。

如此看來的話,那些打手應該就是在那個時候被豢養起來,用以當做應急之用的吧。

果不其然。

吳一傑在稍稍停頓之後,繼續說了下去。

“後來隨著了劉大人的離開,我就琢磨府中這般情況總也不是長法。

皇上那邊不撥給咱們寧王府護衛的名額,但是我們也不能就這般傻傻的乾等著啊。

所以我在考慮了一陣之後,直接像王爺提出了招攬一些江湖人士,養著他們用來以防萬一。

事情奏報上去,王爺想了一下倒是也沒有否定,隻是提醒我小心一點,莫要讓朝廷抓住什麼把柄。

嗬嗬!”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