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的劉健李東陽兩人,神情嚴峻的同時,對於高麗是因何惹到弘治皇上一事,也開始變得越發好奇起來。
劉健稍稍思慮了幾息,未想出高麗到底是做錯了何事的他,拱手對著弘治皇上奏報道:
“啟稟皇上,高麗此舉,確實是有蔑視我大明天威之嫌,若是下旨訓斥仍不能讓皇上消氣的話,那微臣諫言,不若直接下旨,讓那晉城大君來我大明負荊請罪就是,這般一來的話,應該也能起到警告天下諸處藩屬國的意思。”
劉健話語說完,躬身行了一禮之後,就準備抬頭朝著弘治皇上望去,好等待著他的決斷。
結果他方才話音剛落,耳旁就傳來了弘治皇上冷漠的話語聲。
“不夠!”
嘶!
劉健聽到此言,眉頭緊皺的同時,也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這還不夠,那想怎麼辦,難道非得讓其將王位交回到那燕山君的手中不成。
想到這裡的劉健,抬起頭看向弘治皇上的同時,更是試探著問詢道:
“皇上,要不直接一紙詔書過去,然後大軍壓境,做出進攻態勢,命令那晉城大君趕緊俯首,將王位再返還給燕山君?”
劉健一臉試探的說出此話,但是在內心深處,劉健認為是沒有這般必要的,要知若是按著這個辦法進行的話,大明軍伍牽扯其中,幾乎已經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為光靠詔書想讓晉城大君俯首,那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就算晉城大君畏懼大明威嚴,心中生怯,然後願意俯首。
可是那些跟他一同推翻燕山君王位的朝臣兵馬,也絕對不會讓這種可能實現,要知一旦燕山君重新登台的話,少不了又將是一番血腥的屠戮,之前參與推翻燕山君一事的朝臣,全部要受到燕山君的雷霆報複。
所以那些朝臣和兵馬,就是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也絕對不會讓這種情形出現,肯定會誓死阻擋燕山君的重回王位。
而這般做的後果就是,本來就是為了維護上國威嚴的大明,勢必要出兵介入此事,強勢將晉城大君趕下王位。
但是光下旨斥責已經不能叫皇上消氣,眼下也就隻剩下這個計策可出了。
就當劉健話語說完,一臉探尋朝著弘治皇上望去的時候。
坐於龍椅之上的弘治皇上,在聽到劉健這般建議之後,神情微微有些緩和的他,開口輕聲說道:
“燕山君已經死了!”
嗯?
劉健聽到弘治皇上這番言語,瞪大眼睛的同時,心中也已經為難起來。
之前他還擔心,擔心弘治皇上認可他方才所提的建議,結果現在來看,這條建議也隨著燕山君的死去,而徹底變得無法實施起來。
想到這裡的劉健,一時之間也有些犯難起來,轉頭將目光放到了一旁的李東陽身上,見到他也是緊皺眉頭之後,劉健的眉頭也開始皺的越發緊鎖起來。
就這般沉吟了片刻之後,摸不透弘治皇上心思的劉健,乾脆直接躬身拱手,對著弘治皇上開口問詢道:
“微臣愚鈍,還請皇上賜教!”
龍椅之上,弘治皇上數次想要開口說話,可是到了嘴邊,還是忍了下來,此刻聽到劉健問詢的他,神情漸漸變得冷峻,直接開口說道:
“既然高麗藐視我大明天威,那朕就打算給他漲漲記性,讓他見識一下朕之大明的天威!朕打算,派兵討伐!”
“討伐?”
“討伐?”
聽到弘治皇上的話語後,站立於殿下的兩位閣老,麵露驚駭的同時,更是驚呼出聲。
之前劉健提出大軍壓境的諫言,都感覺有些勉為其難,此刻聽到弘治皇上這番討伐的話語後,兩位閣老頓時瞪大眼睛,滿麵震驚起來。
大殿之上。
伴隨著弘治皇上的這番話語,頓時開始變得安靜下來。
幾息之後。
兩位閣老在深吸一口氣後,方才陸續從震驚的神色當中回過神來,可縱使這般,兩位閣老還是一臉驚駭的看向弘治皇上,眉宇之間更是充滿了不可置信的神情。
“怎麼?難道高麗這般作為,還不值得我大明朝廷如此作為嗎?”
“可……可那高麗即是我大明的藩屬國,又位列太祖當初所定的十五個不征之國的名單之中,現在朝廷若是因此就派兵攻打的話,是不是有些太過嚴重了?”
劉健站立堂下,聽到弘治皇上話語的他,開口上前問詢道。
在他話音剛落之後,一旁的李東陽也上前一步,繼續補充道:
“再說現在雖然是晉城大君擔當高麗國王,但是他也沒有明言表示不再繼續作為大明藩屬國存在,僅僅隻是因為對方的朝廷內政,大明就率兵牽扯其中,此事一旦傳揚出去,微臣怕到時候,一眾藩屬國有彆的念頭啊!”
“彆的念頭?什麼念頭?畏懼?害怕?這不本來就是他們對大明該有的態度嗎?大明雖是禮儀之邦,但是也是天朝上國,是讓一眾番邦蠻夷儘皆害怕招惹的存在,吾等這般作為,不就是為了維護我大明的威嚴嗎?
難不成為了一個不征之國的祖訓,對方如何懈怠你藐視你,你都要視若無睹聽之任之?”
李東陽和劉健兩人的話語才剛結束,弘治皇上的話語就尾隨而至。
而且隨著話語的繼續,弘治皇上的聲音也開始變得越發大了起來,到了最後,說是厲嘯也差不太多。
弘治皇上之所以將此事弄的這般麻煩,除了為了拉攏李東陽和劉健兩人讚同自己和太子的舉動外。
更為重要的一個緣由就是,朝廷之中,必須要有支持此事之朝臣。
而在這些朝臣之中,劉健李東陽兩人,無疑是最為合適的存在。:,,,,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