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園區之中。
因為朱厚照的交代。
兵仗局所軋製的那些鐵板,已經全部運送到了船塢之中。
首席工匠孫福,也因為這些鐵板的到來,開始常駐船塢之中,和一眾船匠商議這鐵板的固定方法。
之前的眾人儘皆以為,縱使給福船套上一層鐵板,也是如同做上一個套一般。
可是誰曾想到,當一切開始真正實施之時,眾人方才知曉,這兵仗局到現在還沒有徹底解決,如何將兩塊鐵板嚴絲合縫連在一起的問題。
按照兵仗局的工匠所言,眼下這些鐵板雖然可以連在一起,但是鐵板和鐵板之間留有縫隙不說,就是其和福船本身的木料之間,也存在了一點空隙。
而這般空隙,當船航行在海中之後,水流穿行其中,必然使其晃動,接下來勢必會對船身造成磨損,長期繼續下去的話,肯定會減少海船的壽命。
所以在沒有尋到最好的連接方法之前,就勢必需要將這些鐵板,暫且先固定在船板之上,以此來減少晃動所帶來的磨損。
但是如此一來,如何固定,在什麼部位可以固定,又成了一個需要商榷的問題。
孫福一邊常駐船塢,和眾船匠商議這些鐵板的固定方法和位置。
而另一邊的兵仗局,則是緊鑼密鼓,開始琢磨兩塊鐵板之間的連接方法。
隻要能攻克這個難題,並保證連接之處在經曆撞擊之後,依舊能嚴密如初後,那接下來用鐵板造船,就幾乎不再是什麼奢望。
而前去視察的朱厚照,在聽聞此事之後,則是給出了一些關於鉚接的建議,但是具體如何實施,那就得靠這些兵仗局的工匠自己去琢磨了。
不過僅僅隻是幾句隻言片語,依舊讓一眾工匠驚為天人。
一眾工匠在聽到朱厚照的建議之後,就開始緊鑼密鼓的實驗起來。
至於那新造出來的火炮,朱厚照也看了一眼,之所以回爐重造的緣由,除了因為兵仗局在試製合金的時候,發現了強度更為合適的合金之外。
還有一個緣由,就是兵仗局造出了超大型的銃床,如此一來。
不僅燧發槍的槍管已經開始重製,就連那批已經做好的火炮,也被兵仗局要了回來,準備重新製造一批,再行安裝於船上。
這個消息對於朱厚照來說,無異於驚喜。
要知道銃床和軋鋼機,連帶著銑床,這些東西朱厚照都是同時提供的圖紙。
而且這三個機床,在一眾工匠的配合之下,根本沒用多久就被造了出來。
可是之前銃床和銑床的鑽頭,卻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金屬。
沒了合適硬度的鑽頭,這銃床和銑床,就如同一堆廢鐵一般,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當初萬般無奈的孫福,跑去向朱厚照請教,聽聞到合金除了青銅之外,還有可能會因為配比的不同,產生不同性狀的合金後。
孫福立刻返回兵仗局開始試驗起來,曆經千辛萬苦,終有所成。
現如今說來,雖然輕鬆,但是這其中的過程,卻是千難萬難,要不然這銃床和銑床,也不會拖到了現在,才開始正式使用。
不過縱使如此,這銃床和銑床的鑽頭合金強度,也還是無法達到完美的程度,耗損依舊很大,目前也隻是勉強為之而已。
在兵仗局眾人開始忙碌的時候。
在太子殿下離開大棚園區之後。
園區之中的各人各斯要職。
張侖和劉瑾二人自是不必多言,整個天津衛大棚園區的總管。
再將朱厚照送走之後,一邊開始安排人準備接下來收獲儀式所需要的種種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