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並不愚笨,甚至可以是相當的聰慧,很快明白過來的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之後,乾脆又重新跪倒在霖上,二話不就開始磕起頭來。
兩人均沒想到,事情會在最不可能出現轉機的時候出現了奇跡,想到此處的兩人,更是先後開口道。
“殿下,如果您願意收留我們的話,我們……我們不走了。”
“尚未建功立業,何談兒女情長。”
而朱厚照看到這一幕,到是也沒有在繼續客套,直接對著兩人道。
“既是如此,那就跟本宮走吧。”
……
留下兩人,朱厚照自是有他的意圖所在。
佐摩銀山那邊,朱厚照總歸還有一些股份在那,若是一人不派,全部交給那些文官武將,朱厚照若全部放心的話,那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所以他一直以來,都想找尋一個人,代替自己前去監督那邊的情況,可是圍在朱厚照身邊之人,不是武將就是太監,偶爾出現了一個王守仁,還是個能成聖的家夥,朱厚照也沒有自私到,非要奪了對方的大好前程來成全自己。
此次碰到了這徐經和唐寅,到是正好替他解決掉了這個麻煩。
這兩個人,本來因為舞弊案一事,在文官之間就無人待見,此刻到正好便宜了朱厚照,讓他用這兩個人去監督他們。
想到這裡,朱厚照才突然意識到,自從自己回到京師之後,好像還未曾聽到過倭使的消息,連帶著關於佐摩銀山的事情,也沒有了動靜,怕有變故的朱厚照,又將一旁的劉瑾招呼過來。
一番詢問過後,朱厚照方才得知,這些倭人,估計是怕割地一事傳回倭國,無法和其他眾大名交代,所以回航的日程是一拖再拖,一而再再三的以倭國武士傷勢未痊愈為借口,延緩離開的日程。
而大明朝廷這邊,見對方沒有離開的意願,卻開始越來越著急起來,要知道此時的大明和倭國之間的海船航行,並不是有船就可以的,時間的選擇也很重要。
倭國和大明之間的往來,基本上都是在三四月份左右從倭國開始離開,而他們從大明回航的時間,則是在五六月份。
五六月份,大明這邊正是刮東南風的時候,而倭國正好在江浙一帶的北麵,順著季風,一路吹就可以吹到家了,省時省力。
而現在時間已經開始臨近六月末,今年錯過的話,那再去倭國的話,要麼選擇逆風而行,要麼就是等到明年。
朱厚照聽到這裡,頓時就要策馬回城,直奔會同館,親自再去‘問’個明白。
可是還不待朱厚照有所動彈,就聽見一旁的劉瑾突然笑出聲來,不明所以的朱厚照,頓時就惱怒的朝他望去。
劉瑾被朱厚照的眼神一嚇,立刻止住了笑聲,趕緊接著了下去,而聽到劉瑾接下來的話語,就是正在氣頭上的朱厚照,一時也忍不住有些想笑起來。
他沒想到,就在他剛剛抵達京師的時候,得到消息的倭使,居然主動找到了之前負責和他們交接的大明將領,表示希望能趁著季風未變之時,早日起航回到倭國。
朱厚照聽到這裡,怒氣頓消,又和劉瑾詢問了對方回航的時間,確認對方此次再無貓膩可耍後,一行人就朝著西山皇莊奔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