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耍賴(2 / 2)

正德崛起 何氣生財 3608 字 2024-03-18

這還隻是孩童,因為有母親的照佑,仿佛還沒有察覺這驚的變化,而更多的老者則是悲戚的坐在街道中央,低著頭,茫然的看著一處地方發呆,似乎就在等待著最後的時刻到來一般。

絳縣的街道上,這種場景隨處可見,布滿百姓的街道,離奇的隻有孩子的哭鬨聲,似乎那些大人都不存在一般。

百姓也知道在那倒塌或者半倒塌的房子下麵,可能還有餘量或者其他的東西,可又有誰敢靠近呢,餘震不斷不,那裡麵有可能還砸壓著死屍,誰又能保證餘震不會再次到來。

而且即使你挖出了餘糧,鍋碗瓢盆呢,難不成生吃不成。

和街上蕭條的景象不同,此刻在絳縣的縣衙裡麵,卻是人聲鼎罰

和街道上蕭條破落的景象不同,此刻的縣衙中還是一片祥和的模樣,似乎這地震根本沒有發生一般。

絳縣知縣孫誌平坐在首位的椅子上,看著底下喧鬨的商人一臉怒容。

現在他的心裡算是明白商人重利這句話的來由了,眼前這一幕不是很好的證明了這句話嗎?

大震當前,絳縣知縣孫誌平召集到了全縣的富戶和有糧的大戶,彆無他求,隻求大家能在災情麵前,同心協力,人人做出一份義舉,將這絳縣的災情暫且先度過去。

等到過些時日,都不待災情平緩,朝廷那邊肯定還有彆的舉措,無論是撥付錢銀還是直接運送糧草過來,無論哪樣,都可以使絳縣從這次的地震中平安度過去。

至於地震中餓死和在地震中被砸死的百姓,反正都是死,難不成朝廷還會派人前來,挨個調查這些饒死因不成?

孫誌平,原是弘治十二年的舉人,初來絳縣上任的孫誌平,本是一個落魄舉人,好不容易在京師吏部等到缺額,這才跑到山西這邊,出任這一方知縣,原本書生意氣的他,也想在這地方有一番作為。

可是哪知道真到了這絳縣之後,才發覺事情真不像自己當初想象的一樣,原來的書生意氣大展身手,隻不過是自己的一番臆想罷了。

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明朝的地方官員職位的安排問題了。

按理知縣作為一個縣城的主官,雖然隻是一個七品的芝麻官,就是在整個朝廷的官職體係裡麵,他也隻是一個中下等的存在。

但是因為知縣是最接近百姓的官員,所以即使他算作最基層的官吏,可是也依舊會受到朝廷的重視。

但是要知縣就是一個縣城最大的官吏,其實則不然,在官職上,他確實是最大的,但是在知縣之外,還有一個官職叫做縣丞。

縣丞作為在一縣之地僅次於知縣的官職,同時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作為一縣的評分長官,甚至在知縣空缺或者新知縣尚未到任的時候,縣丞都可以代理知縣的職務,大明更是有不少知縣都是從縣丞上提拔上來的。

而且若縣丞隻是這般的話也就罷了,在明朝,朝廷為了防止地方官員蒙蔽民情,時常會派遣巡按下基層進行巡查,按照朝廷的規定,巡按是沒有權利去調動知縣的,可是他卻可以調動州縣的縣丞,同時還可以直接委派一些人直接擔當縣丞。

於是整個大明的基層官吏體係,就形成了一種特殊而又微妙的關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