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玉無意中也發現了吳一楠的這個軟助。
同樣,寧海玉也急於把吳一楠扳倒,狂喜之下,還沒等吳一楠跟胡廣才簽署合同,便以激將法,讓一個老乾部對吳一楠進行了實名舉報,誰知胡廣才不知為何原因,突然臨時決定,合同先不簽,考慮清楚再簽。
胡廣才的突然“變卦”,讓吳一楠逃過了這一死劫,讓寧海玉大失所望,便偷偷秘查吳一楠的底案,吳一楠卻清爽得很,無處可挑,無處可查。
於是,寧海玉便找來了她曾結幫過忙的外商王義生,向王義生傳授了自己的意圖,王義生點頭接受,自己登門找到了吳一楠。
“吳書記,看到你們的招商引資這麼優厚的條件,我想再過來投資一個錳礦項目。”王義生開門見山,直接把要投資的計劃道了出來:“我對青柳區的錳礦已經考察了三年之久,認為這個項目值得投資。”
“歡迎啊,我們也正想開發錳礦業呢。”吳一楠答道:“錳礦是青柳區的重要的自然資源,如果開發的好,會帶動全區的經濟運行,所以,你來投資,我們熱烈歡迎。”
得到吳一楠的認可後,王義生又跟吳一楠會麵了幾次,幾次都談到了開發錳礦項目的優惠政策等問題,吳一楠這次卻是變精了,沒有隨意開口那些權力之外和擦邊球的事,而是把這一切都推給了介紹王義生來投資的寧海玉。
這天,吳一楠把寧海玉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寧副書記,昨天王總又來找我了。”吳一楠說道:“他提的條件,隻要不違反政策,不違法違紀都是可以答應他的,畢竟我們也需要這樣的投資商,來幫我們把錳產業做強做大起來。”
“那好呀,那就趕緊跟人家簽啊。”寧海玉高興道:“彆象上次那個胡老板一樣,一切都答應人家了,人家突然不乾了。”
“所以,這個事你來辦!”吳一楠說道:“我下個星期要出差,根本就沒有時間了。記住,按政策規定跟他簽,不能擦邊球,違法違紀的事不能乾,我們跟他簽一定要簽個清清白白。”
“吳書記,你放心吧。”寧海玉信誓旦旦:“我不是第一次負責招商引資的事,我是有經驗的。”
於是,吳一楠把這一個招商項目交給了寧海玉。
貪得無厭的寧海玉,以為吳一楠已經跟王義生談妥,把這個事交由自己去辦,說的那些提醒的話,是吳一楠的一套表麵文章的套路,根本就沒有聽進耳去。
於是,寧海玉把王義生找到自己的辦公室裡。
“王老板,我們的吳書記跟你談妥了吧?”寧海玉看著王義生,雖說跟王義生算是老朋友了,但寧海玉還是以官方的套路跟王義生說話。
“都談妥了!”王義生趕緊答道。
本來,王義生就不想來投資錳礦這個項目的,經不起寧海玉的勸說和那諸多的優惠政策,來了之後,吳一楠明確就是按照青柳區關於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的決定的通知執行,所有的優惠政策都不能附加。
這讓王義生根本無心再往這個項目撒錢,可寧海玉再三跟自己推崇的那些優惠政策條件,卻又是那麼誘人,在決定暫時不退出、繼續觀望之時,吳一楠把這個工作推給了寧海玉,這讓王義生產生了這麼一個錯覺:作為書記的吳一楠,不好操作這個項目,由寧海玉來操作,這樣的話,那些、優惠政策便可放開實行。
所以,寧海玉這麼一問,王義生這麼一答,卻騙過了寧海玉,也給自己帶來了好處。
而沒有做任何調查的寧海玉完全相信王義生的話,對吳一楠的再三提醒當耳邊風,認為那是吳一楠領導的一個套路:這樣好聽的話誰不會說?問題是操作起來,有誰能做到?
寧海玉這麼想著,於是,直接開口向王義生要100萬地名人民幣的好處費,而能拿下這個大工項目,優惠政策全麵給打擦邊球,王義開采的前十年,那些擦邊球等於免掉了他所有的稅費等等,光這一項,他就可吃到利潤的20%,這樣的好處去哪裡找?馬上跟寧海玉簽署了合同。
合同簽署的當天,王義生爽快地把100萬元人民幣直接打到了寧海玉的賬上。
一切辦妥之後,一封舉報吳一楠的信件又分彆飛到了省紀委和市紀委。
當洪峰他們到青柳區對事件進行調查時,寧海玉全部推給了吳一楠,而且拿出了所有證據證明是吳一楠所為,就連那100萬元人民幣,也是打進吳一楠的卡裡。
這是怎麼回事?
吳一楠頓時傻了,洪峰更是懵逼,寧海玉到底通過什麼手段,把吳一楠徹底地扯進去?
從表麵上看,整個投資項目從頭到尾,都是吳一楠在操縱,在授意,跟分管領導寧海玉沒有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