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拉開差距,全球第一可不是瞎吹的(2 / 2)

這一點,他也算是看的比較透徹了。

“多發動機控製技術可沒有那麼容易,當年我們也不是沒有考慮過把多台發動機合在一起,提升火箭的發射噸位。”

“但是從結果上來說,那是不大樂觀的。”

格羅京仿佛想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一些場景。

北極熊當年在搞火箭技術開發的時候,可是有不少創新的。

像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啟明星科技那邊將多台發動機綁定在一起的做法,那是人家玩剩下的。

但是不得不說,北極熊在控製係統方麵的水平還是有待提高。

後麵發現同時捆綁太多的發動機,他們搞不定控製邏輯,一不小心就炸了。

所以最後基本上都不敢超過10台了。

“我聽說啟明星科技那邊準備把啟明星9號的發動機繼續使用在啟明星9號MAX以及未來的星艦係列火箭上。”

“它們的處理方法就是捆綁更多的發動機,從而滿足發射的噸位需求。”

德米特利將自己了解到的情況給說了出來。

很顯然,他覺得多發動機捆綁的方案,將來還會是國際主流的一種方案。

這種方案的成本肯定是比單獨的去開發全新的發動機要簡單。

要不然為了某一款火箭去重新開發一種發動機,那個成本是很高的。

關鍵是這種新的發動機的性能是否穩定,也不好說。

要是能夠把一款通用的發動機不斷地捆綁發展,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研發經費,也能通過提升產量來降低這款發動機的成本。

最終的經濟效果肯定是非常的顯著。

“美利堅和華夏人選擇的道路都是比較取巧的,一款發動機怎麼可能可以滿足不同火箭的發射需求呢?”

“隻有根據不同的火箭需求設計不同的發動機,才能生產出性能最好的火箭出來。”

格羅京是奠定的舊時代北極熊航天人的態度,覺得自己堅持的東西就必須堅持下去。

過去北極熊有各種型號的航天發動機,這裡麵肯定可以找到一些適合現在需求的。

他們需要做的隻是在那個基礎上做一些簡單的再開發和驗證而已。

“或者我們找個時間去啟明星科技那邊交流一下?”

“華夏的航天產業,有不少技術都是來源於我們。”

“我覺得他們應該也是很有興趣跟我們好好的交流一下的。”

德米特利沒有繼續堅持要搞捆綁發動機的方案,而是換了一個角度去跟格羅京建議。

當然了,他自己也是想要借著這一次的機會,看看有沒有可能跟啟明星科技那邊做一些合作。

就像是格羅京說的一樣,它們自己有各種發動機可以選擇。

但是如何把這些發動機捆綁到大推力的火箭上麵去,卻是需要好好的考慮的。

這裡麵肯定是需要結合最新的控製係統技術才行,要不然捆綁的發動機越多,控製越複雜,半空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個倒是可以試一試,華夏航天科技的錢俊峰已經邀請我好幾次了。”

“到時候讓他在中間聯係一下,我們一起過去交流一下。”

雖然華夏的航天技術以前是自己的小弟,但是現在小弟的水平提升了,格羅京倒也是願意過去交流一下。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羊城外海的海上發射平台上麵,啟明星9號正緩緩的進行再次降落。

當火箭在特殊的支架支撐下,穩穩地立在平台上的時候,附近的指揮船上立馬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這意味著啟明星9號成功實現了海上發射,技術成熟度進一步的提高了一個等級。”

“曹總,啟明星9號成功實現海上發射,現在就等一級火箭把衛星送到指定的軌道,今天的發射任務就圓滿完成了。”

趙思宇心情頗為激動的在旁邊彙報著最新的情況。

雖然之前技術團隊已經做了許多的模擬,覺得這一次的發射應該是可以順利的進行。

但是應該歸應該,實際上是什麼情況,還是要最終試過了之後才知道。

現在好了,一切都水落石出。

啟明星9號的性能,一如既往的穩定。

“西北發射場那邊,也一切順利吧?”

今天是啟明星科技第一次實現了兩枚火箭一起發射。

這對公司的技術協調能力也是一個比較大的考驗。

雖然大家的關注力都是放在了海上發射上麵,但是並不表示西北發射場那邊就啥都不用管了。

“那邊發射升空的時間是幾乎一樣的,剛剛也已經順利的實現了一級火箭的回收利用。”

“今後我們的啟明星9號發射,隻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去推進就可以了。”

發射的次數多了,各個環節的流程按照規定去做就行了。

啟明星9號是按照標準化的流程生產出來的,將來計劃生產的數量會超過20枚。

並且啟明星9號和啟明星9號MAX上的不少零部件是通用的,這種情況下,生產難度也是下降了不少。

這對啟明星科技來說,意義還是很不一樣的。

“以後是不是在合適的發射窗口的時候,可以同時將幾枚火箭在同一個發射場中送上空?”

“或者以後我們的火箭發射,是不是可以進一步的簡化?”

將來啟明星科技這邊還有大量的火箭發射安排。

這些安排肯定是越簡單越好。

“這個我們作為轉向的推進方案在內部具體討論一下。”

趙思宇不敢托大,覺得還是確認清楚一下再回答為妙。

而就在他們交流著今後努力方向的時候,來參觀的那些嘉賓想的東西就不一樣了。

“潘代表,我們今後的一些軍用的通信頻道,是不是可以考慮也用星鏈來專門進行對應?”

林國江正好跟潘軍站在一塊,知道對方的身份之後,慢慢的也聊了起來。

星鏈衛星的主要作用就是通信和提供互聯網服務,這方麵的內容許多地方都是需要的。

而民用和軍用的通信,肯定是有區彆的。

相比傳統的通信方法,衛星通信顯然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優勢。

當然了,缺點就是太貴了。

“林總您倒是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我回去專門彙報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開發一套基於星鏈的軍用通信係統出來。”

潘軍自然也是知道通信的重要性。

軍工方麵的相關通信,對於保密的要求是比較高的。

如果能夠跟星鏈的一部分衛星結合在一起,提出一套完全不一樣的通信係統,也許可以在一些地方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以考慮先給邊遠哨所所在地安裝一些星鏈衛星係統接收器,到時候直接解決這些地方通信和上網的問題。”

“與此同時,也可以用來給野外行軍的隊伍提供特彆的通信幫助……”

徐軍在旁邊將林國江和潘軍的對話聽了進去,立馬就補充了一下自己的意見。

幾個人越聊越是覺得星鏈衛星係統的前景廣闊啊。

一步領先,很可能就是步步領先。

啟明星科技的星鏈,現在已經跟行業內拉開差距了。

彆人都還沒有把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啟明星這邊已經又一次的把120顆衛星給直接送上太空了。

到現在為止,其實已經可以開始進行一些相關的測試工作了。

對此,啟明星科技內部自然也是心中有數。

等到發射結束之後,喜悅的心情還沒有完全過去,趙思宇就立馬召集精兵強將,開始安排正式組建衛星通訊的事情了。

這麼重要的信息,肯定也是很多人都關心的。

所以啟明星科技那邊也是正式的在官微上麵公布了這個事情。

【星鏈衛星係統正式開始組建】

隻是簡單的幾個字,卻是引起了各方非常大的反響。

那麼快就把幾百顆衛星給送上去了,雖然每一顆衛星的大小跟傳統的有點不一樣。

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考慮,都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啟明星科技的這個世界第一,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水分。

“曹總,星鏈這個話題最近幾個月都很火,但是各方一直都沒有拿出什麼真正的東西出來。”

“現在我們正式的對外官宣開始組建星鏈衛星係統,這妥妥的是領先於全球,估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和北極熊聯合火箭航天公司要著急了。”

昨天順利的進行了啟明星9號的海上發射,今天曹陽就開始正常進入到各種忙碌之中。

曾婷婷今天也是專門為下一個大項目過來專門彙報。

不過在正式的報告之前,肯定不可避免的要聊一聊今天很是火熱的話題了。

“讓美利堅那邊追一追也行,要不然那幫人的優越感太強了。”

“有人在後麵追趕,也可以讓我們的技術團隊有點危機感。”

“到時候對星鏈的發展來說也是有好處的。”

曹陽沒想過壟斷星鏈衛星係統,這是不現實的問題。

真的壟斷了,人家就要想辦法搞你去了。

不過,要是能夠領先於美利堅,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領先於美利堅,就是相當於領先於全球了。

要是能夠拉開一些差距,那就最好不過了。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