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巨大的支持,直接給星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2 / 2)

所以這個新聞正式的公布之後,立馬就出圈了。

微博熱搜榜就不用提了,肯定是霸榜一樣的存在。

許多財經頻道、科技頻道、新聞頻道也都紛紛的把這個消息當成最重磅的內容來進行報道和解讀。

不少專家也都紛紛的站出來發表意見。

這些動靜,自然是引起了各方巨大的反響。

“王總,我剛剛查詢了一下,啟明星科技下麵的星鏈衛星係統這家公司,除了移動占股10%之外,吉利汽車也還是有5%的股份。”

“我感覺公司是不是也可以考慮投資一點點星鏈的股份,這樣子可以避免錯過風口,也能讓我們的車機係統將來用上星鏈。”

鐘強跟南山集團打交道已經很多年了。

這些年南山集團給他帶來了無數的衝擊,但是過往的衝擊都沒有這一次的大。

啟明星科技的定位,星鏈衛星係統的定位,都是跟之前南山集團的其他企業很不一樣的。

甚至這樣子的企業跟所有的其他華夏民營企業都是不一樣的。

隱約之中,鐘強覺得比亞迪不能錯過這樣子的機會。

“500億的估值,我們沒有辦法跟移動一樣入股的,哪怕我們能拿出錢來,曹總肯定也不會接受的。”

王福倒是對這個問題看的很清楚。

企業的融資,不單純是看錢。

特彆是對於不差錢的公司,融資就更是需要考慮其他的因素了。

移動能夠給星鏈帶來許多發展的便利,再加上移動接受的估值也很高,所以曹陽能夠同意。

但是比亞迪不一樣,他給星鏈帶不來太多有價值的東西。

“我們也不需要10%這麼多的股份,有個1%這種象征性的入股就行了。”

鐘強這麼一說,王福倒是有點心動了。

隻是1%的話,曹陽應該不會那麼介意的吧?

畢竟比亞迪在華夏的經濟圈,還是有點影響力的。

“我跟曹總先探探風,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再進一步的討論這個話題。”

沉默了一會,王福覺得還是親自給曹陽溝通一下再說。

星鏈現在是當紅炸子雞,想要投資入股的肯定不是隻有比亞迪。

所以哪怕是1%的股份,王福也是沒有把握的。

這個時候,5個億的資金反而不是最主要的問題了。

……

“錢總,相關部門對星鏈衛星係統的支持力度也太大了吧?”

“500億的估值,移動居然說投資就投資了。”

航天科技,火箭項目的負責人朱元明來到錢俊峰的辦公室,心情比較複雜。

他的前任趙思宇現在是啟明星科技的總經理。

現在啟明星科技下麵的星鏈衛星係統就估值500億了,整個啟明星科技不得比500高一大截?

然後整個啟明星科技集團,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前任掌控著上千億的大企業,根本就不愁沒有錢搞研發。

而自己卻是隔三差五的需要去跟其他的研究院為了一筆經費而吵得不可開交。

彆看這幾年華夏給航天科技的劃撥資金不斷的在增加,但是航天科技下屬的各個院裡頭有許多項目需要搞,分到火箭項目的研發資金自然不是那麼的豐富。

而搞研發的人都知道,資金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要不然很多時候都不敢放開手腳去搞。

“移動的這個動作確實是有點突然,不過很顯然這不僅僅是移動自己的想法。”

“他們應該也是帶著任務去投資的。”

站在錢俊峰這個位置,看問題的角度自然是比較高的。

國企的大項目投資有多麼的謹慎,他是最清楚不過的。

正常情況下這種涉及50億的投資,還是隻占據了10%的股份,絕對是需要經過各種討論和彙報,拖個一年半載也是不奇怪的。

現在那麼突然的就官宣合作了,背後一定是有故事的。

隻是這個故事一般的人不知道而已。

“那倒也是,星鏈的規劃非常的宏偉,將來要發射幾萬顆衛星,一般的企業簡直都是想都不敢想。”

“偏偏人家啟明星科技一步一個腳印,還真是有可能要把這個東西給搞出來。”

“這麼一來,相關部門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朱元明也不傻,聽了錢俊峰的話之後,立馬就想到了許多東西。

像是星鏈這種項目,完全掌握在一家民企裡頭,相關部門肯定是有顧慮的。

另外,這麼大的投資,相關部門也擔心會對南山集團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雖然啟明星科技很值得期待,但是南山集團拆分出來的其他企業,也是一樣值得期待。

不能因為星鏈就影響了其他公司的發展。

比如南山碳纖維、南山特殊鋼、南山化學,哪一個都不簡單啊。

所以這個時候大手筆的投資星鏈,其實也是在支持星鏈,支持南山係。

這一點,曹陽自己也是能夠明白的,要不然也不會輕易的接受投資。

“如果說今天之前,還有許多人對星鏈存在疑問,那麼今天之後,星鏈就算是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了。”

“以後的企業想要投資星鏈,估值估計就不是500億,而是更多了。”

“而有了現在的這一筆資金,至少星鏈今年的所有研發任務和發射任務都沒有任何問題了。”

錢俊峰說這話的時候,心情也是比較複雜的。

一直以來,華夏的火箭技術都是看航天科技這邊的表現,現在多了一家啟明星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定程度上,航天科技這邊已經感受到了壓力了。

長征五號的研發速度,有必要加快才行啊。

要不然到時候大家的差距太大了,他的麵子上也很難看啊。

……

如果說航天科技這邊是因為移動投資星鏈的事情有了壓力的話,那麼太空探索技術那邊就是壓力山大了。

當然了,在壓力大的同時,迪爾斯他們也是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華夏那邊對於科技企業的估值往往都是比較低的,結果星鏈衛星係統能夠有500億的估值,那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估值,是不是也不低?

雖然整體的進度比對方差了一些,但是考慮到不同市場對於科技企業的估值差異,迪爾斯甚至覺得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現在的估值100億美元都是說得過去的。

這要是上市了,自己這個負責人不就是立馬成為了億萬富翁?

想到這裡,他的積極性就不一樣了。

“馬斯柯,我覺得公司也可以考慮融資一部分的資金來加快獵鷹9號改進型和獵鷹重型火箭的研發。”

“並且我們也可以考慮啟動類似的星鏈計劃,讓投資者對我們有更高的期待。”

迪爾斯滿懷期待的來到了馬斯柯麵前,想要獲得他的支持。

“現在還不是最佳的融資時候了,等到獵鷹9號改進型成功發射之後再進行融資,估值會更高。”

馬斯柯對於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是有著非常高的期待的。

他不希望那麼早就把大量的股份釋放出去,到時候公司會脫離他的掌控。

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局麵。

再說了,現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資金雖然不算很充沛,但是也沒有到缺錢的地步。

這種情況下,他就更加不想那麼快融資了。

“但是等下去的話,華夏那邊啟明星科技的發展速度肯定也會很快,到時候對比之下,就顯得我們沒有那麼出彩了。”

迪爾斯提到了一個自己比較擔心的問題。

不過馬斯柯卻是有不同的看法。

“美利堅這邊的投資者,很多都是不關注華夏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情的。”

“我們作為業內人士,非常的關注啟明星的一舉一動,但是你信不信在網上查一查,幾乎都查不到啟明星獲得了巨額融資的事情?”

“連專業的投資者都不大關注華夏那邊的情況,普通人就更加不關注了。”

“所以啟明星科技的發展去情況,不會給我們公司的估值帶來太大的影響。”

不得不說,馬斯柯也算是人間清醒了。

人家還真是看的非常透徹。

美利堅這邊的投資者,對於華夏絕對是有偏見的。

同樣的一個創意,如果有美利堅的創業者去找風投能夠獲得1個億美元的估值的話,那麼放在華夏企業身上,估計就隻有1000萬美元的估值了。

甚至是企業發展壯大了,華夏這邊同類型的公司的規模更大,也會出現估值反而比不過美利堅這邊的企業的情況。

這種案例,都不是一個兩個,而是有一大把。

當然了,這個背後的原因肯定是比較複雜的,不能簡單的歸為投資者個人的偏見。

“那行吧,我看看是不是從NASA那邊再挖一批技術人員過來,儘快的把我們的獵鷹9號改進型給順利的研發出來。”

老大都已經那樣子說了,迪爾斯隻能接受了。

而就在太空探索技術公司這邊針對移動投資星鏈衛星係統的事情在討論影響的時候,華夏那邊也有兩家重量級企業對這個事情也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反應。

這個反應,甚至有點超出曹陽的預料。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