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集團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哪裡就是熱點。
捷豹汽車搞一個摩托車,能夠搞出圈,不斷的刷新各種記錄。
路虎汽車搞一個山地自行車,也吸引了不少路虎車主購買,讓捷安特等自行車品牌緊張不已。
如今曹陽跟著趙思宇等人來到了西北發射場,準備再一次的見證啟明星9號的發射。
之前啟明星9號已經成功的完成了首次發射,並且順利的進行了回收。
今天要進行的發射,就是利用回收的這顆火箭,重新進行發射。
如果說上一次的發射成功的驗證了啟明星9號的可回收性能,那麼這一次的發射就是驗證啟明星9號的重複發射性能。
可以說這一次的發射,意義一點也不比上一次的低。
隻有成功的進行再次發射,第二次將同一顆火箭送上太空,才算是真正的實現了火箭的可回收再利用。
要不然你能可回收,沒有辦法再利用,那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曹總,我聽說啟明星科技那邊已經在準備第二顆和第三顆火箭了。”
“從下個月開始,每個月至少都有一次的火箭發射,讓我們的星鏈衛星係統儘快的開始組建起來。”
李蘇這一次也是跟著來到了西北發射場。
吉利汽車在華夏汽車產業的地位不低,李蘇的影響力也不小。
特彆是這兩年,吉利汽車開始進入到了高速擴張的階段,想要衝擊一下華夏自主品牌銷量第一的位置,甚至是想要把魔都通用第一的位置給拉下來。
在這個基礎上,他們也很重視多元化產業的發展。
參股星鏈衛星係統,就是李蘇做的一次非常大膽的嘗試。
眼看著啟明星9號已經順利的將第一批的60顆衛星送上了太空,如果今天也能順利的發射,那麼星鏈衛星係統的建設,算是進入到了快車道了。
“是的,不僅是第二顆和第三顆火箭在組裝之中了,後麵的幾顆火箭也已經在準備當中。”
“按照公司的計劃,第一批的啟明星9號準備生產10顆,之後會進行一定的改進升級。”
“除此之外,啟明星9號MAX也在有序的推進之中,估計明年就能跟大家首次見麵了。”
李蘇平時從來不乾涉啟明星科技的事情,不過現在人家既然問了,曹陽自然是沒有必要隱瞞什麼。
星鏈衛星係統的影響很大,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是需要更多的合作夥伴才能順利的把它推廣開來。
這一點,曹陽倒是看的很清楚。
所以兩次發射,曹陽都是讓人邀請了李蘇一起過來參觀。
“一次就能送60顆衛星上空,這要是每個月都發射一次,一年下來就可以把星鏈衛星係統給初步的組建起來,以後慢慢的完善就是了。”
李蘇現在對星鏈衛星係統是越來越期待了。
到時候吉利汽車的車機係統跟南山汽車集團的幾個豪華品牌一樣,能夠用上星鏈衛星係統,這個意義是非常巨大的。
一定程度上來說,這是可以提升吉利汽車的品牌力的。
將來同時也可以用在沃爾沃汽車上麵,讓它能夠進一步的拓展華夏豪華車市場。
“按照目前的計劃,明年星鏈衛星係統就可以開始嘗試介入到車機係統當中,後續我們的榮耀手機也會跟星鏈衛星係統進行對接,儘快的把它用起來。”
那麼龐大的星鏈衛星係統,發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許多人都是不看好它。
越是這種情況之下,曹陽就越是需要儘快的拿出一點大家可以看得見的成績出來。
要不然不少人對星鏈衛星係統就會缺少信心。
這麼重要的一個東西,完全掌握在曹陽手中,肯定是不現實的。
短期內星鏈衛星係統也非常難盈利,能夠少虧點錢就算是很不錯了。
所以曹陽沒想著要獨占它的股份,能夠確保自己最大股東的身份就足夠了。
“放在一年前,估計沒有人能夠想到我們的星鏈衛星係統的發展速度能夠那麼快。”
“啟明星科技給大家帶來的驚喜太多了。”
李蘇對啟明星科技那是打心眼裡的佩服。
南山汽車集團已經很厲害了,但是啟明星科技跟它比起來,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希望這一次的發射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個月我們預計還會有更加重大的發射任務呢。”
“到時候讓大家充分的見識一下啟明星科技的發展潛力。”
就在曹陽跟李蘇交流的時候,啟明星9號再次發射的準備事項已經在有序的進行當中。
今天有非常適合的發射窗口,各方麵的準備也都非常順利的。
發射團隊經過了之前的發射,又進行了不知道多少次模擬,對於各個環節的流程也是非常熟悉了。
所以曹陽現在的心情是非常淡定的。
甚至就連趙思宇這個啟明星科技的負責人,現在也有空陪著錢俊峰和朱元明聊天。
“趙總,聽說你們的啟明星9號MAX已經完成了設計定型,準備生產樣件進行測試啦?”
錢俊峰現在對於啟明星科技的發展也是非常的關注。
對於啟明星那邊時不時的冒出來一些驚人的成績,他的心情是比較複雜的。
一方麵,他自然是希望看到華夏的航天產業能夠快速的發展,能夠領先全球。
但是在另外一方麵,他又有點擔心啟明星科技發展的太快,表現的太好,會把航天科技給襯托的有點不堪。
人家啟明星科技是一分錢國家撥款都是沒有的。
但是航天科技呢?
他們每年花掉幾百億的經費,成果要是還不如啟明星,那就說不過去了。
當然了,他們的有些成果是不適合對外展示的,這部分內容比較難衡量。
到時候也可以拿這個理由去堵住相關部門質疑的嘴臉。
“錢總您的消息很靈通啊。”
趙思宇看了一眼自己的老領導,大方的承認了。
“我們曹總希望啟明星9號MAX能夠在明年年底之前進行首次發射,按照目前的進度來看,一切都是正常的。”
“航天科技那邊的長征五號,得加快一下進度才行了啊。”
作為航天科技裡頭曾經負責火箭研發項目的負責人,趙思宇對於長征五號的情況自然是非常熟悉的。
長征五號於2006年正式立項研製,屬於大型低溫液體捆綁式運載火箭。
按照設計規劃,火箭全箭總長56.97米,起飛質量約869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的運載能力。
它可以完成近地軌道衛星、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空間站、月球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等各類航天器的發射任務。
長征五號的研發,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一旦成功之後,華夏的運載火箭就可以實現升級換代,是由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關鍵一步。
到時候,華夏運載火箭低軌和高軌的運載能力均躍升至世界第二。
可是一旦啟明星9號MAX成功發射,那就算是領先於航天科技了。
這個情況,對航天科技來說肯定是比較尷尬的。
畢竟長征5號到現在已經搞了快7年的時間了,但是一直都沒有進入到正式的發射。
按照現在的進度,估計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升空。
“長征五號將來會是我們航天科技的拳頭產品,對於每一個零件的設計我們都是非常慎重的。”
“我們需要確保到時候100%的發射成功,容不得任何玩笑。”
“所以在研發進度上麵,肯定是沒有辦法跟啟明星科技相提並論的。”
朱元明看了一眼錢俊峰,站出來回答了趙思宇的這個問題。
說實話,他這個時候的心情絕對是比較複雜的。
因為不管說再多的理由,都沒有辦法改變長征五號很可能會比啟明星9號MAX更晚升空的事實。
到時候,指不定相關部門會給航天科技施加比較大的壓力呢。
甚至一些航天發射的訂單,都有可能交給航天科技來做。
“質量肯定是需要保證的,不過速度也不能慢下來啊。”
“要不然想要超越美利堅成為全球第一的航天大國,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趙思宇倒不是故意要刺激朱元明,而是真心覺得航天科技那邊有些動作稍微慢了一些。
一個階段的技術評價指出來的問題點,可能都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改進完成,然後進入到下一個階段的技術評價。
隻要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有任何的零件出現一些問題,或者是有專家提出一些新的擔憂事項,項目團隊都需要進行改善。
個彆零件甚至來來回回的改了幾十回的設計了。
這種情況下,研發的速度自然是快不起來了。
不像是啟明星科技那邊,有的時候直接就是對著圖紙進行生產,然後測試單品沒有問題之後就開始進入到下一個環節了。
“趙總,你們的啟明星9號MAX,到時候也會是可回收的火箭嗎?”
錢俊峰能夠感受到朱元明在跟趙思宇交流長征五號的時候的尷尬之情,所以立馬就提出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想要轉移話題。
可回收火箭現在是全世界範圍內的一個熱門話題。
不管是華夏這邊還是歐洲那邊,亦或是美利堅那邊,都有企業進入到這個領域,想要分一杯羹。
“我們航天科技開發的所有火箭都是可回收火箭,這一點是從來不會改變的。”
“到時候我們啟明星9號MAX成功的開發出來之後,給空間站送一些補給,就不是那麼困難了。”
“我們甚至已經跟國際卡空間站的負責人開始進行了接觸,商量著將來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的可能。”
趙思宇這麼一說,朱元明和錢俊峰立馬就有點酸了。
啟明星科技已經開始考慮走出國門的事情了嗎?
這個發展速度有點快啊。
好在啟明星9號的再次發射工作已經進入到了最後的幾分鐘階段。
所以大家慢慢的也沒有心情在那裡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