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快就開始展開宣傳的話,會不會有泄密的風險?”
趙思宇曾經是航天科技的火箭項目負責人,對於保密這個話題是有著刻骨銘心的印象的。
他過往的職業生涯當中,也是參加過許多產品的開發。
但是從來沒有哪一個產品是剛剛發射成功就開始正式的對外進行展示和披露。
一般也是很多年以後才會做一些紀錄片來進行紀念或者宣傳。
甚至一些特殊的軍品,那是到研發人員去世都不會對外進行一些技術細節的披露的。
所以聽曹陽那麼一說,他才會有疑問。
“沒關係,就算是把圖紙放在互聯網上,又有幾家企業能夠跟著學習我們的方式呢?”
“前後發射幾萬顆衛星,除了美利堅那邊的企業,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國家有這個實力。”
“哪怕是一次能夠發射60顆衛星,甚至將來數量更多,但是前後也需要發射幾百次甚至上千次的任務。”
“如果使用傳統的火箭去發射,成本高的嚇死人,但是收益卻是有點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正常的企業也都不會去這麼搞。”
“一定要搞的話,也是需要使用可回收火箭才有性價比。”
“目前也就是美利堅那邊的太空探索公司在研究可回收火箭,但是他們目前也沒有正式研發成功,已經落後於我們。”
“再有就是星鏈衛星的生產成本,我們自己有全球領先的碳纖維技術,控製係統技術也很好,大量的零件都能在集團內部的企業生產,這又不是一般的企業能夠比得上的。”
“航天產業,那是一步領先,步步領先。”
“一旦我們的星鏈係統開始布局,其他人想要跟著學習,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
曹陽現在對星鏈係統的布局是充滿了信心。
馬斯柯今後就算是想要追趕,也已經沒有什麼窗口期留給他了。
按照曆史正常發展,他們要到2015年底才首次成功的實現了獵鷹9號可回收型號的成功發射。
現在距離這個時間還有三年呢。
三年之後,啟明星的星鏈係統都已經快要完成布局了。
彆看太空好像是浩瀚無限,可以容得下無數的衛星和空間站。
實際上可使用的衛星區域是有限的,啟明星的幾萬顆星鏈衛星升空之後,一下就把主要的位置都給占據了。
其他公司根本就不大可能有樣學樣了。
“那倒也是,我們的星鏈係統的組建,是為了給汽車、傳播、戶外活動等提供各種特彆的衛星服務,本質上也是一家盈利性質的企業。”
“如果其他企業完全看不到這個項目的盈利前景,想要支撐下去就非常困難了。”
聽了曹陽的話,趙思宇也算是再一次的意識到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跟以前不一樣了。
保密雖然也是需要保密的,但是有的時候宣傳也是很重要的。
特彆是自己掌握了獨特的優勢,可以振奮人心,引起超大規模的關注的時候,保密的緊急性就要適當的靠後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保密完成不重要。
到時候拍攝紀錄片的時候肯定也會對一些關鍵的工序進行隱瞞,免得真的有人照著類似的工序去生產衛星。
這是啟明星這邊不希望看到的局麵。
“這些衛星的生產成本如何?”
今後是需要發射幾萬顆星鏈衛星的,所以生產成本是絕對沒有辦法避免的一個話題。
一顆衛星便宜10萬元人民幣,整個項目就可以節約幾十億元。
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傳統的衛星,那可是動不動就要幾百萬到幾十億的成本。
像是美利堅那邊的偵察衛星,都是價值幾億甚至幾十億人民幣的。
大多數情況下也是需要幾千萬元人民幣的。
當然了,星鏈衛星的情況肯定是不一樣的。
偵查衛星的成本為什麼那麼高?
除了裡麵有各種高精度的攝像係統等零件之外,生產數量很少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搞過工業的人都知道小批量生產的成本和大規模生產的區彆。
比如各個汽車企業的樣車,哪怕是比亞迪和吉利這種經濟型車,它的樣車成本都可以去到上百萬,甚至幾百萬。
但是大批量生產之後就可以變為十萬元不到。
衛星的情況也是如此。
本來星鏈衛星的結構就相對簡單,小規模生產的話,成本也不超過1000萬人民幣。
現在是按照大批量生產來準備,成本自然就要低很多了。
“曹總,目前我們第一代的衛星生產成本,預計是可以做到200萬元人民幣左右一顆。”
“不過等到第二批次的時候,預計就可以下降到100萬元了。”
“將來工藝成熟之後,第三批的衛星預計可以將成本進一步的壓縮到50萬元左右。”
說到這裡,趙思宇臉上都是笑容。
很顯然,他對這個成本還是非常滿意的。
航天科技那邊也是有研發生產衛星的,那個成本大體上如何,趙思宇是心中有數的。
可以說,啟明星這邊生產的星鏈衛星,價格低到令人發指。
甚至他現在給曹陽彙報的成本價格,都是預留了一定的空間的。
畢竟將來實際成本出來的時候,比現在彙報的低才是大家能夠接受的。
要是到時候反而變高了,那就尷尬了。
“那就儘快的把第二批和第三批的衛星給開發出來,進一步的加快我們的布局速度。”
“啟明星9號那邊,我覺得明年是可以進入到正常發射的狀態。”
曹陽對趙思宇的回答,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過,這裡麵的成本下降空間,他覺得其實還可以更低。
衛星一旦進入到大規模的生產階段,其實就沒有那麼神秘了。
裡麵的任何一個零件,其實都不是什麼其他地方不曾使用的技術。
隻需要把集團各個事業部的一些技術進行組合,就能滿足現階段的衛星生產了。
而一輛汽車有那麼多的零件,都可以做到10萬以內的生產成本。
曹陽覺得如果繼續改善一下,將來讓星鏈係統的每一顆衛星的生產成本降低到10萬元,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而等到第二代火箭研發出來之後,每一次發射的衛星數量增加了,發射成本也可以下降。
到時候星鏈係統的組建成本,會比最開始企劃的低不少。
這也算是進一步的提升了其他企業的進入門檻。
“嗯,我們現在已經考慮把南山半導體那邊生產的氮化镓功率元器件使用到星鏈衛星的太陽能帆板係統上麵。”
“那樣子不僅可以進一步的降低衛星的重量,還能提升能量轉化的效率,從而提升衛星的壽命。”
趙思宇顯然也不是什麼招都沒有。
整個啟明星科技集團,現在每天都在不斷的招人,許多項目都是在同步展開。
由於不差錢,一些不是那麼緊急的項目,也是在同步的開始展開研究。
這麼一來,將來需要用到這個技術的時候,立馬就能拿出來使用,也算是節約了時間。
對於曹陽來說,現階段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
都已經是世界首富了,掙再多的錢,對他來說已經不會對成就感和幸福感帶來太多的改變了。
這個時候,走向太空,搞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出來,反而是能給人更多的成就感。
而有意思的是,當曹陽越是不在意金錢的時候,金錢仿佛拚命的朝著他而來。
不管是星辰汽車還是榮耀科技,那都是日進鬥金的存在。
大家都說工行或者三大營運商,亦或是石化石化很掙錢,但是他們的盈利能力都比不過南山集團。
特彆是現在榮耀科技開始爆發了,那掙錢速度,簡直超乎大家的想象。
前世蘋果公司是全世界最能掙錢的公司,一年就能掙五六千億人民幣。
現在榮耀科技雖然沒有完全把蘋果公司給壓下去,但是勢頭一點都不比對方差。
保守估計,今年給榮耀科技集團貢獻個一兩千億人民幣的利潤,那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這種掙錢速度,讓曹陽花起錢來,那是一點壓力也沒有。
要不然啟明星科技集團和南山半導體那邊,怎麼敢那麼瘋狂的燒錢呢?
無數的錢燒出去了,人力投入進去了,再加上有曹陽的點撥,各種成績自然也就不斷的出來了。
“雖然第一顆衛星都還沒有正式的發射,不過後續的運營問題也是需要開始考慮了。”
“爭取在明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的星鏈係統能夠在少部分用戶那邊開始使用。”
“從後年開始,我們的各個新車型上就能開始跟星鏈係統連接在一起了。”
曹陽能夠感受到趙思宇的神情之中有著一絲輕鬆愜意,那肯定就要施加一下壓力了。
當領導的,肯定是不能讓下麵的人過得太過安逸了。
要不然企業是不可能很快速的發展的。
當然了,你在給人家施加壓力的同時,待遇肯定也要跟上,要不然的話大家就要造反了。
“這方麵的工作我們也在開始規劃了。”
“初期會在全國各地修建一些地麵的中繼站,作為連接各個衛星之間的中轉站。”
“後續我們的衛星之間能夠快速的傳遞信息之後,中繼站就隻是一個輔助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