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底,華夏開展了一個鋼鐵煤炭行業座談會。
在會上,相關部位和單位做出了深刻的反思:華夏鋼鐵市場產能過剩,但是我們依然進口了大量的特種鋼。
進口的主要品種有三類。
一是市場價格原因進口的一般品種鋼材,無太高技術含量,這個肯定不是大家關心的。
二是中外企業間合作協議形成的進口,如許多合資汽車廠指定使用外國汽車板,這部分的問題也不是那麼的大。
三是華夏依賴進口的鋼材品種,主要包括:高端特鋼、深衝鍍錫板、工具鋼、部分高端索具絲繩用鋼、部分汽車及家電用鋼等。
很顯然,第三部分是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而圓珠筆筆尖使用的特殊鋼,作為一個典型的案例在座談會上被拿出來作為反麵案例給大家進行了說明。
這一下好了,相關的案例立馬就出現在了華夏互聯網上。
一些公知仿佛找到了新的宣傳熱點,開始不斷的圍繞著這個話題,在那裡說華夏的科技是怎麼怎麼的不行,國外是怎麼怎麼的厲害。
在他們看來,說華夏不行,就是自己存在的最大意義。
偏偏互聯網上還真就有一批人相信這個說法。
“華夏一直對外號稱自己是工業強國,竟然連一枚小的不能再小的圓珠筆鋼珠都造不出來。”
“全世界隻有兩個國家生產圓珠筆鋼珠,一個是瑞/士,一個是東瀛。”
“雖然看起來隻是個鋼珠,但表麵粗糙度要求為0.4個微米,在筆頭最頂端的地方,厚度僅有0.3到0.4毫米。”
“小鋼珠的旁邊,有五條引導墨水的溝槽,加工精度都得達到千分之一毫米。”
“筆尖的開口厚度不到0.1毫米,任何一個小偏差都會影響筆頭書寫的流暢度和使用壽命,還要考慮到書寫角度和壓力。”
“如果精度不夠,那麼鋼珠和筆尖的間隙就會要麼太大要麼太小。”
“如果間隙過小,墨水便不能順滑流出;若間隙過大,則會導致漏墨。”
“總之,圓珠筆芯上的小鋼珠是一個看起來非常厲害的東西,加工精度非常高。”
“筆尖鋼的性能要求在進行如此精度的加工時,既要容易切削,加工時還不能開裂。”
“而這樣的東西我們確實造不出來,國產的鋼沒辦法造這種圓珠。”
“連圓珠筆尖都造不了,華夏離世界製造強國有多遠?”
……
這個事情,原本不是什麼大事。
筆尖鋼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全世界就幾家小公司在搞,他們是這個領域的隱形冠軍。
他們的創始人當初進這個領域時,競爭壓力是很小的,然後曆經半個世紀的發展,不斷的用利潤去逐步研發新技術,從而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讓一般的小企業進不來。
但這種所謂的技術壁壘,對於大企業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並不是什麼堅不可摧的技術屏障,想研發就能研發的出來。
但對大企業而言,這種小領域市場規模太小,小到無法入眼,沒必要去關注。
寶鋼的態度就是如此。
“曹總,我覺得筆尖鋼這是事情,是打響新的南山特殊鋼的一個好機會。”
“以前搞航母鋼板這些東西,不適合過度的去宣傳。”
“但是筆尖鋼就不一樣了,這是完全民用的產品,現在的熱度又被炒作的很高,甚至已經到了涉及民族榮譽的程度了。”
“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對外表示要生產筆尖鋼,完全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網上那麼多沸沸揚揚的新聞,謝靈雲自然是已經看到了。
甚至作為相關領域的專家,他還站出來解釋了一頓。
筆尖鋼是一個很小的市場,全世界就幾家小公司在搞,他們是這個領域的隱形冠軍。
他們的創始人當初進這個領域時,競爭壓力是很小的,然後曆經半個世紀的發展,不斷的用利潤去逐步研發新技術,從而建立了一定的技術壁壘,讓一般的小企業進不來。
但這種所謂的技術壁壘,對於大企業而言根本不值一提,並不是什麼堅不可摧的技術屏障,想研發就能研發的出來。
但對大企業而言,這種小領域市場規模太小,小到無法入眼,沒必要去關注。
所以說這種鋼材不是說華夏生產不了。
華夏國內完全能生產。
隻是這種鋼生產十幾噸就能生產幾億的圓珠筆,銷售渠道不好,利潤低,品質特彆,沒有鋼廠願意生產。
這就給人感覺好像全世界就瑞士和東瀛的廠家能夠生產。
還鼓吹這就是人家的工匠精神,人家是行業的隱形冠軍之類的。
奈何謝靈雲的這種說法,壓根就沒有幾個普通網友願意相信。
特彆是在一些公知的帶領下,輿論的導向就更加不對勁了。
為了證明華夏的鋼鐵技術沒有問題,為了打破公知那些無知的言論,謝靈雲覺得南山特殊鋼必須去把筆尖鋼給搞出來。
正好這段時間南山特殊鋼收購了韶鋼,有了自己的粗鋼生產線。
那麼結合南山特殊鋼的工藝技術,稍微調整一下,就能生產出筆尖鋼出來。
相對動不動就以百萬噸為單位來形容的大型鋼鐵來說,南山特殊鋼這麼一家鋼鐵領域的“小企業”,生產這種筆尖鋼反而有優勢。
它們不需要專門去修建一座大型的生產線,隻要在現有的試驗生產線的基礎上去靈活的調整工藝參數,就足夠了。
畢竟一爐鐵水隨便就是幾十噸,華夏一年的筆尖鋼需求,也就是幾十爐鐵水的事情。
要是寶鋼這種大企業去做,估計最終隻能虧本賣才能做到比進口筆尖鋼便宜。
因為你把各種研發成本、生產線改造成本計算在內,價格一點都不便宜。
但是對於南山特殊鋼來說,這方麵的壓力就小很多了。
甚至為了讓這條筆尖鋼的產線能夠一直使用,可以讓每次出爐的鐵水減少一些,讓鐵水出爐的時間適當的變長一些。
然後再把全世界的這個市場給搶走,讓這條試驗性質的產線能夠一直開動起來。
想清楚了這些問題,謝靈雲就主動的過來找曹陽了。
“如果要研發筆尖鋼,我們需要多長的時間?”
曹陽大體上是能夠明白這個事情背後的故事的。
不過他也要考慮南山特殊鋼這邊的研發投入是否值得。
畢竟還有不少的特殊鋼種類是值得關注的。
甚至南山係各個公司內部,也在結合部位工業大摸底的行動,在做進一步的深入調查,看看哪些地方的零件上的鋼材,華夏自己是搞不定的。
畢竟有的時候你調查的不夠深入,覺得某個零件是國內采購的,就是國產了。
可是你進一步的去調查,可能這個國產零件的材料是從國外采購的。
或者說你調查的時候,發現國產零件的材料是從其他國內材料廠家那邊購買的,但是這個材料的母材其實是進口的,國內材料廠家隻是做了一些後工序的加工。
這些信息,你不花費足夠的時間,不多次的去搞,其實是沒有辦法最終準確的掌握出來的。
甚至每次的調查,都會冒出一些新的東西出來。
“一個星期就夠了!”
“嗯?”
曹陽頗為詫異的看著謝靈雲。
一個星期就夠了?
這也太誇張了吧?
“曹總,筆尖鋼真的沒有那麼難,我們自己做的技術積累其實很豐富,隻要拿出一種類似成分的材料進行適當的調整一下就可以了。”
“隻是這個市場太小了,在華夏一年的銷售額也就是一兩個億。”
“到時候我們肯定要比進口筆尖鋼價格要低才行,那就意味著一年的銷售額可能還不到一個億。”
“哪怕就是考慮到國外的市場,也頂多就是翻兩翻而已。”
“所以國內的大型鋼鐵廠家都懶得搭理。”
“要不是現在互聯網上鬨得那麼歡快,我也不想去搞這個產品。”
謝靈雲這麼一解釋,曹陽倒是大概明白了。
不過他又忍不住反問了一嘴,道:“這種涉及榮譽的事情,不是一般寶鋼那些企業應該衝到前麵去嗎?”
“是的,正常來說確實如此,據說相關部委也找了寶鋼,不過好像人家找了個借口給推脫了。”
謝靈雲補充說明了一下。
想著這是南山特殊鋼收購韶鋼之後的第一個動作,掙錢不掙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徹底的打響名氣,讓南山特殊鋼從幕後走向台前,曹陽便同意了謝靈雲的提議。
有了曹陽的點頭,謝靈雲立馬就在南山特殊鋼的官微上麵意外宣稱公司將著手生產筆尖鋼,預計一個月內可以有正式的產品出來。
與此同時,南山特殊鋼這邊也安排了人員主動的跟各個大型的圓珠筆廠家聯係,要讓國產筆尖鋼徹底的取代進口。
讓那些公知把嘴閉上!
……
“金太,你不是說筆尖鋼的難度很大,並且沒有什麼研發的意義嗎?”
“為什麼人家南山特殊鋼說最多一個月的時間就能把這種鋼材生產出來?”
南山特殊鋼在互聯網輿論發酵的時刻對外宣傳自己要搞筆尖鋼,自然是上了一波熱搜。
國內鋼鐵行業的人自然也都在關注這個事情。
賴亮本來都把這個事情放一邊了,沒想到半路上又有新情況了。
他都可以想象,下一次去部委開會的時候,自己會被怎麼批評。
“賴總,南山特殊鋼的技術水平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也許它們正好有類似牌號的產品沒有量產呢。”
金太也發現自己的局麵有點尷尬了。
前段時間他在賴亮麵前怎麼吹噓筆尖鋼的技術含量高,怎麼說寶鋼沒有必要搞這個東西。
現在麻煩了!
領導似乎要遷怒於自己了。
可是,金太覺得自己也很冤枉。
他隻是從部委那邊獲得了相關的信息之後,查詢了一部分的資料,然後按照“常理”去推斷了一下,適當的加工了一下給賴亮進行了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