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氣急敗壞,進退兩難,最終……(1 / 2)

托馬斯的動作很快。

跟佐賀奴打完電話,確認了南山碳纖維真的搞出來了t1200這種全球最先進的碳纖維材料之後,立馬就找到了自己的老熟人。

“約翰,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到,華夏那邊對外宣布已經突破了t1200碳纖維技術了。”

作為五角大樓的代表,托馬斯跟約翰也算是認識多年了。

於公於私,托馬斯都是要去找約翰的。

“我已經看到那個消息了。”

“華夏台報道之後,波音和諾斯洛普·格魯門的人就跟我說過了。”

“托馬斯,我正想問你,赫氏什麼時候可以拿出同等性能的產品呢?”

約翰這麼一問,托馬斯的臉色就有點不好看了。

它們雖然已經搞定了跟t1100同等性能的材料,推出了im10碳纖維。

但是這種碳纖維的複合材料,它們都沒有完全研究出合格的產品出來,現在就要考慮更高等級的材料,難度不是一點點啊。

沉默了好一會之後,托馬斯覺得還是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搞不定就搞不定。

要是現在隨口許諾一個日期,到時候搞不出來就更加尷尬了。

“t1100到t1200,雖然性能提升不算是特彆的多。”

“但是這個技術突破的難度,絕對是比t700到t800要高了好幾個等級。”

“如果沒有詳細的參考資料,我們估計在未來三年內,甚至是未來五年內都是很難研發出t1200的。”

“我建議您能幫忙推動一下,讓相關部門加強對南山碳纖維的製裁,不要讓他們再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最好就是任何使用了南山碳纖維的產品的東西,都不允許進入到國際市場。”

這話說出口之後,托馬斯心中反而鬆了一口氣。

原來承認自己不行,似乎也沒有那麼難啊。

在他看來,反正im10都還沒有真正的大規模利用起來,那麼比它更高等級的碳纖維,其實就不著急開發了。

當然了,現在是出了一點意外,華夏那邊比自己更早搞出來了t1200。

但是那又如何?

隻要不讓對方的材料進入到國際市場,最終影響還是可控的。

不過,這一次約翰的想法卻是跟他有點不一樣。

“托馬斯,我覺得你提出這個方案之前,最好就是先跟波音和諾斯洛普·格魯門的人溝通一下,看看他們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想法。”

“我聽說南山碳纖維不僅開發出了全球第一的t1200碳纖維,它們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也已經大規模的量產了。”

“甚至南山碳纖維的人有跟波音它們聯係,表示願意以合理價格出口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

約翰這麼一說,托馬斯的臉色立馬大變。

南山碳纖維果然已經成功的開始量產t1100複合材料了。

這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

一直以來,美利堅的軍工產品使用的碳纖維都是赫氏提供的。

哪怕是赫氏的價格不便宜,為了所謂的安全等原因,供應商也沒有變更。

當然了,赫氏賣材料賣的貴,多掙的錢其實也沒有全部留在自己手中。

你要說服大家高價買你的材料,不得公關費的?

“約翰,我們的軍工產品不能使用華夏的材料,這樣子不安全啊。”

“要是關鍵時刻華夏斷供了,那是直接會帶來非常惡劣的後果的。”

“並且華夏還能通過供應的材料的時間和數量,推測出一些我們的機密信息呢。”

托馬斯氣急敗壞的把使用南山碳纖維的材料的危害給說了出來。

這些話,他也不是第一次說了。

不過這一次的效果卻是有所不同。

“軍工產品大家用起來是有一些顧慮,但是民用客機呢?”

“比如波音要在自己的民用客機上使用南山碳纖維的t1100複合材料,你有什麼理由不讓人購買?”

“你們im10的複合材料,還沒有正式的定型,難不成讓波音一直等下去嗎?”

約翰這麼一說,托馬斯更加著急了。

成立了那麼多年,赫氏這一次是真的遇到了危機了。

當然了,他知道這個時候跟約翰在那裡吵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最關鍵的還是要找到波音和諾斯洛普·格魯門這些碳纖維的使用客戶,跟他們做好溝通。

所以跟約翰結束通話之後,托馬斯立馬就安排人給自己訂機票,親自飛到波音去跟對方的采購總監大衛溝通。

“托馬斯,基於im10碳纖維開發的複合材料,你們在今年內能夠生產出來嗎?”

大衛自然是知道托馬斯的目的何在。

南山碳纖維t1200研發成功的消息,普通百姓是不關心,甚至這個新聞都沒有在熱搜上待多久就被其他明星的信息給擠下去了。

但是對於碳纖維廠家和使用碳纖維材料的廠家來說,這個消息就非常不一樣了。

幾乎每家公司都在分析這個消息背後代表的含義以及對自己的影響。

波音自然也不例外。

畢竟伱波音不用南山碳纖維的產品,並不表示空客也不用,並不表示華夏的企業也不用啊。

“複合材料的研究是非常複雜的一個問題,需要考慮許多的因素。”

“特彆是大規模工業化的生產,需要同時兼顧工藝需求和成本,短時間內還沒有辦法量產im10的複合材料。”

大衛也是懂行的,托馬斯自然是不敢滿嘴跑火車。

能夠搞定就是能夠搞定,搞不定就是搞不定。

這個時候說謊,對赫氏來說絕對是沒有好處的。

“行,今年搞不出來,那我就假設你們明年能夠搞出來,然後後年能夠大規模的量產。”

“我們基於量產的材料做一些相關的測試和驗證,最終搭載在產品上麵,可能都已經是2015年,甚至是2016年去了。”

“這還是比較理想的情況,如果中間出了什麼意外,那麼到2017年可能也是沒有辦法用上你們的材料。”

“我這麼說,沒有說錯吧?”

大衛語氣平淡的看著托馬斯。

雖然過去他沒有少從托馬斯手中撈取好處,但是他覺得自己也給了相應的回報。

所以大家誰也都不欠誰。

現在就事論事就可以了。

“是的,您對相關的日程把握還是非常準確的。”

托馬斯有點苦澀的點了點頭,不敢反駁大衛的話。

“南山碳纖維那邊的銷售代表前幾天專門跟我聯係了,它們基於t1100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在華夏好幾個客戶那邊已經在量產供貨之中了。”

“如果我們有興趣,相關的材料測試報告很快就可以提供過來。”

“我們甚至可以把零件的圖紙數據發給他們之後,立馬生產樣品進行單品的測試。”

“按照這個進度,也許今年年底我們就可以把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用在飛機上麵去了。”

“碳纖維就是一種原材料而已,它不像是電子產品和芯片那樣子敏感。”

“南山碳纖維也不可能在材料上麵留下什麼後門,監聽或者控製我們的產品。”

“最關鍵的是它們t1100碳纖維的複合材料,價格很可能比赫氏im8複合材料的價格都要低一些。”

“這種情況下,你如果是我,應該怎麼去做選擇呢?”

大衛有理有據的跟約翰交流著。

作為波音的采購總監,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按時、保值的買到合格的材料和零件,是他最重要的職責。

如果南山碳纖維那邊沒有搞出全球第一的t1200,也沒有主動的聯係說他們已經大規模的量產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了。

那麼大衛也許還可以繼續跟赫氏好好的合作下去。

但是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

明明有更好的材料,如果波音不使用的話,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特彆是華夏那邊購買波音客機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居然還專門去詢問飛機上那些零件是碳纖維生產的,使用了什麼等級的碳纖維。

大衛相信南山碳纖維的銷售代表不僅聯係了波音,肯定也聯係了空客等其他的潛在客戶。

這種情況下,大衛不敢冒險。

要是將來空客的客機在今年或者明年使用了t1100複合材料,而波音還在使用相當於t800水平的im8碳纖維複合材料的話,那麼局麵就很被動了。

運氣不好的話指不定直接就營銷客機的銷量了。

這是波音上下都無法接受的事情。

“大衛,波音真的準備跟南山碳纖維合作了嗎?”

“這是違背商/務/部的相關規定的行為啊。”

到了這個時候,托馬斯隻能拿相關的製裁要求來說事了。

不過這種東西對於一般的企業也許有效果,對於波音來說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對南山碳纖維的製裁是我們推動的。”

“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南山碳纖維的材料進入到美利堅,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這種情況下,繼續保持那麼嚴格的製裁,顯然是不合適的!”

大衛的話一說出口,托馬斯的臉色就大變。

自己最擔心的事情果然要來了嗎?

如果一旦解除了對南山碳纖維的製裁,那麼赫氏這邊的局麵就非常被動了。

“t800碳纖維複合材料和t1100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性能差異太大了。”

“托馬斯,這一點我相信你比我更加清楚。”

“所以除非你們今年就能拿出im10碳纖維複合材料,否者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大衛自然也是看到了托馬斯的臉色在不斷的變化,所以也進一步的做了一下補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