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業部就叫做工業軟件事業部,成立初期先從各個地方抽調1000名人員。”
“後續根據規劃可以不斷的招人,上不封頂!”
曹陽這麼一說,饒永祥和戴漢彪等人張了張嘴,最終沒有再說出任何的反對意見。
老板都不怕花錢,這麼有意義的事情他們要是再反對,也說不過去。
搞軟件開發,最主要的投入就是人工成本。
如果真的願意砸錢,那麼五年開發出一款能用的cad軟件和能用的cae軟件,倒也不是不可能。
隻是這個軟件開發出來之後,如何讓它真正的能用,將會是一個問題。
“曹總,一切從零開始的話,耗費的時間可能非常多。”
“我覺得可以考慮收購和招募一些國內搞工業軟件的團隊。”
“雖然國內這方麵沒有太多能夠拿得出手的成績,但是一些高校還是有人在搞工業軟件的。”
“甚至在羊城也有一家叫做羊城中望的公司,就是專門研究cad軟件的,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
“我覺得是不是直接安排人去把他們給收購了?”
既然老板要搞工業軟件,大家自然就要集思廣益,開始考慮如何去落實了。
剛剛一直都是不支持搞工業軟件的戴漢彪,也開始改變自己的口風。
這倒不是說他真的就骨頭那麼軟,隨便就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隻能說一個事情的討論過程和執行過程,大家的觀點是不同的。
“羊城中望這家公司我也聽說過,已經成立了好多年了,確實是可以考慮收購過來。”
“除此之外,華中科大在模具成型軟件方麵的研究比較深入,可以考慮跟他們的團隊合作,甚至把一些人給招募過來。”
饒永祥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
“我之前跟客戶聊天的時候聽到一個說法,也不知道是否準確。”
曾婷婷雖然不是搞技術的,但是今天曹陽也把她叫過來一起開會。
大家都在集思廣益,她自然也不能一聲不吭。
“要問世界上哪家公司的代碼數量最多,很多人可能回答是微軟、ibm或者穀歌,但事實上這些都不是。”
“單論代碼數量,世界上最大的軟件公司是美利堅的軍火商巨頭——洛克希德·馬丁。”
“而且他們做的軟件大部分僅供自己使用,不對外銷售。”
“所以我覺得曹總成立工業軟件事業部,憑借著我們整個南山集團的平台,哪怕是這些軟件將來不對外銷售,其實也能支撐這些軟件的發展。”
“等到十幾年後,這些軟件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需要采取哪些推廣措施,主動權就完全在我們自己手中了。”
曾婷婷的話讓大家眼前一亮。
雖然她說的不是什麼技術問題,但卻是比技術問題更加重要。
她讓大家對工業軟件的開發有信心!
在一個巨坑麵前,如何趟過去,信心有的時候比其他的東西都要重要。
“工業軟件是對工業技術和知識的程序化封裝、複用,是工業化的頂級產品。”
“今後我們的各個事業部在招募研發工程師和測試工程師、質量工程師的時候,可以有意識的向軟件工程和計算機相關專業傾斜。”
“這些人在其他工業領域工作了幾年之後,如果安排去開發工業軟件,往往能夠起到比直接招募it人員去開發軟件更好的效果。”
曹陽想要做的事情,那就一定要做成。
到現在為止,還沒有例外的情況出現。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關係到了曹陽在南山集團的威望。
如今既然成立了工業軟件事業部,那麼將來可以取代catia和ansys等cad/cae的軟件,就必須開發出來。
這個時間可以長一點,他還等得起。
畢竟,現在才是2011年。
雖然工業軟件跟芯片一樣重要,但是受到的關注度卻是低很多。
所以留給南山集團去開發工業軟件的時間還是比較長的。
隻要五年內搞出一個差不多的版本出來,再用五年時間去不斷的完善。
最終十年磨一劍,到時候肯定可以給大家一個意外的驚喜。
“開發軟件最大的成本就是人工成本,在這方麵我們華夏是有非常大的優勢的。”
“歐美那些工業軟件巨頭,他們的人力成本可能是我們的五倍、十倍。”
“我們的工業軟件事業部哪怕是有一萬名員工,平均年薪幾十萬人民幣,一年也就是幾十個億的投入。”
“按照集團現在的盈利能力,每年騰出個幾十個億出來,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財務部部長董勝男也站出來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她雖然不是軟件專業人士,但是曹陽重視的事情,就是她重視的事情。
越是大家都覺得有困難,有擔憂,她就越是要站出來表達自己的信心。
要不然她這個財務部部長的位置,怎麼可能一直都做的那麼穩?
“董部長說的沒錯,去年的大學畢業生數量已經去到了630萬了。”
“基礎的人力資源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工業軟件的開發雖然不能簡單的用人海戰術去搞定。”
“但是一個有經驗的老工程師和若乾個程序員一起形成一個個開發小組,最終發揮出大家的優勢出來。”
“我覺得搞定幾款工業軟件,也不是沒有可能性。”
“10個億搞不定,就100個億,如果還搞不定,那就200億。”
“多投入幾年,一定是會有效果的。”
曹陽這話還真不算吹水。
國內過去那麼多年都沒有拿得出手的工業軟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你沒有的時候,人家可能會卡伱。
但是一旦你有了,人家立馬就跳出來打壓你。
你一個新開發的軟件肯定不可能超過人家的。
結果就是很多工業軟件剛剛誕生就夭折了。
可是南山集團這邊不一樣。
老板下定決心要搞,不怕花錢,也不愁沒有人去使用。
畢竟單單南山集團自己的使用需求就非常廣了。
等到軟件開發出來的時候,需要使用類似catia軟件的工程師,肯定已經是達到了幾萬人的規模了。
有這麼多人使用,各種bug都容易被找到。
積累個幾年之後,哪怕還是跟catia、ug之類的前輩有差距,也是可以拿出來遛一遛了。
而隻要價格足夠有吸引力,到時候讓產業鏈上的供應商跟著使用,難度並不是很高。
甚至到時候可以借著行政的力量,讓各個國企都跟著使用。
曹陽相信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伴隨著南山集團的這個會議,各個部門立馬就行動了起來。
工業軟件事業部初期的1000人團隊,也是很快就組建起來了。
而收購羊城中望的事情,進展也很快。
成為南山集團的一份子,這是大部分打工人沒有辦法拒絕的存在。
羊城中望的老板自然也很清楚這一點。
如果他不同意收購,南山集團直接安排獵頭把下麵的員工直接挖走了,他都沒有任何辦法。
甚至這樣子的操作手法,比直接收購更加省錢。
所以在南山集團初步的接觸了一下之後,羊城中望就非常乾脆的投入到了南山集團的懷抱,成為了南山集團的子公司。
而對羊城中望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之後,曹陽直接就把智能網聯中心下麵的工業軟件事業部給並入到了羊城中望。
華夏最大的工業軟件廠家,就算是正式的誕生了。
十幾年後,這一係列的動作甚至成為了華夏工業軟件發展行業的一個重要節點被銘記於曆史當中。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
而南山集團的這些動作,自然也都瞞不住,也沒有必要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