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這是一個虎年。
對華夏經濟來說,這是一個裡程碑式的重要年份。
2月14日,這一天是情人節。
東瀛那邊正式的公布了2010年的gdp數據,54742億美元。
比華夏差不多少了5000億美元。
至此,華夏的gdp徹底的超越東瀛,成為了全球第二。
這個位置,在今後再也沒有其他的國家能夠追上來。
去年華夏的gdp增幅達到了兩位數,這也絕對是一個非常誇張的數據了。
今後幾年雖然很難複製這個成績,但是大家對前途還是比較看好。
這些東西,看起來好像跟個人和企業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
其實也是息息相關的。
特彆是南山集團現在發展壯大了,不說自身對gdp的影響就不小,單單整體經濟的變化對南山集團的影響,就不能忽視。
南山集團內部也是有人專門研究宏觀經濟政策對集團各個事業部發展的影響。
像是這一次華夏gdp成為世界第二,就迅速的刷屏各個平台。
微博熱搜榜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曹總,我覺得今後幾年是大力進軍國際市場的好機會。”
“也是不得不開始考慮在海外布局的時候了。”
曾婷婷想要跟曹陽好好的交流一下各個事業部未來業務拓展的方向。
隻有明確了大方向,下麵的人做事才不容易出現大的問題。
“為什麼說是不得不進行海外布局呢?”
曹陽覺得曾婷婷的話有點不是很懂,所以直接問了出來。
“現在華夏的經濟規模已經是世界第二了,在全球的影響力也在不斷上升,支持各個公司發展海外業務也將是一個新的方向。”
“我們之前在海外已經有了一些布局基礎,下一步進行拓展的難度相對比較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華夏變得強大了,必然也會引起一些人的警惕。”
“這個時候,是否需要一直從華夏進口零件,應該也會成為一個部分企業思考的問題。”
“甚至會出現一些企業給訂單的時候要求就近配套,不要從華夏出口的要求。”
“所以在海外設立一些汽車零部件工廠就顯得很有必要,甚至變速箱工廠都是可以考慮在海外設立的。”
曾婷婷這麼一解釋,曹陽倒是能夠理解。
畢竟對於未來的發展趨勢,他是比較曾婷婷要更加清楚的。
“我們現在出口的主要就是汽車相關的業務,在海外設立星辰汽車的工廠的事情,現在還不著急。”
“但是南山汽車零部件或者南山變速箱倒是確實可以考慮在海外正式的設立工廠。”
“比如之前我們在墨國的貿易點,就可以進一步的拓展為正式的工廠。”
“剛開始的時候,把所有的構成零件出口到這些工廠組裝。”
“對於一些形狀比較大的殼體,如果本地采購有成本優勢的話,從本地采購也可以。”
曹陽雖然一直都在推進100%國產化的工作,但是跟海外布局其實也並不矛盾。
畢竟南山集團不可能單靠華夏市場來發展壯大,海外市場還是舍不得放棄的。
掙老外的錢,更加有成就感啊。
“是的,我也是這麼想的,甚至可以讓羊城富強集團先去墨國那邊設立一條熱衝壓成型生產線,為福特汽車和通用汽車提供配套。”
南山集團有一些關聯的零部件企業,讓他們去打前站,是曾婷婷比較支持的方法。
要不然像是南山汽車零部件生產的一些控製類零件,拿到海外生產的意義不是那麼的大。
“你做一個具體的方案出來,我們看看如何往下推進。”
“汽車零部件業務出海是必須的,這一點很早之前我們內部也是已經討論過的。”
“除了汽車零部件業務出海,設備業務和手機業務的海外市場拓展,意義也是非同尋常。”
“不過這兩個業務短時間內沒有在海外設廠的計劃,隻會單純的進行出口銷售。”
曹陽可是沒有打算讓南山設備去海外建廠。
華夏的工業體係,成本是最有優勢的。
哪怕是從華夏生產了出口到海外,也比當地生產的成本要低。
這種情況下,折騰個什麼勁呢?
“之前南山設備跟天竺那邊有設備出口業務的合作,對方提出如果我們可以在天竺當地修建工廠的話,就會給予大量的訂單支持。”
“雖然在天竺生產的成本不見得比華夏的要低,甚至初期還會更高。”
“但是從長遠發展,我覺得可以考慮去天竺設廠。”
在商言商,曾婷婷覺得天竺市場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場。
那裡有跟華夏差不多的人口,經濟也是處於高速發展的階段。
南山集團現在雖然在天竺的業務不多,但是並不表示未來也不多。
曾婷婷是想要進軍天竺市場的。
不過,這一次曹陽的回答還是讓她失望了。
“南山設備是不會去天竺修建工廠的,天竺人的訂單承諾也是靠不住的。”
“雖然今後幾年天竺市場對於各種機床設備的需求很是旺盛,但是我們通過出口來滿足需求就行了。”
天竺那邊的人是什麼一副德行,曹陽太清楚不過了。
他絕對是不同意幫助天竺人培養發展設備行業的,那樣子的危害還挺大的。
許多人有點小瞧天竺,覺得他們沒有什麼值得大家學習的。
實際上人家的學習能力也是很強的,今後指不定就會在一些另一戶給華夏帶來威脅。
“曹總,您好像對天竺市場有偏見?”
曾婷婷是曹陽的嫡係部下,自然是可以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你這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啊,之前設備尾款的事情你忘記了嗎?”
“隻是一個尾款問題的話,其實也是可以解決的,以後一次性全部收齊貨款不就行了嗎?”
“伱說的沒錯,但是我對天竺沒有信心,拉投資的時候,可能什麼都好說,進去之後可就不好說了。不管是用電用水還是稅收,亦或是人員管理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曹陽可是聽說了不少天竺那邊投資的奇葩案例。
對於進入到天竺設廠這個事情,那是真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出口能夠賣,那就搞出口。
出口賣不了,就看看能不能找到中間商去合作,把一部分的利潤讓給彆人。
實在是還不行,那就拉倒了!
這個市場我不要也罷!
反正南山集團一直都是走的靠技術拿單的路線,隻要技術夠先進,成本又有競爭力,其實不用擔心訂單問題。
就像是南山特殊鋼和南山碳纖維,天竺人就算是想要買,也沒有那麼容易買到自己想要的牌號。
“道理確實是這個道理,但是那麼大一個市場,放棄了挺可惜的。”
“沒什麼好可惜的,世界那麼大,還有其他更加優質的市場值得我們去拓展。”
曹陽的態度是非常鮮明的。
他可不會去天竺投資,特彆是不會去做設備投資。
不像是某些企業,為了自己的業績,手把手的幫人家形成了完整的某些設備產業鏈。
甚至還以100%實現了在天竺的零件本地化采購,員工99%都是天竺人為榮。
對此,曹陽也是無語的很。
當然了,企業規模小的時候,隻需要考慮自己活的好不好,不需要考慮那麼多的問題。
但是企業發展大了,你必須考慮一些企業發展之外的問題。
否則立場有問題,隻盯著錢看,最終反而更難掙到錢。